T1起售6萬出頭,極狐徹底放棄高端

“北汽對極狐的支持無上限”,極狐T1上市發布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率先開場,定調極狐T1的戰略層級。按照張建勇所說,極狐是北汽的一號工程,極狐T1更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車型。不難看出,這一次極狐是鐵了心要打造出真正的“爆款”。

從北汽 “一號位”多次親臨駐場,到北汽藍谷董事長張國富頻頻為極狐T1站臺,極狐T1的重量級早就擺在了明面上,甚至可以判斷,極狐T1的成敗,直接關乎極狐品牌作為北汽新能源基本盤的擴容可能。
最終,6.28萬元的起售價沒有讓人失望,在A0級市場中,極狐T1與銀河星愿、比亞迪海鷗、上汽MG4等競品車型相比明顯入手門檻更低,用戶的反饋直接且熱烈,新車上市12小時后大定已突破26558臺,這個成績對于極狐而言,的確可以用“爆單”來形容。

從產品力看,極狐T1基本做到了“哪疼治哪”,比如打出的第一個差異化標簽就是“大容量”。在A0級純電市場,消費者普遍抱怨車型空間小、承載力不足,往往只能滿足日常通勤,極狐這次對癥下藥,直接把T1打造成了一款“準B級改善型大平層”,2770mm的長軸距超越核心競品車型。
與此同時,極狐還在細節上做了大量“家庭化”思考,包括母嬰物品分區儲物格、74L下沉式隱藏空間、32處儲物巧思等等,相比海鷗和星愿只能解決“夠用”的水平,極狐T1不僅夠用,還綽綽有余。

還有,一般人對于小車的判斷往往是代步的工具車,但極狐T1這次打破了傳統認知,在駕控體驗上下了不少功夫。
得益于與麥格納的深度合作,極狐T1在底盤調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經過5個多月反復測試、350輪減振器調校,最終呈現出穩健、舒適的駕控感受。181mm的離地間隙讓它在面對坑洼、減速帶時也能做到游刃有余,打破了“小電車只能跑平路”的刻板印象。
動力表現同樣可圈可點。0-50km/h加速僅4.12秒,面對六個壯漢+滿載的爬坡場景也毫不費力。更難能可貴的是,極狐T1在續航上敢于“反向虛標”,官方425km的版本,媒體實測跑出了434km。快充效率同樣領先,16.9分鐘即可完成30%-80%的補能,真正做到了“一周一充”。

電動車時代,安全已經成為用戶購車時的第一考量,極狐T1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為“卷”。基于北極星數字智能架構打造而來的極狐T1全車高強度鋼比例達到100%,關鍵部位全部采用1500MPa熱成型鋼,車頂可承壓4.5噸,尾部提前符合2025年新國標要求,碰撞能量吸收提升27%。在50km/h追尾試驗中,后排座椅無位移,足以保障家庭出行的安全感。
另外搭載的極光電池也通過了新國標17項系統測試+6項關鍵測試,在中汽研極限測試中,經歷水下刮底、極限火燒、強力擠壓等挑戰全部通關。
值得注意的是,極狐T1此次上市直接給出了“三電終身質保、電池自燃一賠一、8年/15萬公里衰減低于70%只換不修”的承諾,在行業內“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再加上“終身免費保養”等福利,足見其對產品安全和可靠性的自信。

“造車要好人來造”,在張建勇看來,只有重感情、講信用、有能力車企才能真正造出閃閃發光的好車,而極狐T1就是“好車”的生動注腳。
從北汽的角度看,極狐T1其實已不是一款單純的新車,而是承擔著“重整新能源市場話語權”的戰略意義。早年間,北汽曾憑借EU系列、EX系列風光一時,但在新勢力崛起與自主大廠的全面發力中逐漸掉隊,如今的極狐品牌,是北汽新能源重新站到牌桌中央的重要籌碼。
因此,極狐T1必須成功,它不僅要成為銷量的支撐點,更要在品牌層面塑造“家庭精品純電新標桿”的認知,這款被極狐認為的靠譜好車,能否在消費端快速傳導,決定了它能否在A0級純電市場突出重圍,也寄托著極狐品牌跨越銷量瓶頸的深切希望。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0
09-1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5
09-27
72
08-30
177
08-29
126
07-14
772
04-09
321
2024-11-09
1927
2024-10-21
351
2024-08-31
1820
2024-07-15
291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