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新勢力財報盤點:后浪趕超前浪
近日,隨著蔚來公布今年二季度財務數據,“蔚小理零小”這五家造車新勢力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成績單悉數出爐。這其中,理想盈利領先但銷量增速亮紅燈;零跑扭虧為盈上調全年銷量目標;小鵬虧損持續收窄有望四季度盈利;小米汽車業務臨近盈虧平衡;蔚來銷量好轉但盈利依然承壓。
在車市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零跑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半年答卷。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營收242.5億元,同比增長174.1%;凈利潤0.3億元,首次實現半年度利潤轉正;汽車毛利率達到了14.1%,同比增長13%。

零跑汽車扭虧的關鍵還是在于銷量的破局。今年上半年,零跑累計交付了22.17萬輛,同比大漲155%,奪得新勢力銷冠。這背后,零跑C10、C11、C16、T03四款車累計貢獻超7成市場份額。基于超出預期的表現,零跑將全年目標銷量上調50萬-65萬輛。同時,據零跑副總裁李騰飛透露,零跑要在2025年力爭實現全年盈利,爭取實現5億-10億元的凈利潤。而在剛剛過去的7-8月,零跑連續2個月銷量突破5萬輛,頻頻創下歷史新高。
不難看出,當下的零跑成了新勢力中最風光的車企。然而,盡管零跑已邁入盈利陣營,但因其走的是性價比路線,這也決定其后續盈利規模的攀升并不容易。據了解,最高端的D系列車型,最快將在今年10月進行首次公開亮相,首款新車將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上市。屆時,新車的市場表現將成為零跑沖擊高端成敗的關鍵。

今年上半年,小鵬財報表現亮眼,多項核心指標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數據顯示:小鵬上半年總收入340.9億元,同比大漲132.5%。其中,汽車銷售收入312.5億元,同比增長152.8%;汽車毛利率達到12.6%,連續8個季度改善;凈虧損11.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收窄;現金儲備達到了475.7億元。

銷量的持續增長是小鵬營收水平改善的重要支撐。2025年1-6月,小鵬共交付19.7萬輛,逼近20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銷量。這背后,走高性價比路線的小鵬MONA M03和小鵬P7+是絕對的銷量主力。此外,與大眾的合作也讓小鵬在今年上半年的服務及其他收入達到了28.3億元,同比上漲了23.3%。
董事長何小鵬在財報電話會上明確表示,公司將在今年四季度實現首次季度盈利。目前,30萬級豪華智能轎跑全新小鵬P7已經正式上市,官方表示新車大定量超越爆款MONA時期,可見其熱銷程度。而定位40萬級的小鵬增程版X9將于第四季度量產,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高價值車型的到來,也加大了小鵬實現四季度盈利的可能性。

小米汽車的財報繼續延續了過往的驚艷表現。2025年1-6月,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總收入達398.43億元,同比大漲200%,占小米集團總營收的17.5%,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387億元。此外,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約達24.8%。

交付量的快速增長同樣是支撐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收入增長的最大功臣。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車交付達到15.7萬輛。7月和8月,小米汽車的銷量數據又連續2次突破3萬輛。與此同時,小米汽車的單車平均售價已經從23.83萬元提升至25.36萬元,環比增長6.4%,這將持續優化小米汽車的盈利能力。小米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汽車目標在下半年實現單季度或單月盈利,但受汽車業務累計投入逾300億元的影響,整體盈利還需時間,目前仍處于虧損的大投入階段。
另外,他還指出,當下小米汽車最重要事的仍是交付手里的訂單。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小米兩款車型的未交付訂單已經超過40萬輛。官網顯示目前YU7標準版的交付周期為55-58周,而高配版本等待的時間也要40周。不過,據供應鏈消息稱,小米汽車二期工廠將新增8萬輛年產能。而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米汽車的產能壓力。

盡管蔚來的業績出現改善,但盈利的壓力依然不小。2025年上半年,蔚來實現營收310.4億元,同比增長了13.49%;凈虧損117.32億元,同比擴大了14.67%;毛利率9.07%,同比增長1.11%。

銷量方面,蔚來上半年累計交付了11.41萬輛,同比增長30.6%。這其中,蔚來本品牌共交付7.44萬輛,樂道品牌交付了3.19萬輛,螢火蟲品牌交付7843輛。有輿論指出,上半年整體來看,蔚來銷量規模的增長還遠未達到自身的盈虧平衡點。
官方稱,凈虧損擴大的背后是受銷售成本和各項費用高企的影響,包括在推出多款下沉產品后,其車輛毛利率有所下降。不過,蔚來董事長李斌曾表示,將在今年四季度挑戰盈利。但以蔚來當前的局面,他也坦言四季度盈利挑戰非常大。為此,蔚來董事長李斌提出,努力將今年第四季度的銷量提升至5萬輛的月交付量。
不久前,樂道L90和新一代蔚來ES8陸續入市,市場表現均較好。據悉,樂道L90在首個完整交付月實現超過1.05萬輛,成為蔚來旗下最快破萬的車型,而新一代蔚來ES8的預定情況優于同期的樂道L90。這兩款車型是否能幫助蔚來四季度實現盈利,很快就會有答案。

理想的盈利能力依然領先一眾新勢力,但其銷量增速卻開始放緩。2025年1-6月,理想營收561.7億元,同比下滑2%;凈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3%。這其中,理想在第二季度營收302.46億元,同比下滑4.5%;凈利潤10.97億元,同比微跌0.4%。

銷量方面,理想汽車上半年銷量20.39萬輛,僅同比增長7.9%。到了7月和8月,理想的單月銷量更是都同比下滑了4成。
市場表現不佳也讓官方下調了第三季度的業績指引。數據顯示:理想給出的銷量指引區間為9萬-9.5萬輛,同比減少37.8%-41.1%。收入預計在248億-262億元之間,同比下滑38.8%-42.1%。
增程市場紅利殆盡、純電市場尚未起勢,使得理想難以維持過去的高增長。不過,手握千億資金讓理想有了更多翻盤的機會。據理想董事長李想稱,理想i8穩定后月銷目標為6000輛,而接下來即將上市的理想i6穩定后月銷目標為9000輛-10000輛。
從目前的情況看,理想在純電賽道上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是否能達到目標,還很難說。

總結
就目前而言,盈利成了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集體追求的目標。這其中,小鵬靠低價車型實現回血后要靠高端車型完成造血,在第四季度走向盈利;蔚來則需要憑借性價比車型在第四季度達到單月銷量5萬輛進而實現盈利;小米汽車雖有望在單月或單季度實現盈利,但眼前的難題依然是產能。此外,已經實現盈利的零跑還面臨著“守住盈利、擴大規模”的難題,而理想亟需靠純電解困。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82
09-0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151
09-25
70
09-18
103
09-15
54
08-22
160
08-03
131
08-02
141
07-23
264
07-20
95
07-07
118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