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存安全隱患,歐拉召回黑貓和白貓,這算不算遲到的召回?
近日,歐拉宣布召回67輛歐拉黑貓和白貓純電動汽車,原因是,召回原因是車輛動力電池生產(chǎn)過程中存在電芯正負極片偏移問題,可能引發(fā)電芯過度自放電,極端情況下導致動力電池過熱,存在安全隱患。

召回背景與事實
本次召回涉及2021年7月2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間生產(chǎn)的部分歐拉黑貓純電動汽車,共計53輛;以及2021年7月19日至2021年12月27日期間生產(chǎn)的部分歐拉白貓純電動汽車,共計14輛。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免費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更換存在問題的動力電池模組,以消除安全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歐拉品牌首次因電池問題召回。早在2021年7月,歐拉就曾召回16,216輛iQ電動汽車,原因是“車輛搭載的部分動力電池的一致性與BMS軟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異”。
“遲到”的質疑
本次召回車輛生產(chǎn)日期集中在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而召回備案至2025年8月底才進行。近三年的間隔對于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而言,雖說電池安全問題需要時間驗證,但直到如今才發(fā)起召回,反應速度確實令人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召回的歐拉黑貓和白貓均為已停產(chǎn)車型。雖然對已停產(chǎn)車輛進行召回體現(xiàn)了品牌對車主的責任,但也難免讓人產(chǎn)生疑問,是否因為車型已退市,相關問題的處理和召回決策才相對滯后?歐拉品牌早期憑借黑貓、白貓等車型打開市場,后因成本壓力停產(chǎn)上述車型。據(jù)歐拉CEO董玉東表示,以黑貓為例,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后,單臺車虧損額度超過1萬元。
當然,也不排除歐拉沒有發(fā)現(xiàn)電池有問題的可能性。大家應該知道,電池對于一臺純電車而言,是十分核心的部件,電池技術與安全性是每個純電品牌的必修課。

回顧歷史,2021年歐拉iQ的召回是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后進行的,并非品牌完全主動發(fā)起。這一歷史記錄難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對其負責度的認知。
后遺癥
2021年歐拉iQ的召回處理方式留下了一定隱患。當時廠家主要通過刷寫B(tài)MS軟件來限制充電功率和電池容量,以降低熱失控風險,而后用戶車輛的續(xù)航和充電速度的下降。許多車主認為此舉是升級變降級,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車主權益,這樣的的處理方式,或許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品牌信譽。
2025年上半年,歐拉品牌僅賣出1.46萬輛,同比下滑超65%,成為長城旗下銷量跌幅最大的品牌。品牌初期憑借黑貓、白貓等車型打開市場,后因成本壓力停產(chǎn)上述車型,轉向更高端的芭蕾貓、閃電貓等。但其新能源戰(zhàn)略被指存在多條路線搖擺的問題。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召回并不罕見,電池安全問題也是行業(yè)共性挑戰(zhàn)。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召回超385萬輛,因電池問題引發(fā)的召回29.5萬輛。
在本回召回事件中,雖說無論規(guī)模大小、車型是否停產(chǎn),對存在潛在安全隱患的車輛進行召回,是企業(yè)履行產(chǎn)品安全責任的體現(xiàn),這值得肯定。但是,遲到的嫌疑也可能存在,本次召回距車輛生產(chǎn)時間較長、以及過往有被動召回的記錄。

對于歐拉乃至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若想更好地應對此類問題并提升品牌信任度,則需建立更主動快速的缺陷響應機制,完善內部質量監(jiān)測體系,力爭在潛在風險演變?yōu)閺V泛問題前識別并干預,縮短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發(fā)起召回的行動時間。即便事件已經(jīng)發(fā)生,尋求根治方案而非臨時補救,在解決諸如電池安全等核心問題時,應優(yōu)先考慮從硬件層面根本性消除隱患,避免采用顯著犧牲用戶核心體驗的臨時性軟件限制措施,立正挨打才是最優(yōu)解決方案。
汽車網(wǎng)評:歐拉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銷量同比下滑超65%,成為長城旗下銷量跌幅最大的品牌。信任重建之路漫長,但此次召回至少邁出了負責任的一步。從iQ的軟件降級到黑貓、白貓的硬件更換,歐拉似乎在學習如何更好地處理安全問題。然而,品牌若想真正重獲市場信任,需要建立更加主動、透明的質量管理體系。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感謝原作者。
87
09-0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366
2023-08-13
892
2023-03-28
1554
2022-04-19
3193
2022-03-11
5415
2022-02-27
3815
2022-02-27
2920
2022-02-27
2565
2022-02-25
2793
2022-02-24
3789
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