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車徹底退出中國市場,已終止發動機業務合作

7月23日,三菱汽車正式宣布終止與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資合作,并全面停止該公司的發動機業務運營。這一決定標志著三菱汽車已經徹底退出中國汽車生產領域,結束了其在中國市場長達40年的發展歷程。

不久前的7月2日,沈陽航天三菱完成工商變更,更名為沈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等原股東退出,北京賽苜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新股東。自此,三菱無論是從整車到發動機等零部件生產,都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

三菱的這一做法,很可能會對那些搭載航天三菱發動機的車企產生影響。據統計,目前依舊有包括長城風駿5、鄭州日產Z9等在內的多款車型使用航天三菱發動機。其中,長城風駿5的2.4L自吸汽油版搭載航天三菱產的4K22D4M發動機,而鄭州日產Z9的2.0T汽油版,則搭載航天三菱4K31TD發動機。此外,黃海蛟龍、中興領主、江淮T6等十余款皮卡車型,也都搭載了來自航天三菱的發動機。目前尚不清楚隨著三菱的退出,相關發動機是否還會繼續生產。

回望過去,三菱汽車在中國的40年歷程可謂跌宕起伏。20世紀80年代,合資車企開始在國內開始盛行,三菱在1985年12月與柳州微型汽車廠簽署了在該廠生產輕型商用車L100的協議,次年12月,三菱在沈陽開啟了三菱輕卡的國產化進程,并在1990年正式投產。1995年,東南汽車成立,由于股東之一的臺灣中華汽車擁有三菱背景和技術轉讓,因此東南汽車生產的首款車型得利卡,可以說是三菱得利卡的翻版。而在1997年,三菱以技術入股長豐汽車,首款車型獵豹CJY6421D便是以三菱帕杰羅V31為原型打造。


除了整車生產外,三菱上世紀90年代還在國內合資成立了沈陽航天三菱和東安三菱兩個發動機工廠。前者以生產三菱技術成熟的4G6系列(2.0L/2.4L)發動機為主,后者則主要是小排量的4G1系列為主。發動機前期主要以滿足上述三菱合資品牌車型為主,隨著產能的提升,考慮到當時國產發動機技術還較為落后,三菱發動機也開始陸續提供給包括華晨、奇瑞、長城、比亞迪、吉利等一系列國產廠商,依靠皮實耐用、維修簡單、價格便宜等一系列特點,讓其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2006年,三菱入股東南汽車,因此通過東南汽車帶來了三菱戈藍、三菱翼神等一系列三菱車型。之后的2012年,三菱與廣汽合作成立廣汽三菱,陸續帶來了勁炫、帕杰羅、歐藍德等車型。在2017-2019年期間,廣汽三菱取得了年銷11.73萬輛、14.4萬輛、13.3萬輛的成績,這也是廣汽三菱最高光的時刻。

然而好景不長,從2020年開始,隨著新能源車型的興起以及電氣化轉型遲緩,廣汽三菱銷量開始大跌,2022年時將至只有年銷3.36萬輛,雖然其也曾推出新能源SUV阿圖柯,但是該車主要是廣汽埃安換標,已經失去了三菱的靈魂,自然也不再受消費者青睞。銷量大跌也導致廣汽三菱面臨巨額虧損。2023年3月,廣汽三菱長沙工廠正式停工,10月正式停止整車業務。次年7月,廣汽三菱將長沙工廠賣給了廣汽埃安,這也標志著三菱的整車業務在國內畫上句號。
撰文:羅智勇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15
07-2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59
09-12
62
09-12
174
07-17
2351
07-15
116
06-10
118
06-08
1109
06-03
134
06-01
110
05-31
11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