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插混增程的那些憋屈事,換成純電后才發現真香!內行人早看透

家人們,今天來跟你們嘮嘮我換車的那些事兒。之前我買了輛插混增程車,本想著能省點油錢,還能體驗下新能源車的好處,結果啊,那可真是有不少憋屈的地方。
當初買車的時候,銷售說得可好了,什么短途用電省錢,長途用油穩當,簡直就是完美的結合。我那插混車標稱純電續航有 110 公里呢,聽著挺不錯吧?可真開起來,在市區里開著空調,也就勉強跑個 80 公里。我每天上下班通勤路程也就 32 公里左右,就這,兩天就得去充一次電。每次找充電樁的時候,都得費一番心思,有時候還得排隊等,特別耽誤時間。
有一回送孩子去補習,路上電量剩 15% 的時候,發動機突然就咆哮著啟動了,那瞬時油耗,直接飆到 8.2L/100km,好家伙,比我鄰居那老途觀燒油還猛呢。當時我那心情,別提多郁悶了,本想著能省點錢,結果這油耗高得離譜。而且啊,我后來才知道,像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私家車日均行駛里程都不足 50 公里。咱們多花那好幾萬,買的油箱和增程器,大多數時候根本用不上,就跟擺設似的。我有個朋友更慘,小區物業不讓裝充電樁,他花 25 萬買的增程車,硬生生開成了 “燃油爹”,表顯油耗 9.3L/100km,這油耗水平,都快趕上十幾年前的車了。
再說保養這塊,插混增程車因為有兩套系統,保養起來可麻煩了,價格也貴。我去做小保養,一次就得 860 塊起步,比燃油車貴了差不多 40%。我同事那輛 2019 款的插混車,電池出問題了,去 4S 店一問,換個電池報價 5.8 萬,這價格,都夠給他的飛度加 7 年油了,簡直就是個 “電池驚魂” 啊。還有跑長途的時候,像網約車張師傅實測過,插混車電量耗盡了,拖著 200kg 的電池跑高速,油耗能反超燃油車 22%。我自己去年國慶開增程車回老家,饋電狀態下,增程器嘶吼著拉到 5000 轉,表顯油耗 10.1L/100km,比同行的漢蘭達還多喝 1.5 升油呢。算下來,普通家庭開插混 5 年,比 “純電 + 租車” 的組合多花 4.3 萬,這錢花得太冤枉了。
后來我想換車,把那插混車開到二手車市場,那二手販子一看,叼著煙跟我說:“這老古董還帶油箱?最多給你 13 萬。” 可我當初買的時候花了 23 萬啊。再看看同年的純電車型,殘值還能到 65% 呢。車販子還跟我說,修增程車比修純電復雜三倍,光拆增程器就得 8 小時工時費,聽得我心里哇涼哇涼的。現在技術更新換代這么快,2025 年比亞迪 DM-p 5.0 油耗都干到 2.3L 了,老款插混車可不就直接變廢鐵了嘛。
不過呢,自從我換成純電車之后,那感覺,簡直不要太爽。咱大多數人,平常也就是在城區里通勤,上下班代步,純電車在這種場景下,費用低、安靜,性能表現還特別好。以前沒換車的時候,老在網上看到說純電車在高速服務區排隊充電,4 個小時的路程能跑 8 個小時,心里就有點打鼓。可等我自己買了插混增程車,平常跑高速和長途的時候才發現,節假日堵車,也不是所有高速公路服務區都得排隊充電的。而且現在快充技術發展得可快了,像比亞迪的兆瓦閃充,5 分鐘就能補能 400 公里,就算沒有兆瓦閃充樁,在第三方充電樁,比亞迪具備兆瓦閃充能力的純電車也能把功率拉滿。理想、智己等品牌的 5C 快充,速度也相當快。還有啊,現在很多高速服務區、加油站都布局了充電樁,找樁也沒那么難了。
退一步說,就算偶爾在高速服務區充電要排隊,咱也可以下高速找城鎮去充。開純電車嘛,做好充電規劃是必備技能,只要稍微規劃一下,充電、休息都不耽誤。現在的純電車,尤其是價格稍微高一點的,800V 以上高壓平臺、大電池都安排上了,續航里程達成率越來越高,充電也越來越快。這么一對比,插混和增程,還真就像是油車向純電過渡的技術。
所以啊,家人們,要是你們平常通勤路程短,主要就是在城區里活動,買個續航 600 公里的純電車型足夠用了,開空調打個 8 折也沒啥問題。要是偶爾跑長途,像春節這種時候,租個車也挺劃算的,一天也就 280 元左右,比買插混增程車多花的錢,夠租 15 年車了。我現在家里一輛 8 萬的海豚用來通勤,再加上一輛二手老奇駿跑長途,一年算下來能省 1.2 萬呢。車企老是宣傳續航焦慮,可實際上,中國家庭 90% 的用車場景,就是半徑 20 公里的生活圈。咱可別為了一年沒幾次的長途,多花好幾萬買插混增程車,那就跟為了防地震天天睡帳篷似的,沒必要。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07
07-04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