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賽激光雷達落地歐拉車型|每日新汽車供應鏈聯播
產品動態
Product Updates
禾賽激光雷達落地歐拉車型

近日,禾賽科技(HSAI)宣布與長城歐拉達成獨家激光雷達合作,首款搭載禾賽ATX雷達的閃電貓旅行版預計年內量產交付。
該雷達支持全場景智能駕駛,結合長城Coffee Pilot系統實現高階輔助功能。此前禾賽雷達已應用于魏牌藍山等爆款車型。歐拉定位女性市場,此次技術下沉凸顯長城智能駕駛普及戰略,目標2026年前覆蓋30%車型。
博格華納在華斬獲兩大DCT訂單

近日,博格華納宣布在中國市場贏得兩項雙離合器模塊(DCT)重要訂單:一是與德國某車企延長合作七年,供應燃油及輕混車型;二是為中國某變速器制造商配套SUV及轎車,2025年底量產。天津工廠產品優化傳動效率,太倉工廠方案具備緊湊設計和高性價比。公司強調將持續加碼中國研發,鞏固濕式DCT領先地位。
舍弗勒交付高精度電驅測試臺架

近日,舍弗勒中國向國內某知名電動車品牌交付自主研發的三合一/五合一電驅測試臺架,NVH測試精度達行業領先水平(單臺架重復測試標準差≤1.0dB)。采用礦物澆筑床身和靜音房設計,環境噪音降低25-30dB,扭矩傳感器精度±0.05%FS。全棧自研測試系統支持高速數據采集和定制化分析,助力車企提升電驅系統品質。該技術將應用于合作品牌2025年新車型,目標降低故障率30%。
采埃孚推SUMS合規方案

近日,采埃孚商用車部門推出SUMS服務套件,幫助拖車制造商滿足聯合國R156法規對軟件更新的強制要求。該套件包含合規診斷、協同平臺及認證支持三大模塊,可縮短50%認證周期,兼容新舊車型。
隨著全球商用車軟件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達180億美元,R156法規正倒逼行業升級。采埃孚方案已獲歐洲客戶實測認可,計劃2025年落地歐美,2026年進入亞洲。中國相關技術標準即將實施,商用車軟件合規競爭加劇。
納芯微電子發布車規級音頻與傳感芯片

近日,納芯微電子推出NSDA6934-Q1四通道D類音頻放大器及NSHT30-Q1溫濕度傳感器,均符合AEC-Q100標準。
NSDA6934-Q1支持75W/通道輸出,延遲降低70%,優化車載主動降噪性能;NSHT30-Q1提供±2%RH濕度精度,適用于智能座艙環境監測。兩款芯片已通過車企驗證,2025年Q1量產,將助力智能汽車音頻與氣候控制系統升級。此次發布填補國產高端車規芯片空白,推動供應鏈本土化。
AKM聯手Dirac革新車載音頻

近日,旭化成微電子(AKM)與瑞典Dirac達成合作,將Dirac智能聲學方案AudioIQ集成至AKM車載DSP芯片(含旗艦AK7709),通過算法自動化調校使音質優化效率提升80%。
該方案結合AKM動態聲學補償技術,可適配不同車型聲學環境,解決電動車靜謐性凸顯音響缺陷的痛點。雙方計劃擴展至下一代DSP開發,支持OTA升級的開放式音頻架構。據AKM調研,自動駕駛普及使47%用戶更關注座艙音質,此次合作或重塑車載音頻行業標準。
寧德時代發布重卡換電方案

5月18日,寧德時代在山西大同發布全球首款75#標準化重卡換電塊及全場景底盤換電方案,目標2030年建成覆蓋全國80%干線運力的“八橫十縱”換電綠網。該方案實現“電氣同價”,較柴油車單公里省0.62元,年運營10萬公里可增收6萬元。
首批1000臺訂單已簽約,三年內重卡電動化滲透率目標超50%。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該技術將推動商用車新能源化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企業動態
Corporate Updates
紫光攜手一汽攻堅車規芯片

5月19日,新紫光集團與中國一汽在京簽署戰略協議,聚焦車規級芯片國產化。雙方將聯合開發高性能芯片,共建從設計到應用的產業生態,破解汽車"缺芯"難題。紫光提供半導體全產業鏈技術,一汽貢獻整車場景驗證,合作覆蓋智能駕駛、電控系統等關鍵領域。此次跨界合作有望提升供應鏈自主率,加速智能汽車技術落地,樹立"芯片+汽車"協同標桿。
蘇州國芯與安波福合作推動汽車芯片國產化

近日,蘇州國芯科技與安波福(中國)簽署戰略合作,推動國產汽車核心芯片研發應用。國芯憑借多核MCU、信號接口、信息安全芯片等技術,為安波福提供技術支持,共同縮減對國外芯片依賴。
安波福為全球領先移動出行企業,在49個國家設廠,擁有超2萬人研發力量。雙方合作將加快行業國產化步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富士康與泰雷茲達成合作

近日,富士康在法國"選擇法國"峰會上與泰雷茲集團簽署兩項協議:投資超2.5億歐元建歐盟首個FOWLP封裝測試廠,主攻車規芯片;聯合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量產低軌衛星,年產能目標500顆。
該項目將緩解歐洲89%車用芯片依賴進口現狀,直接服務奔馳、寶馬等車企2025年衛星直連通信需求。法國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助推歐盟供應鏈本土化,其OSAT工廠計劃2026年實現30%歐洲車芯封裝產能覆蓋,衛星項目或打破SpaceX壟斷。
THE END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03
05-20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1
11-08
1.19萬
10-26
1.20萬
10-26
1.19萬
10-26
113
10-16
97
09-27
1.09萬
09-27
89
09-27
9382
09-27
1.32萬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