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申請破產審查,50萬車主慌了神,哪吒汽車真“涼了”?
5月13日,一則“哪吒汽車被申請破產審查”的消息猶如一顆深水炸彈,瞬間讓國內汽車市場炸了鍋,這家曾經的新勢力銷量冠軍再一次被推至懸崖邊緣。截至5月,全國共有近50萬車主、數百家供應商與經銷商,以及資本市場都在觀望這場生死局如何收場,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目前哪吒汽車遭遇的危機及背后殘酷的行業洗牌。

戰略失誤:高端化折戟與入門級失守
哪吒汽車目前遇到的困境源于公司在戰略層面的雙重失誤。2023年哪吒汽車試圖通過18-30萬的哪吒S和GT跑車沖擊中高端市場,但由于技術配置落后最終無法支撐車型溢價,全年銷量不足2.5萬輛。與此同時,主力車型哪吒V、哪吒U Pro因研發資源傾斜高端而出現升級停滯,而比亞迪海鷗等競品趁機蠶食市場份額。這種“高端未立,入門級已失”的尷尬,直接導致哪吒汽車的銷量出現暴跌。

雖然看似是一次戰略失誤,但背后也暴露出公司在管理體系中的問題,原CEO張勇主導的“低價換量”策略雖然在前期收獲了銷量上的快速增長,但每賣一輛車虧損4.5萬元的現實也迅速形成財務黑洞。后期創始人方運舟在接任后雖提出聚焦海外市場,但裁員幅度高達75%、研發團隊解散等傳聞不斷,公司內部人心惶惶也使戰略執行淪為理想。

危機爆發:從資金鏈斷裂到信任崩塌
一系列的戰略失誤最終導致了哪吒汽車危機的爆發,而導火索仍是資金鏈問題。從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車的母公司合眾新能源累計虧損高達183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賬面資金僅28.3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達43.17億元。另外供應鏈欠款也是致命傷,目前雖然有134家核心供應商達成20億元債轉股協議,但仍有大量中小供應商未被納入,導致維權事件頻發,更嚴峻的是,全國300多家經銷商中約20家代表集體討債,這也反映出哪吒汽車渠道體系的崩潰。

除了對供應商和經銷商帶來沖擊之外,消費者權益也受到了較大影響,目前廣州多家門店已關閉,而仍在營業的經銷商也坦言“廠家無法提供配件”,即使質保期內車輛也需要車主自費維修。而在五一假期期間,哪吒汽車App因流量欠費崩潰,導致車主無法解鎖車輛,車主社群中充斥著“實時定位失效”和“續航虛標”等投訴,進一步加劇了品牌信任危機。

50萬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目前哪吒汽車所面臨的問題更大的一端來源于50萬車主群體,如果后期不能妥善保障消費者權益,此次事件的嚴重性恐將升級,而解決此次問題除了需要車企自身之外,地方政府也需要迅速介入。首先為了解決車主更換配件或維修保養訴求,哪吒汽車應尋求第三方配件替代方案,并繼續維持APP等功能的運行。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快速介入并建立應急服務體系。

對于哪吒汽車自身而言,目前現實困境遠大于希望。盡管與南寧國資委等國資股東存在股權關聯,但28億元注冊資本中政府資金占比有限,且主要股東未表露增資意向。即便后期成功引入戰略投資,183億元的累計虧損和近百億債務也將極大稀釋新投資者權益,顯然這并非一次理性的投資,而此前傳言的豐田等潛在收購方已明確否認接盤傳聞。

總結:
哪吒汽車的危機并非個例,早在之前,威馬汽車負債203億元進入破產清算、高合汽車157億元債務壓頂、極越汽車70億元債務懸而未決等事件,都反映出新勢力車企的生存困境,同時也說明,當資本熱潮退去,缺乏核心技術壁壘、戰略定力與財務管控能力的企業終將被淘汰。不過需要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將繼續,只有哪些精耕細作的車企才能活到最后。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519
05-1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26
06-13
164
05-28
153
05-19
111
05-06
324
04-14
397
04-14
231
03-27
172
03-24
134
03-23
96
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