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寶寶巴士”,ID. Buzz

很早就露過面的ID.Buzz憑借著復(fù)古可愛的造型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只不過沒想到被極氪MIX后來者居上。

1947年,荷蘭商人Ben Pon來到德國采購貨品。期間工廠中用于運貨的簡易平板車給了他靈感,他認為應(yīng)該由此平板車為基礎(chǔ),推出一款封閉式的小貨車,以滿足二戰(zhàn)后歐洲建設(shè)的需要,于是在紙上畫下了一個封閉式廂型車的草圖交給了大眾工程師。后來大眾依此造出了風靡全球的大眾T1,而這就是ID.Buzz復(fù)古的源頭。
有著傳承的車型大多兼具著情懷的因素,這也是ID.Buzz引起許多人興趣的原因。將時間撥回到當下,如何將復(fù)古與現(xiàn)代恰當結(jié)合對于打造ID.Buzz來說是需要仔細考量的一件事。

就外觀而言,ID.Buzz極大地傳承了T1的設(shè)計,一方面是致敬,另一方面也靠其俘獲人心。有一說一,開著ID.Buzz出去,腔調(diào)絕對是拉滿的。這種感覺絲毫不亞于嬉皮士們將自己改得極其個性的T1開去參加狂歡派對。
電動化的趨勢之下,作為ID家族的一員,ID.Buzz自然也是一款電動車。同樣基于MEB平臺而來,內(nèi)飾方面也是很多人所熟悉的家族風格,那個被簡化得只剩下兩個的車窗控制鍵依然還在。不過木紋飾板的加入倒是給整車增加了些許質(zhì)感,尤其是在白色內(nèi)飾下,還是挺賞心悅目的。

根據(jù)相關(guān)信息,ID.Buzz分乘用版和商用版。乘用版兩排和三排座椅布局,應(yīng)該分別對應(yīng)標準軸距和加長軸距;商用版只有主駕和副駕座位,后面全部是封閉式車廂。考慮到國內(nèi)的實際情況,商用版很有可能不會引進。
得益于電動平臺的天然布局優(yōu)勢,4712mm的車長下,ID.Buzz擁有著2988mm的軸距。長軸版的車長來到4962mm,軸距更是達到了3239mm。再加上比較方正的造型,ID.Buzz的乘坐空間絕對是寬敞的。

大眾深厚的底盤和操控底蘊下,盡管ID.Buzz的體格不小,但依然沉穩(wěn)且還有著些許的靈活。根據(jù)反饋,ID.Buzz的轉(zhuǎn)彎半徑其實很小,駕駛起來并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不過對于這樣的一臺MPV,150千瓦后置單電機所帶來的動力好像有些不太夠看。好在還有百公里加速 6.5 秒的ID.Buzz GTX。電池方面,ID.Buzz搭載82/91度電池,由于體格在這擺著,續(xù)航里程大概也就是400多公里。

放在之前,ID.Buzz在市場上是沒有競品的,但遲遲沒有引進國內(nèi),以至于讓極氪MIX后來居上。
價格應(yīng)該是其中一方面原因,要知道ID.Buzz在國外的售價折合人民幣大概要50萬。同樣的價格下,在國內(nèi)有著更多豪華MPV車型可以選擇,在奢華配置和舒適性體驗上,ID.Buzz的確沒有什么太大的優(yōu)勢。
另一方面,國內(nèi)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為這份情懷買單還是個未知數(shù),畢竟有趣是有趣,真到掏錢時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是你,你愿意為ID.Buzz買單么?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
2.86萬
2024-12-14
分享相關(guān)車系
相關(guān)推薦

262
10-30
42
10-10
2559
08-03
2556
07-28
369
07-27
2369
06-26
544
05-07
2240
2024-11-15
1473
2024-11-15
1967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