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科技躍遷3.0 新戰略、新技術,乘用、商用兩手抓
在前不久東風汽車感恩6000萬用戶相伴暨全新嵐圖夢想家上市中,雷軍曾評價東風汽車為“中國汽車工業蓬勃發展、不斷向前的生動寫照”。從1969年中國二汽正式成立,到擁有嵐圖、納米、風行、猛士等眾多子品牌,從第一輛卡車試制,到第6000萬輛汽車正式下線,55年櫛風沐雨讓東風汽車擁有了謀劃制勝“智能化”下半場新藍圖的能力與勇氣。

在東風汽車第九屆科技創新周上,東風汽車發布了“新汽車、新技術”科技躍遷3.0戰略,以及針對乘用和商用車領域的全新一代天元架構和第四代T1新能源平臺。
八大科技引擎構筑科技躍遷3.0藍圖
在科技周發布會上,東風汽車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尤崢正式發布“新汽車 新技術”科技躍遷3.0,并首創提出“具身智能體”這一概念。

面對未來能源網、交通網、信息網的三網融合,智能駕駛、智慧座艙、智能平臺、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的五智一體,東風汽車將構筑八大科技引擎全方位重塑人、車、生活,徹底革新駕乘體驗。
在東風汽車構建的八大科技引擎中,我們看到了和比亞迪CTB技術類似的一體化車身,可將車身架構和電池模塊融為一體,提升新能源車的整體安全性。還有曾被蔚來視作制勝法寶的智能線控底盤,通過域控制和線性可變的底盤調節能力,讓車輛擁有更加靈活、敏捷的行走性能。

除了打平當今汽車界的頭號技術品牌,八大科技引擎中還涵蓋了眾多獨門絕技。比如,東風汽車的新一代馬赫動力系統,其新一代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一舉超越奇瑞達到了47.06%,刷新了行業記錄。智慧能量管理系統,通過能量系統的跨域控制,實現續航里程15%的提升。

此外,全新的科技引擎還將針對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專屬車規級芯片等自研技術和模塊化產品為旗下產品帶來更多升級,助力品牌制勝智能汽車的下半場。
左手天元架構,右手華為乾崑,東風乘用車的組合拳
此前,東風汽車發布了中央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天元架構,這是國內首個實現軟硬件解耦的架構形式,滿足用戶全場景駕乘體驗需求。

此次,天元架構迎來了全新升級,它將以華為乾崑車控模組作為基礎,并以自研的AI座艙、端到端智駕、車路云一體化等協同機構作為底座,實現低延、高效的跨域融合。
全新一代天元架構將延續軟硬件解耦的布局形式,同時融合了端、云一體化,應用整體化模組,精簡整車ECU數量20%,讓整套電氣化系統更加簡潔和高效。全新的AI座艙技術也讓人車交流的隔閡感更低,無論是座艙科技還是智駕動作都更加擬人化。

全新的天元架構將優先在東風猛士、嵐圖等乘用車品牌車型上陸續上車,在未來將覆蓋東風全系乘用車品牌以及部分商用車中高階產品。
T1平臺讓商用車從此“多”“快”“好”“省”
無論是VAN還是卡車,商用車已經從笨拙的油老虎逐漸轉變成了靈巧便捷的新能源。作為專業司機們的生產工具,商用車的回本率以及運輸效率仍然是所有廠商品牌的不懈追求。

此次,東風汽車發布了商用車領域的全新“4.0模塊化平臺”——T1平臺。在全新平臺的孵化下,商用車將與現在的乘用車一樣實現模塊化、集成化、定制化,實現車身輕量化、功能場景化、需求多元化。
新能源化的T1平臺將助力東風汽車達成商用車“多”“快”“好”“省”的產品目標以及“雙碳” 戰略的自身使命。
模塊化的平臺擁有了可拓展性,因此自重可以降低但承載能力卻顯著提升。平臺的新能源化,僅憑輕量化一項就比同級產品每年提升兩萬余元的收益。T1平臺可實現800V碳化硅高效充電,兆瓦級快充,20%到80%的充電時間30分鐘以內。車輛的寬域溫控能力讓三電”系統壽命顯著增強,二手殘值率更高。而作為新能源車,輕量化和高集成一體化,也讓補能費用顯著降低,實際里程數有望增長30%-50%。
據悉,在T1平臺孵化下,產品可覆蓋牽引、載貨、自卸、專用四大品系,包括29個細分市場,幾乎覆蓋了商用車領域的方方面面。

脫胎于中國二汽的東風汽車在過去的55年中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在汽車領域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技術創新開啟科技躍遷3.0時代。以全新一代天元架構和4.0模塊化T1平臺為引擎,東風汽車將在乘用和商用車的雙向賽道上持續發力,繼續擴充產品陣容,深化產品力深度,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699
2024-09-2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90
03-29
127
03-26
401
03-06
282
03-06
2.04萬
02-26
1.38萬
02-23
1.39萬
02-23
5.10萬
2024-06-04
576
2023-09-30
414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