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韓系車倒下,5月只賣出9輛,入門裸車不足5萬都沒人買
曾幾何時,東風悅達起亞這個品牌憑借著超前衛的造型與超高的性價比在國內市場混的風生水起,不過近年來,起亞這個韓系品牌的存在感越來越低,甚至還出現了邊緣化的跡象
就拿起亞K2來說,這款車在2011年的上海車展中正式亮相,并在同年7月份上市,當時自主品牌的實力堪憂,而德日系的車型高高在上,K2就憑借著時尚運動的外觀以及低廉的售價獲得了眾多國內消費者的青睞,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也稱霸著國內小型轎車的市場。又一韓系車倒下,5月只賣出9輛,入門裸車不足5萬都沒人買
隨后K2在2014年進行了換代,在外觀上變得更加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審美要求,在2016年12月還交出了巔峰月銷2.31萬的成績,不過從進入2017年之后,K2這款車就出現了呈滑鐵盧式的下滑,在今年5月份,其銷量更是僅僅為9輛!從月銷2.31萬都月銷不過10輛,誰都不知道它發生了什么,我們只知道的就是K2這款車已經走在淘汰的邊緣,無力回天。又一款韓系車涼了!5月只賣出9輛,10萬能拿下頂配,卻沒人買單
目前,K2有著極大的優惠幅度,入門車型的裸車價甚至不足5萬。10萬就能買到頂配的車型, 不過即便如此,它依然無人問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K2有著這巨大的落差?今天就來分析下:
第一個原因肯定離不開國內的市場表現;眾所周知在上一年我國遭遇了車市寒流,而這股寒流到如今尚未褪去,受到這股寒流的沖擊,只有少量車型能穩步前進實現逆勢上揚,而很不幸,韓系品牌的起亞與現代都受到嚴重的波及,銷量丟丟不休,在這樣不利的大環境之下,別說K2了,就算是起亞的當家車型智跑、K3這些車型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其次就是自主品牌的崛起與合資品牌的價格下探;
在經過多年的刻苦研發創造,自主品牌的硬實力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在10年前,起亞的車型外觀確實時尚前衛,不過隨著自主品牌實力的增強,無論是車型的外觀顏值還是內在的核心件都不比起亞差。另外再得益于國產的因素,在配置方面遠甩起亞幾條街,在兩者對比之下,自然有更多人選擇自主品牌。
其次就是自主品牌的崛起與合資品牌的價格下探;
在經過多年的刻苦研發創造,自主品牌的硬實力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在10年前,起亞的車型外觀確實時尚前衛,不過隨著自主品牌實力的增強,無論是車型的外觀顏值還是內在的核心件都不比起亞差。另外再得益于國產的因素,在配置方面遠甩起亞幾條街,在兩者對比之下,自然有更多人選擇自主品牌。
接著就是K2自身的問題了;起亞K2的外觀挺好看吧?放在幾年前或許還可以,不過現在看起來K2的設計平平無奇,這或許是我們看過太多高顏值的車型,不屑于K2的外觀造型了吧。確實,在七八年前,起亞的車型顏值確實是高,不過在如今,顏值高不再是起亞的專屬;
現款在售車型是2017款的,在外觀上已經嚴重滯后,跟不上了如今消費者的審美節奏了;
而且在配置上太寒酸了,這點也不說了,畢竟價格就擺在那里;
起亞K2還有一個外號,叫行走的棺材板,在美國的權威調查中,起亞銳歐(國產三廂版,都是誕生于起亞的P8平臺)的死亡率最高。
另外不少車主都說起亞的安全性太差,甚至在緊急關頭安全氣囊沒有彈出。當然,死亡率這些與車主的駕駛習慣也有關系,不過K2的安全系數差也是個不爭的事實。另外K2的低配車型還沒有剎車輔助、牽引力控制、車身穩定系統這些重要的安全配置,實屬不夠厚道。
總結:可以說K2造成這樣的結果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構成的,而K2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在意料之內,而K2的銷量問題也反映出了沒有一款車能夠真正的銷量長紅,只有全面均衡的發展才得以持續發展,K2的后續發展又是如何,起亞會不會重新重用這款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小型車呢?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673
2019-06-29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219
2021-01-07
1421
2020-12-10
1.85萬
2020-06-18
2765
2019-09-22
2321
2019-01-12
1426
2019-01-07
1807
2019-01-04
1357
2018-03-20
2244
2016-12-01
2007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