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氫燃料電動皮卡亮相了,這臺車還適合中東用戶嗎?
歐盟、豐田,這是本篇的兩個關鍵詞。
由于中國汽車在歐洲車展上大放異彩,以至于歐盟部分官員對于中國汽車工業產生了抵觸情緒,并且不加以掩飾的搞貿易壁壘;歐盟本身也是愚蠢透頂,搞出了“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之后又只給汽車制造商們留了一條完全走不通的路,那就是支持電子合成燃料的應用。
這種燃料說白了就是用電解水制備的氫,也就是說歐盟除了電動汽車以外只看好氫燃料汽車。
而氫燃料汽車正是日本汽車制造商們的拿手好戲,那么這次歐日能夠碰撞出火花嗎?
先來看一看豐田汽車搞出的氫燃料電動皮卡吧,該車將采用Mirai的動力系統,是一臺后驅車。

非承載式底盤中間有三個體積很大的氫氣罐,很是顯眼,容量不明但至少能儲備六七公斤的氫,因其續航里程是600公里;所以氫燃料汽車最現實的問題需要討論一下了,眾所周知,豐田汽車在中東的銷量挺高,因為容易“架炮”,那么這臺氫燃料電動皮卡能不能獲得中東用戶的喜愛呢?
筆者認為可能性幾乎為零,除非拿來做“自爆卡車”。

儲氫罐即便是鋼筋鐵骨也會在碰撞中破損,一旦儲氫罐破損的話,那么儲氫罐就要面對兩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是壓力容器破損導致的爆炸,也就是不需要明火,只是單純的罐體磨損或破裂就能導致爆炸,這些儲氫罐的壓力很高,一般都是70兆帕,這是什么概念呢?一顆手榴彈的爆炸中心區域是兩兆帕左右。
在碰撞中很有可能造成儲氫罐破裂導致爆炸,高壓容器爆炸之后必然會造成氫氣與空氣的混合,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會是第二次爆炸或爆轟。

氫氣爆炸的體積濃度是4.0%~75.6%,意思是空氣中氫氣的占比達到百分之四以上就具備爆炸條件了;儲氫罐里的氫氣不論是液態還是氣態最終都會成氣態,也必然會超過體積濃度極限。所以只要儲氫罐第一次爆炸就會等來第二次燃料爆炸,當然前提是遇到明火;可是在碰撞中總會出現明火,概率是極高的,那么這一輪爆炸的后果會如何呢?第一輪的容器爆炸已經不難感悟,第二輪的燃料爆炸是可以簡單算一算的。

假設豐田氫燃料電動皮卡的儲氫罐有六公斤,有七八十兆帕,那么它就相當于裝填著接近20公斤的TNT,也就是三硝基甲苯——炸藥之王。
一公斤的TNT能釋放出4200千焦的能量,這個數據可能不太好理解。
那就用手榴彈來做參考吧:一顆手榴彈約裝填50克炸藥,一公斤炸藥相當于20顆手榴彈的威力豐田氫燃料皮卡相當于接近20公斤炸藥的威力,相當于具備400顆手榴彈
太多了,還是不好計算,不過有一點總能感悟到,那就是只要這臺豐田氫燃料電動皮卡爆炸,第一輪容器爆炸不算,僅第二輪就能輕松趟平一條街。所以這車還真挺適合作為“自爆卡車”來使用,在戰場上算得上是“大殺器”。其實有一個日系汽車品牌的氫燃料汽車出現過爆炸事故,只是不是豐田,該車在地庫里停車時起火爆炸,結果三層樓的房屋直接沒有了。

再講一個案例,東電、福島、破電站,它之所以能排核污水是因為1號機組和3號機組發生爆炸,因為出現的爆炸都是氫氣爆炸!由此可見氫氣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所以氫燃料汽車不論其環保性如何,安全性才是普及的最大障礙。在車流量巨大的公路上,誰也無法預測會發生怎樣的交通事故,如果這些氫燃料汽車與重型車發生碰撞和擠壓,氫罐的破裂就會像人捏爆一顆膠囊一樣的輕松;而現在保有量最大的機動車還是燃油車,燃油車的內燃機在運行中就會不斷的出現明火,所以讓氫燃料汽車出現在這樣的車流中是不太合適的。

這也是氫燃料汽車至今也沒有普及的原因,其全球月銷量也就是三四位數而已,怕是成不了氣候了。
當然這也與制氫成本、運氫成本過高有關,以及加注氫氣的效率有關;加氫確實比較快,但是加氫站的儲氫罐在加注一次之后就要外部裝置加壓,加壓完成之后才能給下一臺車加氫,而這個過程總需要半個多小時,其便利性已然不如支持超充的電動汽車。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天和MCN發布,歡迎轉贊評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797
2023-09-1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61
07-23
2124
07-17
394
2024-08-29
1698
2024-07-30
624
2024-05-22
726
2024-01-27
593
2023-12-07
2047
2023-12-06
2030
2023-12-06
1782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