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ar比性能車更受歡迎?
一說日本車,肯定是想著GTR、EVO、Supra、STi、RX7這些性能車。

其實在日本本土,K-Car比這些車更受歡迎,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這些小車。為什么?

首先就是因為小,車身小、排量小。

K-Car在1949年才出現,當時日本經濟不咋樣,除了有錢人買得起汽車,大多數人都只能買摩托車、自行車。

為了促進汽車的發展,也希望更多人能買得起實用的汽車,政府就和車廠說:喂,想想辦法啦,你們也想賺錢的嘛。

所以,就做了這種定位在汽車和摩托車之間的產物,けいじどうしゃ,Kei Car簡稱K-Car,就是輕自動車。

直到現在,政府對買K-Car還有優惠政策,這個待會再說。

K-Car一開始就規定長2.8米、寬1米,排量是100-150cc。

經過幾十年發展,車肯定是越做越大了,中間也修改過幾次規定,直到98年定格在長3.4米、寬1.48米、排量是660cc。

在日本的街道,本來就開不快,小車身加這個排量,完全夠用了。

特別是本田N-BOX這類小MPV,非常實用,當家用買菜車真的是無敵,還不用去煩停車。

那說到停車,就是K-Car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優惠政策。

在日本買車,光有錢不行,你要有車位證明。但是K-car不用,可以直接買。

所以在小城市啊、農村啊,K-Car就很實用。

隨便停在自己家門口,甚至一條縫,只要不擋著別人,直接把車懟過去,多爽啊!

不過在東京、大阪這些大都市,停車很貴,買便宜的車反而會覺得吃虧。

那除了停車,還有交稅的優惠、保險的優惠,都很吸引。

所以很多家庭,都是把K-Car作為第二用車。

像高性能剎車品牌DIXCEL的社長井田雅彥先生,自己平常開C63,但是也買了一臺本田N-ONE給老婆買菜和接孩子用,省下來的錢給C63加油,多爽啊!

那為什么還有跑車K-Car?

K-Car也是JDM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環,承載了不少汽車品牌的發展。


像馬自達,是做農用三輪車和貨車起家的。

借著做K-Car的機會,進入到轎車市場。

那各家車廠做K-Car久了就發現,只做實用好像很無聊啊。

慢慢的,除了小轎車,還出了小面包、卡車。


到后面硬派越野都搞了出來,像吉姆尼和Pajero MINI這些。

甚至還有K-Car跑車,就是經典的“平成ABC”了。

和JDM性能車一樣,當時還是80年代,大家都想著大把錢搞研發,干嘛不試試做K-Car跑車呢!



于是,在91年左右,誕生了馬自達Autozam AZ-1,本田Beat,鈴木Cappuccino這三大K-Car跑車,剛好拿首字母再加上年號,就有了“平成ABC”這個叫法。

這三臺車各有亮點啊,像AZ-1,把一對鷗翼門放到K-Car上面,這腦洞也太大了!

但是,鷗翼門成本太高,像SLS、帕加尼這些超跑用就很合理。

放在AZ-1上,要賣將近150萬日元,一臺能頂別人兩三臺了,誰舍得買單啊。最后5年才賣了4392輛,算是慘淡收場了。

那本田Beat呢,是創始人本田宗一郎親自監工的最后一款車。

和AZ-1一樣中置后驅,別以為是K-Car性能就不咋的。

本田始終是本田,它的三缸引擎8500轉才到紅線,一萬轉表底。

有本田的加持,Beat的銷量就好很多,6年賣了3萬多臺。

鈴木Cappuccino就更厲害了,《頭文字D》里面唯一一臺K-Car就是它。

這臺車非常講究車身和底盤,用了大量的鋁合金來減重,全車不到700公斤。

底盤還是四輪獨立懸掛,前雙叉臂、后多連桿,還有防傾桿、四輪碟剎、ABS、甚至LSD都有,級別更高的房車都沒它配置高,夸張吧。

而且還很講究車身的配重,雖然是前中置,但是也接近前后1:1。

還有一個細節,工程師知道車手是不需要女朋友的。

故意把電池放在車身左側,把配重做到極致,講究吧。

所以銷量還行,7年賣了28010臺。

可惜啊,K-Car跑車的命運就不太順利了,進入9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逐漸涼涼,這些小跑車也暫告一段落。


不過,現在也不是沒有,像大發Copen和本田S660。

特別是本田S660,算是Beat的后繼車型。

不僅僅是日本,在我們港澳地區都經常能見到,還是很受歡迎的。

那國內有K-Car嗎?以前算是有,但是現在不咋樣了。

為什么?其實呢,國內這么大,有一些小城市、或者很多縣城,是很適合用K-Car的。

但是,如果進口來賣肯定貴,國產化又不現實。

而且有很多三輪車、摩托車、代步車可以平替。

最重要的是什么,國內現在也有很多又實用、又實惠的車能選,對比之下,K-Car的優勢就很少了。

那國內的K-Car,你們肯定會說吉姆尼,它呢,也算是一點吧。

因為出口版的尺寸、排量都加大了。


不像以前那些更純正一點,比如那堆微面,不用多說了。

還有奧拓,算經典吧,有4家車廠同時引進生產,當年很火啊,也是很多家庭的第一臺車,畢竟便宜嘛。



四家企業引入了鈴木奧托(CA71),分別是長安奧拓(重慶)、江南奧拓(湘潭)、江北奧拓(吉林)、秦川奧拓(西安)。


但是和奧拓對標的云雀就不咋樣了。
它的幾款車都是基于斯巴魯的K-Car打造,還是貴航云雀和斯巴魯合資。

不過銷量太差了,最后也是掰了。

那最神的當然是鈴木北斗星,賣了十幾年,停產幾年,現在居然說要復產了 !

它的原型就是鈴木Wagon R。

當時的K-Car都是小車或者微面之類的,Wagon R是第一次有車廠,把K-Car轎車設計成這種方方正正的盒子造型。

除了好看,最重要的是里面空間利用率極高,坐得舒服又能載貨,加油保養也便宜,所以3年賣了60萬臺。



其他車廠看到也跟風做,像本田Life、大發MOVE、三菱Toppo BJ等等等等。

那引入國產的北斗星,也不算是純正的K-Car。


當年初代的Wagon R是三門設計,排量也更小。

北斗星呢,是基于Wagon R的寬體版本、Wagon R Wide打造的。

尺寸更大、有4個乘客門,5個座位,當然排量也更大。

我的第一臺車,剛好就是一臺黃色北斗星,真的是好開好用無可挑剔,只可惜歲數大了,N年前就賣掉了。

沒辦法,當年北斗星還沒被發掘出來玩,不然肯定留到現在。

現在的玩法就多咯,配件又便宜,玩姿態、做露營車、擺攤車。

甚至改避震排氣,小飆一下也不過分,玩起來不會很貴。

但是要找車況好的二手車很難很難,所以啊,北汽昌河直接搞復產。

國六排放、K14引擎1.4排量、5擋手動、97匹,兩個配置,賣4.39和4.49萬。

呃,我是覺得有點貴啊,但是不想修車,要車況完美的話,好像又沒得選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09萬
2023-05-2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10
07-01
1374
2024-02-07
737
2023-09-14
5574
2023-09-06
5862
2023-07-30
6324
2023-05-26
1163
2022-12-12
5384
2022-11-19
3157
2022-11-19
4530
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