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展臺上就有這樣一輛車。它的外觀很熟悉,名字也很熟悉,但它是2009廣州車展的新產品之一。這輛車看起來像馬自達2,它的名字叫丘比特。車展剛開始定的名字似乎缺乏新意,但內涵還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你不相信我,讓我們看看!
在我們走得太近之前,丘比特在我腦海中的印象已經走樣了,因為它看起來太像馬自達2了,兩者的相似度幾乎可以達到80%以上。如果不仔細看車標或者摳出細節,很可能會把稍微換了一點型號的馬自達2誤認為是車展。
紅色的車身,小巧而動感的造型完全可以迷惑一些粗心的游客,但如果將兩者進行對比,就會發現丘比特和馬自達2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
就拿前臉來說,丘比特的大燈還是保持了海馬的家族特色;格柵也是如此,在很多海馬身上都見過。最大的不同是保險杠。與馬自達的笑臉進氣口不同,丘比特的表情略顯凝重,整個輪廓向下。
按理說,側面應該是最難發現差異的角度,細節很少,輪廓也差不多,但對我來說似乎不是這樣,因為在你很好地了解了馬自達的潮流設計之后,你就會知道丘比特做了哪些改進,其中最明顯的位置是腰線和后門位置,前者線條柔和,而后者相對簡單直接。
相比之下,車尾變化不大。尾燈是新設計的;后備箱開啟按鈕采用傳統機械手柄;保險杠的細節也進行了微調,總體上沒有檔次下降的感覺。
可能只是車展提前亮相的前期準備。從外到內看,這輛車似乎處于試裝階段,因為我們已經在門板的處理上看到了明顯的塑料感。另外選材也很單一,上下部分基本都是相同的材質,所以這部分第一次被忽略,重點還是放在設計和空使用上。
展臺上,這款丘比特配備了一臺激光唱機。在前面板上,我們找到了MP3和迷你USB接口。個人認為對于它的班級來說已經足夠了。如果測試車使用的內部材料不是很特別,可以暫時跳過靜態評估,那么可以隨時體驗和評估作為“可選零件”的機頭。我們只談使用感受。說實話,和馬自達2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做工與空間至于中控臺的按鍵,海馬似乎不太重視。這個問題從之前的海馬3就體現出來了,阻尼弱,塑感強。我們這次又在丘比特身上看到了這種現象。以空的三個旋鈕為例,阻尼不同,左側的溫控手感最好,最右側的模式旋鈕最差!
內飾有一些小而容易被忽視的設計需要談一談,比如空可完全關閉的可調出風口、內置網兜的手套箱和帶照明的化妝鏡等。這些都是非常貼心的設計,所以請給丘比特一些掌聲吧。
說到關懷和人性化,這款車在儲物方面相當到位。主駕駛座外側,一個看起來像錢包的儲物槽特別好用!一般可以放一個長款的錢包進去,放的比較緊,拿起來安全方便。這是個好設計!
汽車座椅面料的面料分為兩塊。從圖中可以看出,紅色區域是座椅與人體接觸最多的部位,因此采用了摩擦力較大的粗網眼面料。黑色被普通面料包圍。空身高1.8米的編輯并沒有感覺到來自頭部的任何壓力,他的空數量還是足夠豐富的。
說實話,丘比特的優勢介于空之間!而且是在后排空!同級別車,普通乘客兩腿之間空有一拳也不錯。但是,在這輛車上,我其實體會到了更大的乘坐環境,比馬自達2更好。不知道是因為座椅的厚度還是后座的位置。總之效果很好,也給了我們一點驚喜!
此外,丘比特還打破了小型車的規則,即在后排座椅4/6折疊的基礎上增加了整體折疊功能。這樣可以放比較大的物品,比如長途行李箱什么的...這種設計的好處是空之間的可變性和利用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如果真的用這種招數,也意味著要犧牲一個乘客的位置,實際上還得自己權衡。
有趣的是后備箱隔斷,為上下兩層提供了固定點。通常,它被放置在頂部的標準位置。如果遇到較大的物體,也可以將隔斷進一步“下沉”,這樣既可以改變收納空間空,又可以盡可能保證后窗的視線。
親身體驗了丘比特之后,發現和馬自達2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它們的外觀非常相似,但在室內設計和使用上有很多不同。作為一個獨立品牌,海馬汽車需要向別人學習,讓自己成長。在這個緩慢的進程中,我們也看到了自己的風格和想法,這是非常好的。接下來,海馬汽車需要繼續努力,確保或提高丘比特量產車的質量。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2009廣州車展將于11月24日正式開幕,將從11月23日起,盡最大努力為您帶來最全面的報道。請關注【2009廣州車展】話題
收起在這次試駕之前,我曾經和同事開玩笑說:“讓我去愛上帝一會兒”。當我聽到丘比特,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像我一樣。首先想到的是那個長著翅膀、拿著弓箭的胖乎乎的小男孩。相傳,是他讓我們凡人變得甜蜜而悲慘。那么今天和丘比特同名的車也讓我們又愛又恨?來和我見面吧!
在不到一個月前的廣州車展上,我們做過這款車的靜態評測。停在那里的丘比特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像馬自達2一樣。按理說外觀部分可以在這里完成,呵呵!然而,相似性是不一樣的。海馬丘比特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細節,仔細觀察后會逐漸發現。一旦你發現了這些不同,你很快就會把它當成一輛新車,它的外觀只是——相似。
如果從正面來看,用孟的話來說,丘比特和馬自達2的重合率幾乎是80%。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海馬似乎把取經主義詮釋到了一定的層次,外表有馬自達,名字有丘比特。看起來很熟悉,聽起來也很熟悉。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這款車在上市之前已經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此外,從前期成本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節省大量的設計成本。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不到20%的差異。大燈的造型雖然都是向上飛斜切,但邊角處略有差異,燈組內部的燈碗設計也有明顯差異。前格柵是整個前臉最明顯的區別。海馬的五邊形丘比特就像一把弓。雖然歡騰是同一個形狀,但很難不讓我想到,這大概就是丘比特手中戲弄世界的特殊工具吧。正是這個前中國網賦予了丘比特一些不同于馬自達2的角色。我的感覺是看起來更豐滿更男性化。
相對來說,尾部的區別要明顯得多。不用我提醒你,稍微觀察一下就能發現兩者的區別。比如尾燈形狀不一樣,丘比特沒有那個小擾流板。
雖然185/55 R15的尺寸有點窄,但10輻鋁合金車輪樣式看起來很有活力,備胎也是全尺寸。1.3L車型上有鋼制車輪,塑料輪罩樣式不是很好看。
內飾兩種配色,紅黑醒目●紅黑配色效果還不錯。
因為外形只是在馬自達2的基礎上進行了微調,如果內飾不花點功夫顯然是不合理的。內飾僅從設計角度,我個人認為海馬丘比特的內飾比馬自達2更受歡迎,而不是走“卡哇伊”路線。畢竟只有一些20歲以下的小女孩喜歡米老鼠的風格。桶形儀表只是外形傲慢,表盤樣式極其普通。黑色背景上的白色字符很容易看清楚。
丘比特有兩種內飾配色方案,主要區別是座椅和車門的裝飾。從試駕情況來看,1.5L車型是紅黑相間的,而中控面板兩側的飾板是仿碳纖維的,1.3L車型是米色座椅,中控面板上的飾板是銀色的。相比較而言,我還是喜歡紅色和黑色,充滿視覺沖擊力,更有激情。
內飾用料,不出意外,從中控臺到門板,都是硬塑料的天下,畢竟有成本限制。雖然材質有點冷,好在質感和光澤都還不錯,而且以深色為主,所以初看檔次感還是可以的。
中控屏的布置很簡單,上面是音頻,下面是空音。圓形空色調出風口可以看作是一種裝飾。三個圓形空旋鈕功能齊全,簡單的設計讓整個中控臺看起來干凈整潔。音頻面板有一個迷你USB接口,你需要一個適配器來連接你的MP3播放器。
丘比特有自動駕駛鎖的功能。四扇門上都有獨立的門鎖,沒有獨立的中控開鎖鑰匙。如果您打開主駕駛座的開關,四扇門的鎖將相應解鎖。有這個功能很好,但是如果能設計一個單獨的解鎖按鈕就更好了。畢竟拉門鎖感覺有點原始。此外,主駕駛座上的電動車窗鑰匙具有一鍵按下功能。
方向盤具有高度調節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海馬丘比特的一體式可折疊車鑰匙看起來比一些幾十萬的鑰匙和遙控器要好很多。雖然只有解鎖和解鎖的功能,但是做的非常好,拿在手里還挺有質感的。前后霧燈有單獨的開關,使用非常方便。看來前霧燈應該是標配,因為1.3升車型也有同樣的兩個按鈕。
乘坐空間確實出色●后腿空房間極好。
從新聞資料來看,廠商對這款車的宣傳重點既不是外觀,也不是性能,幾乎用了大量篇幅來宣傳海馬丘比特的空。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想,它的空房能好到什么程度,和馬自達2的幾乎一模一樣?
海馬丘比特面對眾多質疑的目光時看起來很自信空。也許2500毫米的軸距給了它信心。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有任何概念,那么我說在同行中享有絕對空美譽的飛度軸距也是2500mm,你大概就明白了。但是,軸距只是一個方面。要說馬自達2的軸距只比丘比特小10mm,但是乘坐空的房間真的很局促。
根據檢查,海馬丘比特的座艙空在小尺寸上確實屬于上乘水平,尤其是在后腿空上。圖中這位媒體同事身高178cm左右,腿部還剩下兩拳多。但在技術說明中,廠家反復提到海馬丘比特的內飾空房間借鑒了奔馳SMART的設計理念,對乘坐空房間進行了充分優化,并不夸張。
相比之下,前排空就沒那么寬敞了。因為丘比特的座椅不能調節高度,坐姿設計得太高,前排空之間的余量不是很大,但對于普通身高的人來說已經足夠了。不過,如果座椅可以調節高度就更好了!
后排座墊摸起來很寬。具體尺寸雖然沒有測量,但騎行時感覺足夠支撐大腿,從圖中也可以看出身高178cm的男性并不矮,后排座墊也能支撐70%左右的腿部,對于小型車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后排三個座椅都配備獨立頭枕,沒有辱罵中間乘客的傾向。
海馬丘比特真正體現了對“愛神”的熱愛,因為它為駕駛座和副駕駛座都安裝了大面積的化妝鏡和燈光。當我想到那些只在司機和乘客的一個位置安裝鏡子的車型的設計師時,我真的不得不對“愛神”大加贊賞。
儲物能力有優有缺●儲物設計有利有弊。
海馬丘比特的后排座椅可以將靠背降低4/6倍,其后備箱空空間也比其他一些同級車在不降低靠背的情況下更加寬敞。對于小型兩廂車,需要按比例放下后排靠背,而丘比特放下后排靠背與后備箱地板形成非常明顯的臺階,裝載大件物品時會受到限制。不過不用擔心,設計師已經找到了解決這件事的辦法。拉繩下方還有一個鐵拉環,用于降低靠背。拉動它可以將后排座椅整體向前抬起,從而形成一個平坦的地板。如果是運輸大件物品,這個功能絕對會派上用場。
“提升后有繩子固定,掛在前座頭枕上,防止駕駛時不穩地掉落。”
后備箱的擋板可以放在上下兩層,這是獨一無二的,其他車型沒有見過。如果在上面放東西會影響司機的后視,可以把擋板移到下一層。不過我在這里不得不批評一下,就是這個擋板的材質太輕太薄,用之前已經變形了,稍微一壓就會掉下來。希望量產車正式上市的時候能夠改善這種情況。
前排駕駛座霧燈開關下方有一個可開啟的儲物盒,大小類似煙盒,可以放香煙、零錢或停車卡、高鐵票。儲物槽設計在前排駕駛員座椅左側和前排乘客座椅右側,即靠近車門的位置。但是因為靠近門,利用率不高,圓形槽不知道能做什么。它們很可能被用作硬幣。
海馬丘比特的汽車儲物設計可以說有一定的特點。手套箱設計了一個網兜狀的夾層,可以整理存放一些紙質的東西,比較光盤封面或者行車書籍等。前門的收納功能不夠強。前門板很長,放一些報紙和文件也可以,但是沒有單獨放水瓶的地方。后門完全沒有儲物設計,所以手制動桿后面有一個后排乘客的杯架。
動力平平變速箱是亮點●交通工具順暢,5速手動變速箱是亮點。
海馬丘比特提供1.3L和1.5L排量。兩款發動機均來自三菱最新的小排量車型4A9系列,搭載MIVEC氣門正時可變系統,全鋁結構,排放達到歐ⅳ標準。1.3L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92馬力/6000轉/分,最大扭矩為124牛米/4000轉/分。1.5L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05馬力/6000轉/分,最大扭矩為141牛米/4000轉/分。由于時間關系,我只測試了1.5L的車型。
可能有朋友看到過,這款發動機雖然和V3岳翎是同一個型號,但最大馬力和扭矩都相應小一些。而且在實際駕駛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動力輸出主要是平穩的。起步和中段加速能力雖然談不上什么急速感,但輕快的感覺對于這個級別的用戶來說已經足夠了,更適合。最大馬力不突出,速度能力相對有限。5擋時,車內有3個成年人,車速超過160 km/h,此時即使油門加滿也不會有反應,車速在5000rpm以下就陷入了僵局,很難提高車速。
丘比特目前只提供5速手動車型,但這款手動變速箱的換擋感覺還是挺讓人印象深刻的,行程非常緊湊,尤其是1擋、2擋等前后切換,一次就能推動,檔位非常清晰。可以說在自主品牌的小型車類中并不多見,也能給駕駛者帶來一些樂趣。換擋時的沖擊力基本控制得很輕,正常行駛時的頓挫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在低擋狀態下,變速箱的傳動比設置緊密,所以切換時連接順暢。不過對于大多數城市用戶來說,自動變速箱更方便省心。海馬喜形于色已經推出了CVT車型,如果未來丘比特配備同樣的變速箱就更好了。
離合器踏板行程適中,關節點容易掌握,對于初學者來說并不難。4A91發動機使用電子油門,油門踏板前部有很少量的空,所以輕踩會有1-2秒的滯后,反應不是很直接。制動踏板設計得明顯高于加速踏板。回程的時候,主駕駛說跟不上腳尖,但我覺得開這種家用車不會有人要這個。液壓助力轉向在低速行駛時有點重,速度小于80公里時感覺相對穩定,速度較快時難免會有點漂移。
海馬丘比特的懸掛系統采用前麥弗遜后扭力梁,這在小型車中非常常見。對于這類車來說,非獨立后輪懸架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不僅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節省很多空的房間。丘比特的后懸架采用彈簧與減震器分離的設計,左右縱向擺臂中間由一根方形橫梁連接。彈簧阻尼系數設置過高,通常用于加強承載能力,但往往會影響舒適性,實際乘坐中的感受也是如此。除了有點硬,路面震動明顯會傳到車廂里。
試駕結論:
試駕可能不足以全面了解這款尚未上市的新車。簡單來說,海馬丘比特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找到了市場的切入點,而這一點恰恰是同檔次很多車型的一個弱點。雖然說飛度、Vios等一些小型合資車也有比較好的乘坐空房間,但價格高基本接近很多緊湊型車。目前海馬丘比特售價5萬多,達到7萬多的價格區間,比較小。性能從來都不是這類車型的重點,丘比特的動力總成也不遜色于同級別的競爭對手。個人認為,如果油耗水平像宣傳的那樣比較低,如果正式上市時能降低5.5萬的預售門檻價格,海馬丘比特是預算5-8萬的用戶考慮對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