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拋開Logo不談,M1本身倒是一款很有競爭力的小車。車內給人的印象要好過外形,一切都是以實用、好用為出發點,完全摒棄了當初奇瑞A1(參數配置 圖庫)那些不實用的設計。中置式儀表盤不但信息豐富,醒目易讀,也很適合小車的活潑風格,雙色面料的座椅對烘托活潑氛圍作用同樣顯著,圓形的出風口與空調控制鍵調節起來也很有新意。雖然車內以塑料件“唱主角”,但M1的做工也值得肯定,細節處理得頗為細致,不會一上來就讓人挑出硬傷,副駕駛席處的氣囊還采用了無縫工藝。作為瑞麒的品牌先鋒,M1心氣很高,直接將目標瞄準了飛度(參數配置 圖庫)、雅力士(參數配置 圖庫)等幾個日系小車,但與這些“假想敵”相比,M1在功能性上顯然是弱了一些,后排座椅除了靠背可以整體放倒之外,沒有太多花樣。此外,由于空間有限,M1車內的杯架、儲物格數量也稱不上豐富。
車內兩側的空調出風口看似簡單,內部構造卻很巧妙趣 1.3L ACTECO發動機低轉速下動力表現突出,油耗表現也令人滿意
M1的動力系統與奇瑞a1如出一轍,1.3 L的ACTECO發動機最大功率為62kW,最大扭矩為122 N·m,出色的低轉速扭矩特性是這款發動機的優勢,當轉速達到3 500~4 000 r/min時,扭矩峰值就能完全發揮出來,起步和加速時,發動機高扭矩輸出的效果非常顯著,在整個試駕過程中,M1始終給人以動力充沛的印象。總體來說M1算得上是一款好開的小車,只是結合點偏低的離合器需要適應,剛上手時難免會經歷幾次闖車或熄火的過程。5擋手動變速器擋位行程適中,擋位順暢,齒比分配合理,升擋時發動機轉速跌落幅度不大,平順性不錯。M1的轉向系統也能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液壓助力轉向的回饋力度很小,風格與日系車型很相似,輕便與舒適被放在了首位。
前麥弗遜與后拖曳臂是微車常見的懸架組合,M1也選擇了這種簡單成熟的結構,能夠為乘客提供不錯的舒適性,但M1并不適合激烈運動,過彎時較早到來的側傾會削弱駕駛者的信心。
盡管M1將競爭目標鎖定在了幾款日系A0級產品身上,但目前幾乎所有級別的車型都在不斷地升級尺寸,A0級的概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在此情形下,M1 3 601、1 585、1 527 mm的長、寬、高尺寸如果真要與主流A0級對手硬拼,肯定是不占便宜,而從乘坐空間上講,M1的后排也并不令人信服,沒能給人以小中見大的驚喜。
M1先期只推出了四款1.3 L車型,價格從4.28萬元直至5.98萬元,其中的豪華型和尊貴型在價格上與同門的A1絲毫不差。在配置上,M1提出的“DSS智能數字安全系統”、“DSE智能數字節能系統”、“DSC智能數字駕控系統”頗為搶眼,如果不加說明,所有人都會認為這可能是突破性的高新科技,不過事實上M1的配置表基本還是體現人有我有的思路,并沒有太大突破。盡管奇瑞在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上都有所進步,但在營銷上并沒能做到齊頭并進,宣傳噱頭往往是與新車型同時出現,而浮躁的心態顯然不利于今后在中高端市場的打拼。此外,由于瑞麒與威麟是兩個獨立于奇瑞之外的全新品牌,所以M1的銷售工作也應該在一個全新的體系中進行。
在自主品牌中,奇瑞一直是我最寄予厚望的一個,但此次瑞麒品牌的發布卻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定位中高端卻用價格不到6萬元的產品打頭陣,新Logo也是讓人看著眼熟。平心而論,M1除了見仁見智的外形之外,本身還是一款不錯的小車,但混沌不清的營銷概念,卻會對小車的前景造成影響。(文章來源:網易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