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自2008年誕生至今,上汽大眾朗逸(查成交價|車型詳解)家族已經銷售超500萬輛了,可見其產品力之突出以及口碑之良好。不過,上汽大眾并沒有安于現狀,而是推陳出新,打造出了能夠滿足更多消費者的上汽大眾新朗逸(以下簡稱:新朗逸)。新朗逸的新是由內而外,設計、配置乃至駕乘都能給人驚喜,接下來我們一起全方位地了解這款新車吧。
不久前,新朗逸正式上市,共推出8款配置車型,售價區間為12.09-15.09萬元。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朗逸實行“雙前臉設計”的策略,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本次測試的是車型為280TSI 永逸版(15.09萬元)。
新朗逸采用了最新的家族設計,X型的前臉充滿了年輕感,而且新朗逸還提供了兩套設計可選:經典版和星空版,筆者覺得星空版的設計更討年輕人喜歡,尤其是那運動化的套件與裝飾,而經典版則顯得更為端莊、精致,整體比較耐看,相信稍年長一些的朋友會比較喜歡。而且,新朗逸還提供了7種車身顏色可選,其中文化銀和爺青灰為新車(分別為經典版和星空版)的專屬顏色。
車廂的布局延續了大眾經典的設計,不同的是新朗逸換上了最新的12英寸懸浮式中控屏,而內飾的材質與搭配也有一定的提升,例如大面積的皮質包裹、橫貫式的鍍鉻飾條(帶“LAVIDA”字樣)、銀色出風口等。方向盤和空調控制面板也統統換新,可以說這次中期改款猶如換代;當然,不變的是高水準的人機工學設計,乘員艙環境舒適、操控功能也十分便捷。另外,新朗逸提供了3種內飾配色方案,包括了煙雨灰、迷霧灰、酷感黑。
新朗逸的車身尺寸與舊款車型保持一致,長寬高分別為4678/1806/1474mm,軸距為2688mm,車內乘坐空間也延續了舊款車型的出色表現。特別要表揚的是其座墊長度,比其他競爭對手要厚道,大腿得到充分的承托,而且座椅填充物軟硬適中,即使長途乘坐也不會容易疲勞;與此同時,座椅的包裹性也不錯。
新朗逸提供了3套動力總成可選,分別為1.5L自然吸氣發動機+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1.2T渦輪增壓發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1.4T渦輪增壓發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本次測試車型使用的是1.4T+7DSG組合,發動機最大功率110kW(150PS),峰值扭矩250N·m,這套動力總成在大眾其他車型上也有搭載,經歷了市場和時間的驗證,成熟可靠。
基于新朗逸的定位,工程師對這款EA211系列發動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優化,動力輸出更加柔和、線性,好處是即使在擁堵路況下也不會因為頻繁起步而感到不適。另外,渦輪器介入的動作并不明顯,但到了2300rpm左右能夠感受到發動機的輸出增強了不少,提速更加迅捷、有力,超車也更自信。
前面也提到,這套動力總成廣泛應用在大眾的車型上,因此我們可以對這臺7速雙離合變速箱放心;常規狀態下,它只會默默無聞地工作,它的換擋動作不會打擾到舒適的駕乘氛圍,而且還時刻為燃油經濟性考慮——以1700rpm左右來巡航,讓發動機保持低負荷、高效率運轉。
當然,變速箱還提供多種駕駛模式,比較常用的就是標準和經濟模式了,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于油門的靈敏度上。筆者認為,相對“慵懶”的經濟模式適合在自駕出游時使用,舒適的駕乘氛圍讓出行的心情更愉悅;而標準模式的油門靈敏度比經濟模式強一些,響應更快,因此跟車行駛時也更得心應手,在日常通勤里使用最合適不過了。
外觀有運動氛圍濃厚的星空版可選,動力也需要運動模式作備選;是的,新朗逸還提供了手動模式和運動模式。運動模式下,變速箱允許在3000rpm左右再換擋,激發更強的動力,用來超車十分不錯。手動模式則由駕駛員自主控制,在變速箱保護機制內可以隨意變換擋位,以高轉速換取更充沛的動力。
新朗逸的底盤整體性很好,有同級別其他車型所欠缺的厚實感,這也是大眾車型一直以來的優勢。即使是10萬元出頭的車型,新朗逸依舊具備良好的底盤質感,懸架的設定在舒適與支撐之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點,可以過濾路面細碎的振動,面對較大的沖擊(如減速帶、坑洼等),懸架系統也能快速地過濾,以柔和的方式處理不安分的跳動,底盤的韌勁也在此時顯露出來。
方向盤的力度相對適中,沒有過分輕盈也不會很沉,轉動初段保留了一定的曠量,以保證高速巡航時的舒適感,駕駛無需緊繃。但在不同駕駛模式下,轉向的力度并沒有明顯的變化,如果運動模式下轉向手感可以更沉穩就更好了。轉向的精準性一般,但在彎道并不需要多次修正方向,車身跟隨行表現中規中矩,符合家用車的定位。
得益于扎實的底盤以及良好的轉向系統,新朗逸在巡航的表現相當穩健;遇到彎道時,懸架的側向支撐力充足,側傾并不算明顯;遇到起伏路面時,懸架也拉得住車身,減輕了拋跳感;整體而言,新朗逸駕駛比較輕松,乘坐也比較舒適。
新朗逸配備了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剎車輔助系統、EPB電子手剎輔助、AutoHold自動駐車等功能,跑高速時可以放心將油門交給新朗逸。方向盤上左側的按鍵專門用于控制駕駛輔助系統,激活后調節車速、車距即可使用,系統的提速以及制動都比較線性,過程流暢,遇到有車加塞,系統第一時間識別并采取制動措施,保障車內人員的安全。
0-100km/h加速測試:
測試百公里加速之前,需對新朗逸進行一系列準備工作:關閉TCS電子穩定程序、關閉空調系統、關閉自動啟停、切換至運動模式。采用憋轉速的方式進行起步,但由于變速箱保護機制,新朗逸原地轉速只能達到1300rpm左右,松開剎車同時全油門到底,起步瞬間動力未能完全發揮出來,沒有明顯推背感出現,輪胎沒有絲毫打滑,當轉速繼續爬升后,動力才算是比較充分地釋放出來。
從加速曲線可以看到,新朗逸初段動力輸出比較平緩,到10km/h之后才有明顯提升,0.5g的最大加速度短暫出現在提速的前段,整體以平穩加速為主;雖然搭配的是雙離合變速箱,但換擋快而平順,整個加速過程相當流暢。
100km/h-0制動測試:
加速至100km/h后,全力踩下制動踏板,新朗逸在剎車的過程中始終沿直線行駛,制動力道相當足,釋放也比較線性,姿態較為穩健。ABS防抱死系統很早就介入了工作,但其工作時腳感比較柔和,剎車踏板沒有很強烈的振動。
從制動曲線可以看到,新朗逸剎車初段的制動力比較平緩,而到了中段制動力提升至-1.2g,力度比較強,整個剎車力度的調校也很符合家用車的定位,初段有一定的曠量,隨后力度增強,避免了因頻繁剎車而造成的不適感。
噪音測試:
怠速情況下,主要考驗的是對發動機噪音的隔絕,新朗逸的整體表現不錯。跑起來之后,外界噪音(主要是胎噪、風噪)會變得明顯,但相對而言,新朗逸對外界噪音的抑制都比較好,特別是60km/h巡航的工況下,噪音值僅56dB左右。
油耗測試:
在油耗測試中,我們采取加滿油(統一以跳槍兩次為準)后跑一段路程再繼續加滿油,通過第二次的加油量來算出平均油耗。測試路段主要選取城市道路和城市快速,當中涵蓋了擁堵路段以及較多的信號燈路口,盡可能地去貼近普通用戶的日常駕駛情景。
新朗逸的這次中期改款堪比換代,從升級的方面可以看到上汽大眾對市場需求的理解,例如雙前臉設計,既迎合了年輕消費者對運動外觀的追求,也滿足了家庭用戶的品質需求;智能配置還緊跟潮流,提供了12英寸懸浮式中控設計、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等,內置的MOS 3.X智慧車聯系統更支持了豐富的功能,除了情感化語音助理外,還有無線CarPlay和CarLife,可謂傲視同級車型。而駕控方面,則是大眾車型的拿手好戲,新朗逸也繼承了這一優勢,帶了出色的駕乘品質以及良好的操控。
作為500萬車主之選,上汽大眾朗逸一直以來都擁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出眾的可靠性,新朗逸可謂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次出發,以均衡之道繼續征戰市場;想要購買一款生活好幫手、家庭好伙伴的車型,新朗逸也是不錯的選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黎嘉銘)
| 車型參數對比 | |
|---|---|
| 圖片 | |
| 車型 | 朗逸2023款280TSI DSG永逸版 |
| 官方價 | 15.09萬 |
| 廠商 | 上汽大眾 |
| 級別 | 緊湊型車 |
| 上市時間 | 2022-06 |
| 發動機 | 1.4T L4 |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 最大馬力(PS) | 150 |
| 最大扭矩(N·m) | 250 |
| 變速箱 | 7擋干式雙離合變速箱 |
| 車身類型 | 4門5座三廂車 |
| 查看全部參數 | |
上汽大眾新朗逸怎么選? 首推1.5L五百萬版
15評論 2022-06-23
時尚科技氣質進階 新款上汽大眾朗逸實拍解析
21評論 2022-04-13
國民家轎新起點 新寶來對比新朗逸
22評論 2022-06-30
家用好幫手 四款緊湊型車誰更值得買?
3評論 2021-07-14
懟試:預算十幾萬 買朗逸還是卡羅拉?
558評論 2020-08-27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