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作為國內大型車展的年度收官之作,廣州車展擁有極高的熱度,各家車企都帶了自家重磅車型,如日系品牌的威颯、軒逸(查成交價|車型詳解)e-power、起亞EV6等;豪華品牌的奧迪Q5 e-tron、保時捷Cayenne Turbo GT等;自主品牌的長安UNI-V(查成交價|車型詳解)、元PLUS EV、威馬M7等。接下來,就讓我們提前聊聊2021廣州車展上的重磅新車,究竟哪款是你的“菜”?
| 2021廣州車展重磅新車 | |||||
| 長安UNI-V | 廣汽豐田威颯 | 上汽奧迪Q5 e-tron | 小鵬G7 | ||
| 東風日產軒逸e-power | 凱迪拉克LYRIQ | 廣汽AION LX PLUS | 比亞迪元PLUS EV | ||
| 東風英菲尼迪QX60 | 奔馳EQS | 保時捷Cayenne Turbo GT | 別克GL8旗艦概念車 | ||
| 起亞EV6 | MG ONE | 江鈴福特Equator Sport | 威馬M7 | ||
| |||||
長安UNI-V作為UNI系列的首款轎車,其溜背式車身呈現出低趴的車身姿態,并配備了電動升降式尾翼,動力上將會搭載藍鯨1.5T發動機。此外,新車將于2022年初正式上市。
新車前臉采用了UNI家族式的無邊界設計,進氣格柵的造型前衛且動感,搭配兩側大尺寸的通風口,整體的配合相得益彰。
車身側面,新車采用了溜背式的轎跑車身造型,棱角分明的車身腰線從車頭延伸至車尾,再加上18寸運動輪轂,使得整車看起來更具力量感。新車還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降低風阻的同時也更顯高級感。
車尾采用了貫穿式尾燈,與前大燈組遙相呼應。此外,新車還配備了電動尾翼,營造出高級的車身格調。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680/1838/1430mm,軸距為2750毫米。
從此前曝光的內飾諜照看出,新車中控臺并沒有采用雙聯屏的設計,而是將中控觸摸屏獨立出來,擺放在中央位置,可以說與UNI-K一脈相傳。中控屏下方還增加了一些常規的物理按鍵,更利于日常駕駛的盲操。
動力部分,長安UNI-V將會搭載藍鯨1.5T發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38kW。未來,該車有望推出搭載2.0T發動機的車型,以及混動版車型。
編輯點評:長安UNI-V,作為UNI系列第三款車型,同時也是UNI系列首款轎車。得益于UNI系列前兩款車型不錯的競爭力,得到了市場上不少消費者的認可。而此次趁熱打鐵推出的UNI-V,自然也備受關注。但它能否成為爆款車型,最終還要看之后的市場售價,我們拭目而待。
我們工信部官網獲取了廣汽豐田全新車型威颯的申報圖。新車外觀采用了轎跑SUV的風格,并搭載2.0L汽油和2.5L混動系統。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了豐田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大嘴”的造型加上兩側“獠牙”的設計,看上去更加的犀利。
混動版車型的車燈樣式會有所不同,其雙L型的日行燈延續了海外版的設計語言。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80/1855/1660mm,軸距為2690mm。
車身側面的造型比較簡潔但又不失力量感,最為特別的是轎跑式的尾部造型,搭配貫穿式尾燈設計,與車身有較高的契合度,加上雙邊雙出的排氣布局,營造出一定的運動氣息?;靹影孳囆偷能嚇送瑯硬捎昧私浀涞乃{底設計。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2.0L汽油及2.5L混動系統,其中2.0L發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26kW,2.5L混動系統最大功率131kW,同時搭配有四驅系統可選。
編輯點評:作為廣汽豐田旗下的車型,威颯的到來無疑豐富了廣汽豐田SUV家族的擴容。售價方面,參考威蘭達的指導售價為17.18-24.18萬,漢蘭達的指導售價為25.88-34.88萬,而定位于兩者之間的威颯,其售價區間目測就是在這兩者間。那么,這個價位的話作為消費者的你會選擇威颯還是其他品牌車型?
根據此前上汽奧迪Q5e-tron工信部的申報信息來看,新車整體的造型基于奧迪最新的設計語言,動力上提供單電機后驅(高/低功率)、雙電機四驅三種動力組合。此外,Q5 e-tron車型將在上汽奧迪工廠進行生產制造。
奧迪Concept Shanghai概念車此前在上海車展已正式亮相,新車采用了全新設計的中網造型,整體的視覺感受更為動感時尚。車身尺寸方面,Q5 e-tron長寬高分別為4876/1860/1675mm,軸距為2965mm,并提供6/7座的座椅布局。
動力方面,新車提供三種不同動力車型,分別為低功率單電機后驅、高功率單電機后驅、雙電機四驅版,可輸出最大功率分別為132kW、150kW、80kW/150kW,對應的續航里程為420km、520k、560km。
編輯點評:奧迪Q5 e-tron的賬面數據與ID.6 X極為相似,但相信上汽奧迪作為一個豪華汽車品牌,一定會在更多細節的地方作出調整同ID.6 X拉開差距,售價方面自然要比后者更高。重要的是,空間、尺寸比奧迪Q5L要大的同時,價格或許還要比Q5L低,這樣一對比是不是更有吸引力了。
小鵬G7作為小鵬即將推出的全新車型,新車將是小鵬首款中大型SUV,也是品牌旗下第四款車型,在定位方面將高于小鵬P7,將會與理想ONE、蔚來ES6等車型形成競爭。
但是,目前暫時還未透露太多關于新車的信息,不過從此前的諜照圖能看出,新車外觀方面將采用最新的X Robot Face家族設計語言,與目前在售車型較為接近,擁有著較高的科技感及辨識度。而根據官方此前表示,新車尺寸對標蔚來ES6,而車內空間更是將比肩寶馬X5,同時將基于與P7相同的Edward平臺打造而來,最大軸距可達3100mm。
編輯點評:截至10月底,小鵬汽車歷史累計交付量已突破十萬,這銷量在造車新勢力當中還是十分可以的。而小鵬G7作為一款中大型SUV,有可能采用7座布局。它的到來相信將進一步提升品牌銷量,同時也讓品牌形成了兩款SUV和兩款轎車的產品線。當然,我們也期待G7上市后的銷量表現。
東風日產軒逸e-POWER最大的亮點是搭載了 e-POWER增程式混動系統,油耗申報值僅為4.1L/100km,滿油續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km。
新車基本延續了燃油版車型的外觀設計,都采用了日產Vmotion 2.0的扁平設計語言,造型更偏向運動個性化。前臉部分,標志性的大V型鍍鉻裝飾與蜂窩狀進氣格柵相組合,兩旁全新樣式的前大燈組設計也更為時尚,而下方的霧燈區域也采用了棱角分明的造型,一改此前軒逸中庸的形象。
側面部分,新車有著多條銳利的腰線縱橫交錯,通過線條構成塊面,營造出十足的肌肉感。尾部部分,新車尾部設計較為簡潔,尾燈造型相比現款車型進行調整,設計感較強。車身尺寸方面,其長寬高分別為4649/1815/1445mm,軸距為2712mm。
內飾部分,新車基本延續了在售軒逸的造型設計,主打居家實用風格。在細節方面,新車換裝了一塊尺寸更大的懸浮式中控屏,空調出風口也采用了橫幅式設計,更加的簡約與精致。
動力部分,新車搭載一臺由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型號為HR12 e-POWER系統,由1.2L發動機+電動機組成,其中1.2L發動機最大功率為53kW(72PS);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100kW(136PS),申報油耗僅為4.1L/100km。
據悉,即將裝配在軒逸上的e-POWER,已經是第二代技術產品,相比第一代擁有更輕量級的部件,逆變器體積縮小了40%、重量減輕了33%,電機的扭矩增加了10%。此外,日產到2025年,中國市場將有6款搭載日產e-POWER技術的車型。
編輯點評:雖然e-POWER進入市場的時間相對較晚,但如今還處于能源過渡階段時期,所以日產e-POWER并不能算是49年入國軍,并且相比較豐田本田來說,日產e-POWER系統在結構方面更加簡單,后期維修保養成本會更低,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日產這套系統在燃油經濟性方面也是三個品牌中最強的,在這個市場,從來都是“得油耗者得天下”,尤其是后面日常將這個技術運用到更多車型之后,品牌影響力必然會大幅度提升。當“技術日產”回歸,這一場來自混動市場的激烈競賽,怕是要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了。
凱迪拉克LYRIQ作為上汽通用奧特能平臺的首款車型,定位為中大型純電動SUV,并將于2022年中正式上市交付。
凱迪拉克LYRIQ的車身尺寸為5003x1978x1635mm,軸距為3094mm,定位與中大型SUV,與旗下燃油中大型SUV凱迪拉克XT6的車身尺寸相近,主要目標競爭對手為特斯拉Model X,從網友反饋中,大家也期待凱迪拉克LYRIQ與奔馳EQC、奧迪e-tron與寶馬iX3進行競爭。
| 凱迪拉克LYRIQ與競品車型車身尺寸對比 | ||||||
| 車型/參數 | 車長(mm) | 車寬(mm) | 車高(mm) | 軸距(mm) | ||
| 凱迪拉克LYRIQ | 5003 | 1978 | 1635 | 3094 | ||
| 特斯拉,Model X | 5037 | 2070 | 1684 | 2965 | ||
| 奔馳EQC | 4774 | 1890 | 1622 | 2873 | ||
| 寶馬iX3 | 4746 | 1891 | 1683 | 2864 | ||
| 奧迪e-tron | 4901 | 1935 | 1640 | 2928 | ||
| 凱迪拉克XT6 | 5056 | 1964 | 1777 | 2863 | ||
| ||||||
通過廠家給出的量產車官圖,我們得知,凱迪拉克LYRIQ量產車極大程度保留了概念車的設計,極具科技感的外觀讓凱迪拉克LYRIQ成為同級別最跨時代的設計。封閉式中網增添了若干LED燈帶,可以實現不同的燈語。前臉設計也幾乎與概念車一致,就如同通用汽車中國及國際部設計副總裁斯圖爾特·諾里斯(Stuart Norris)所說:“凱迪拉克LYRIQ是一臺能一眼認出是凱迪拉克,但又能看到凱迪拉克的未來的車”。
凱迪拉克LYRIQ的大燈也采用了全新的技術,垂直型LED大燈是如今凱迪拉克車型的特色設計,而在凱迪拉克LYRIQ上,使用了市面上第一款15mm超纖細垂直LED大燈。頂配車型外部LED數量高達736顆。
奧特能電動車平臺同樣為凱迪拉克LYRIQ在性能上解鎖更多可能性。該平臺率先采用業界領先的電池管理系統,能實現無線連接功能,使電池包減少了90%的線束,減重的同時增加了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了續航里程;配合全新一代VIP智能電子架構,可支持無線電池管理系統的軟件功能更新,用不斷優化的技術發揮LYRIQ電池的潛能。
除了設計和充電方面的技術優勢,凱迪拉克LYRIQ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也做到了行業頂尖,33英寸的車機屏幕支持業界最高9K分辨率與像素密度,搭載高通驍龍8155芯片,整屏分辨率達8960x1320,像素密度271PPI,可呈現10億種色彩。
凱迪拉克LYRIQ搭載增強型的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截止今年6月,凱迪拉克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北美已經實現累計1100萬公里安全駕駛的里程累計。增強型的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基于更靈敏的外部環境感知和更精準的車輛控制,不僅增加了指令變道等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并且還可以利用OTA進行迭代升級。
據悉,凱迪拉克LYRIQ試制車已于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工廠下線并交付測試,LYRIQ的國產化進程也在加快。量產車型將于年內開啟預售,2022年在國內上市交付。
編輯點評:值得一提的是,凱迪拉克LYRIQ將采用直營銷售模式,這個銷售模式十分符合年輕人當下最喜歡的購車方式,如果可以和燃油車渠道有著完全不同的服務、設施以及定制玩法,再加上強大的產品力,凱迪拉克在進入新能源市場的豪華品牌中絕對屬于第一梯隊,在面對新勢力競爭的時候也有著更高的起點。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了廣汽埃安AION LX PLUS的申報信息。新車相比于現款車型,整車的長度會有所增加,前臉的造型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新車前臉下方采用了與AION Y相似的設計風格,并取消了前格柵的設計,兩側的大燈組則延續了現款車型的樣式,整體看起來更加的動感。
車尾方面,新車與現款車型基本保持一致,同樣是貫穿式的設計,具有一定的辨識度。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35/1935/1685mm,軸距為2920mm?! ?/p>
此外,AION LX Plus將有單電機和雙電機兩種動力版本,都來自日本電產(浙江),單個電機峰值功率為180kW,動力電池是中航鋰電的三元鋰電池。AION LX Plus也將可以選配AION SPLUS驚人的天幕變色玻璃車頂。
而根據工信部廣汽埃安AION LX(查成交價|車型詳解) PLUS的申報信息顯示:新車將采用一臺最大功率180kW 的永磁同步單電機,并配備 144kWh 的大電池,NEDC 工況下續航可達到 1008km。
官方此前透露,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的AION LX 完成夏季測試,在保持空調常開的情況下,實測綜合路況續航達904公里。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是一項讓電池變得更小更輕的技術,在同等電量情況下,可實現體積減小 20%、重量減輕 14%,搭載在AION LX上實現了1000 公里的超長續航。
編輯點評:在新款AION LX PLUS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它用上家族最新設計,估計在內飾、動力續航上也都會有不小的提升,不過廣汽埃安AION LX不貼后的售價區間已經來到了22.96-34.96萬元,這個價格和最近銷量極佳的Model Y已經略微有所沖突了,未來AION LX PLUS上市后的壓力應該只增不減。
比亞迪元PLUS(查成交價|車型詳解) EV在外觀采用了比亞迪最新的Dragon Face3.0設計語言,整體風格看起來十分動感和諧,尤其是配上工信部申報圖里的這款藍色車漆。作為繼海豚之后將要推出的第二款e平臺打造的3.0車型,還挺值的令人期待的。此外,新車有望將于2021年內上市。
外觀上,新車采用了比亞迪最新的Dragon Face3.0設計語言,狹長的前大燈組營造出濃郁的未來感;前機艙蓋圓潤的弧形盡量做到了流暢,它帶來的好處是讓車體擁有更大的上下氣壓差、獲得了更大的下壓力,更進一步確保了氣流與車身的貼合。
而尾部則采用了貫穿式LED燈組,同時還能隱約看到內部的羽狀設計。尺寸數據上,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455/1875/1615mm,軸距2720mm。
新車將提供多種選裝搭配,包括D柱的飾板顏色、造型都有不同種選擇,保險杠下側的裝飾條、輪圈的造型、卡鉗顏色以及輪圈邊緣的顏色線條都提供了選裝。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永磁同步電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為310N·m。與之匹配的電池為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并提供430km和510km兩種續航版本。
編輯點評:根據現款元Pro的售價區間8.99-13.99萬元來看,新車的售價估計會去到15萬上下,未來的競爭對手或許也將鎖定在小鵬G3等車型身上,再結合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沉淀和相對豐富的經驗,應該在這個價位是一臺難以輕易繞開的選擇。比起元Pro的主打經濟實用,元Plus有望持續向上拓展更多用戶。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了國產英菲尼迪QX60(查成交價|車型詳解)的申報信息,新車將由東風英菲尼迪生產銷售。據悉,新車將搭載2.0T發動機,并配備四驅系統。
新款英菲尼迪QX60在海外版搭載的是VQ35系列橫置發動機,搭配9速自動變速箱,最大功率295馬力。新車配有四驅系統,最大拖曳質量6000磅(2721公斤),較上一代車型提升20%。而此次的新車申報,預示著即將迎來新車的國產車型。據申報信息顯示,新車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5127/2005/1767mm,軸距為2900mm。
動力部分,國內版本車型搭載的發動機將與海外市場的3.5升V6發動機有所區別,國產車型將配備2.0T發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85kW。
編輯點評:東風英菲尼迪在國內只有Q50和QX50兩款車,所以急需一款新車來豐富產品線,而QX60的出現簡直是及時雨,畢竟目前國產版豪華中大型SUV中只有凱迪拉克XT6和林肯飛行家兩款,若是QX60價格方便相比這兩款競品車型更具優勢的話,相信能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不久前,梅賽德斯-奔馳EQS 海外售價公布,新車將推出6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02,310-125,310美元(約合人民幣66.15-81.02萬元)。新車基于EVA電動汽車架構打造,定位于大型旗艦純電轎車,最大功率將達到245-385kW,最大續航里程將達到770km(WLTP標準)。
外觀上,EQS采用了奔馳最新一代的EQ家族設計語言,其中前臉雖然標志性的盾牌型前中網得以保留,但其樣式進行了重新設計,中網尺寸被進一步拉寬,外邊緣線條則更為圓潤,內部不再采用以往的鍍鉻飾條,而是全新的密封式格柵,并內嵌了帶有三叉星元素的LED燈帶。
兩側頭燈組則與全新S級較為類似,都升級為了家族“倒三角形造型”樣式,不過燈組邊角與率先使用該設計的全新S級相比激進不少。
側面,溜背式設計搭配行云流水般的腰線,讓EQS的身型比例恰當好處,同時也兼顧了每輛奔馳應有的“氣場”。同時,新車也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設計,別出心裁的造型不僅更為優雅,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空氣動力學表現。此外,新車還采用了無框車門設計,進一步彰顯其運動屬性。
輪轂部分,新車配備了EQ系列專屬的雙5幅低風阻20英寸輪圈(可選擇19/21英寸),并采用銀/黑雙色混搭,配合外拋且豐滿的輪眉塑造出深邃的立體感。
來到尾部,EQS同樣遵循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微微下壓式的尾部依然得以保留,并通過線條的集中收尾打造出一個煥然天成的一體式擾流板。而兩側的尾燈組不出意外的也采用了“倒三角”樣式,造型更為細長而扁平,并首次加入了貫穿式設計;而內嵌燈組為螺旋式設計,靈感來源于傳統燈泡的螺旋燈絲,點亮后猶如一片璀璨的“星空”。
| 奔馳EQS車身尺寸(mm) | ||||
| 車型 | 長 | 寬 | 高 | 軸距 |
| EQS | 5216 | 1926 | 1512 | 3210 |
| S級(長軸) | 5290 | 1921 | 1503 | 3216 |
車身尺寸上,EQS的長寬高分別為5216/1926/1512mm,軸距為3210m。
首先,整體設計與奔馳現有車型可以說截然不同,一整塊曲面玻璃完美貫穿整個中控,從左側A柱一直延伸至右側A柱(長度為141cm,體驗面積為2432.11平方厘米);同時除了超大尺寸外,其將原本分開布局的液晶儀表、中控屏、副駕娛樂屏(新增)、空調通風口全部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設計美學。
回到車機系統上,EQS搭載了新一代MBUX Hyperscreen車機系統,其中硬件上,中央屏幕和副駕駛娛樂屏都采用了OLED自發光技術,也就是說當屏幕關閉時,屏幕可呈現出絕對黑色,并與玻璃面板融為一體。
而首次增加的副駕娛樂屏,可讓副駕乘客擁有屬于自己的操作區域,從而使得旅行更加愉快和有趣;此外,如果副駕沒有乘坐落座,副駕娛樂屏則會變為數字裝飾部件,主要顯示待機動畫、或梅賽德斯-奔馳的LOGO等。
動力上,EQS將推出單電機后驅版的EQS450+和雙電機四驅版的EQS580 4MATIC+,最大功率分別為245/385kW,峰值扭矩分別為568/855N·m,0-100km/h加速時間分別為6.2s和4.3s,最高時速全部限制為210km/h。
| EQS動力布局 | |||
| 車型 | 驅動布局 | 最大功率 | 峰值扭矩 |
| EQS450+ | 單電機后驅 | 245kW | 568N·m |
| EQS580 4MATIC+ | 雙電機四驅 | 385kW (前135kW/后255kW) | 855N·m |
電池部分,EQS提供兩種電池選擇,電池容量分別為90kWh/107.8kWh。
其中電池材質為NCM 811鋰離子電池,陰極活性材料由鎳、鈷、錳三種元素組成,比例為8:1:1;而外殼采用了金屬材質,內嵌則為常見的袋式電池布局,由10-12個電芯模塊組成,綜合電壓為400V。
此外,該電池還支持OTA在線更新電池管理系統,以實現更智能的電量管理。
充電系統上,奔馳EQS(查成交價|車型詳解)支持22kW的三相車載充電和200kW直流快充,其中15分鐘即可補充續航300km(WLTP標準)。官方表示,奔馳EQS450+的百公里的平均電耗為19.1-16.0kWh,EQS 580 4MATIC+的百公里平均電耗為20.0-16.9kWh,配合90/107.8kWh的電池組(12組電池模塊構成),最大可實現770km純電續航(WLTP標準)。
編輯點評:EQS作為奔馳的第一款純電動旗艦轎車,同時也是EVA純電平臺的首款車型,那“含金量”絕對不可估量。從目前整理的信息來看,新車不論是外觀、內飾、駕駛輔助和續航能力都足夠亮眼,特別是超過770km的續航+別樹一幟的外觀/內飾加持,讓這輛奔馳很“未來”。
6月30日,保時捷Cayenne(查成交價|車型詳解) Turbo GT正式開啟預售,售價為243.80萬元。新車相比于保時捷CayenneTurbo Coupé 車型,在細節方面會有所改變,并在動力上有所升級。新車搭載4.0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百公里加速僅需3.3秒。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GT 特色的前裙板,并擁有醒目的擾流唇和加大的側冷卻進氣口,以及金屬釹色 22 英寸 GT Design 車輪等設計元素。此外,新車還可選裝北極灰色的車漆。
新車其他 GT 特色的設計包括縱向嵌入車頂擾流板的碳纖維側板,以及可自主延伸的后擾流唇,該部件較 Cayenne Turbo Coupé 加大了 25 mm,從而可在車輛達到極速時增加高達 40 kg 的下壓力。新車的尾部造型包含一個搶眼的碳纖維擴散器。
保時捷Cayenne Turbo GT標配了運動排氣系統帶中央布局的排氣尾管,這也是全新 Cayenne Turbo GT 的專屬設計。從車輛的中部開始,這一帶后消音器的排氣系統采用輕量化且尤其耐熱的鈦合金材質,并取消了中段消音器達到減重的目的。
走進車內,新車擁有專屬的四座 Coupe布局,并在每個座椅中心采用 GT 特色的打孔設計和 Alcantara 面料,并采用金屬釹和北極灰的對比色,進一步強調了新車的運動屬性。新車還搭載了全新一代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PCM),不僅全面兼容CarPlay,且已深度整合了Apple Music。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了4.0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可達471kW,峰值扭矩850N·m,車輛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3.3秒,最高車速達到300km/h。新車還搭載了品牌引以為傲的所有底盤系統,且動力系統和底盤均重新調校,以實現更佳的操控和性能。同時,保時捷更為新車特別開發了性能輪胎。此外,新車此前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創下7:38.9的SUV組別圈速紀錄。
編輯點評:高性能的SUV 正在迅速形成新的細分市場,在這各領域有實力的競爭者屈指可數。而保時捷Cayenne Turbo GT作為保時捷有史以來第一款 GT 版的SUV,3.3秒百公里加速讓大家再次見識了保時捷的實力。當然,243.80萬元的售價相信勸退了很多人,它始終還是屬于有錢人其中的一臺高性能玩物。
11月10日,別克官方發布了GL8旗艦概念車的預告圖。據悉,別克GL8(查成交價|車型詳解)旗艦概念車由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主導研發,將大幅提升別克MPV的出行體驗。
別克GL8旗艦概念車,以智能科技賦能,為富有東方意蘊的別克MPV美學賦予現代化、數字化的表達。磅礴卓然的氣韻、沉浸式的智能感官體驗,將前瞻科技、人文藝術與尊貴享受深度融合,打造出互聯、寧靜、潔凈的IQC智能移動出行空間。
以目前別克GL8車系中的艾維亞系列作為參考,其售價區間為46.39-53.39萬元,并提供4/6/7座車型可選。
編輯點評:作為國內最受歡迎的MPV之一,別克GL8上市至今熱度絲毫未減。此次官方表示,別克GL8旗艦概念車,以智能科技賦能,為富有東方意蘊的別克MPV美學賦予現代化、數字化的表達。而作為一款接近量產的概念車,其不僅是對別克全新MPV前瞻設計和領先科技的預演,似乎也預告示著全新一代別克GL8即將登場,我們拭目而待。
據海外媒體報道,起亞EV6 搭載77.4kWh電池組的長續航兩驅版本(2WD)獲得了WLTP認證,達到了528公里(328 英里),該成績比此預估的的 510公里(316 英里)更高。
作為電動汽車時代的產物,EV6的設計大大得益于起亞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 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臺)。相較傳統燃油車平臺,E-GMP平臺擁有靈活的研發擴展性、針對電動汽車的結構優化設計、標準化高容量電池系統、更長的續航里程、未來主義美學設計和革命性的寬敞座艙等眾多優勢。外觀上,新車采用“Opposites United”理念設計,是起亞邁向電氣化車型的首款轉型之作。EV6擁有獨特的跨界靈感設計,展示出以人為本、先進的設計和電氣化動力的車型。
外觀方面,新車前臉采用細長的中網搭配后掠式的大燈組,并在頭燈外圍有著矩陣式的日間行車燈,擁有非常強的辨識度。前臉下方的包圍在視覺上起到拓寬前臉的作用,并能有效的減少風阻,優化了整車的空氣動力學。
新車側面輪廓利用銳利的車身線條,搭配懸浮式的車頂設計,營造出非常動感視覺效果。車尾部分,稍顯溜背的尾部搭配造型獨特的車頂擾流板,并采用造型夸張的貫穿式LED尾燈,彰顯出其高科技形象的同時,極具運動感。
走進車內,新車采用了懸浮式雙連屏設計,并配備了貫穿式空調出風口以及雙幅方向盤,營造出整體內飾的空間感和時尚感。
起亞還打造了EV6 GT-line車型,新車在整體性能上與普通版保持一致,但擁有更加運動的包圍套件。而起亞EV6GT則在普通版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前后包圍,擁有更加夸張視覺效果的同時,還將配備有大尺寸輪圈和黃色剎車卡鉗。
EV6 GT-Line
EV6 GT
動力及續航部分,起亞EV6和EV6 GT-line同時提供電池容量為77.4kWh的長續航版和電池容量為58kWh的標準續航版,兩種續航版本均提供四驅和兩驅兩種驅動形式。充電方面,所有版本的EV6車型均無需額外組件或適配器,即可同時支持400V和800V充電,僅需14分鐘就能實現從30%到80%的超高速充電。對于長續航兩驅版本車型,充電4.5分鐘即能增加100km的續航里程。
編輯點評:起亞EV6雖然它與現代IONIQ 5同平臺打造,但是風格卻是截然不同的,帶來了更強烈的跨界感。重要的是,還具備800V的快速充電系統,大大降低的充電的時間。如果國內上市能有個合理的售價,相信會對現在不少的熱門純電動車造成不小的沖擊。
MG ONE(查成交價|車型詳解)作為MG旗下全新緊湊級SUV,新車采用了第三代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基于全新架構SIGMA打造而來,有兩種外觀造型可以選擇,分別為MG ONEα 和MG ONEβ。
其中MG ONE α 的前臉采用獨立的立體格柵設計,并使用了鎢鋼電鍍的材質,使整體的質感更顯獨特。
而MG ONE β車型的前臉則擁有巨大的中網設計,使新車的橫向寬度進一步的拉伸,強化了整車扎實的車身姿態。新車的大燈組采用了三條日行燈帶相互穿插,獨具立體感和層次感。
車身側面則是采用了凌厲的車身線條進行勾勒,溜背造型和雙色車身等設計進一步突出了整車時尚、年輕的氣息。此外,新車采用了分色的車頂設計,進一步的壓低整車的視覺高度,配合造型獨特的“軍刃斧式”的19英寸輪轂以及方形的輪包造型,整體的視覺效果更加的年輕化。
相比前臉,MG ONE尾部的造型則沒有那么激進,其“颶風眼”造型的尾燈同樣采用了熏黑設計,與前大燈相呼應,具有非常高的辨識度。從車尾看去,新車的姿態呈現出上窄下寬的姿態,強化了新車沉穩的動感品質。
在車身配色上,新車提供了荒野綠和氣泡橙車漆,不同的配色展現出了不同的運動與時尚。在車身尺寸方面,MG ONE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579/1866/1601(1617)mm,軸距為2670mm,整體尺寸比MG領航略小。
內飾方面,新車還是能對的起“智潮科技”SUV的名號的。可以看到新車的內飾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中控臺上方的“三聯屏”,每一塊屏幕之間還存在一定夾角,對駕駛席呈環抱的姿態。另外,可以看到空調控制區域和燈光控制區域也取消了實體按鍵的設計,整體風格簡潔而不失科技感。
新車方向盤上下都采用了平底設計,一鍵啟動按鍵也被安排在四點的位置。配合門板和座椅上的熒光黃材料,給車廂帶來一些運動氣息,很容易勾起駕駛欲望。而圍繞著中控臺加入的黑色和銀色飾條也給車廂內部帶來一定程度的質感提升。
配置方面,MG ONE將提供不同的前保飾條、側窗飾條、后保飾條、腰線飾條、側邊飾條等選裝配置。而從“智潮科技SUV”的稱號可知,MG ONE也會配備上汽集團最新的智能網聯系統。關于新車的更多信息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報道。
動力部分,新車將搭載MEGA Tech 1.5T Pro四缸高功率發動機,匹配CVT變速箱。最大功率181馬力,最大扭矩達285牛·米。
官方表示,新車發動機采用350bar高壓直噴,讓燃油霧化更充分,效率大幅提升。同時,該發動機還采用霍尼韋爾高流量增壓器、高流量液冷系統、強化缸體/缸蓋等原廠高性能強化套件,可有效降低燃燒室溫度,提高耐久性。
變速箱方面,新車搭載的CVT280變速箱為上汽聯合博世等供應商共同研發,可承載峰值扭矩325N·m,能提供更充分的動力輸出。同時,該變速器使用博世最新一代中大扭矩鋼帶,并開發全電控雙模式單雙泵系統,兼具高效與可靠性。
編輯點評:SIGMA架構下的MG ONE,依托全新一代的整車電氣架構為其領潮的智能科技提供底層支持,且在高通驍龍8155旗艦芯片的加持下,新車能給用戶帶來自由定義屏幕的跨屏交互,開機、觸屏及語音的0秒交互等功能,對的起“智潮科技”SUV的名號。另外,從外觀設計來看,它主打的是年輕化運動風,而年輕消費群體則是它的主要消費目標。參考名爵旗下同樣主攻年輕消費群體的名爵5,相信MG ONE也會備受年輕消費群體喜歡。
江鈴福特Equator Spor并非現款福特領裕(Equator)的運動版,而是定位略低于領裕的全新車型,最終命名有待官方公布。此前,我們已經獲得了該車的申報信息,新車將是一款全新的中型SUV。
外觀方面,新車整體造型更顯大氣。新車采用了新的保險杠設計,下方黑色的飾條與大燈相連,視覺效果更加凌厲。此外,分體式大燈依舊具有辨識度,點亮后具有不錯的視覺效果。更為關鍵的是,官方還提供了全黑的中網可供選擇。
車身側面多線條的運用提升了整車的立體感,側面的效果更顯精致。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為4630/1935/1706mm,軸距2726mm,略短于福特領裕,且僅提供五座版本。
尾部造型頗具層次感,尾燈設計十分具有顯得很有新意,其下方部分變更為三個獨立的光源設計,同時新車的后保險杠也與前臉相呼應。此外,新車還采用了隱藏式排氣布局。
動力方面,此次申報的車型將搭載一臺代號ECOBOOST 4G15F6L的四缸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70馬力。
編輯點評:領裕憑借5/6/7座多種座椅布局以及實惠的價格而獲得不少消費者的青睞,而福特Equator Sport定位領裕之下,目測售價將小幅下探,再加上配置以及空間的優勢,或能讓它在眾多緊湊型SUV中更具競爭力。
威馬M7作為威馬汽車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車,新車是在Maven概念車基礎上打造而來,其配備了3顆自主變焦激光雷達,可實現「小區泊車-城區道路-城際高速」用車場景智能化全覆蓋。
外觀設計風格源于威馬Maven概念車的設計,新車細長的頭燈組和前臉完美融合,整體前衛時尚。
尾燈也采用了細長條的輪廓設計,與前臉的造型遙相呼應。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車長為4930mm,軸距達到了2918mm。
此外,在外觀上最引人注入的則是車頂上的瞭望塔式激光雷達。該車搭載了3顆自主變焦高精超視激光雷達,以第二代MEMS智能掃描芯片為核心,具有自主變焦特性,激光雷達幀率可從10Hz瞬間提升到20Hz,提前察覺變化,迅速完成跟車操作。
在高速直線路段,垂直分辨率從0.2°提升到0.1°,其感知軟件對車輛的識別距離由120-150米提升到180-200米,對靜態小型障礙物的檢測距離由85米提升到160米。此外,3顆激光雷達協同作用,水平覆蓋范圍可達330°。
威馬M7除了搭載了激光雷達,還配備了7枚800萬像素超高清攝像頭和4枚200萬像素高清環視攝像頭等32枚傳感器,加上Orin-X自動駕駛芯片(最大算力1016TOPS)的加持,可實現了「小區泊車-城區道路-城際高速」用車場景智能化全覆蓋。
動力部分,威馬M7搭載第三代Living Motion三電動能系統,NEDC續航里程將超過700km。
編輯點評:自威馬品牌上市以來,已經銷售車輛累積7萬臺,長達6年的輔助駕駛積累可以識別超過十種物種、兩百個場景,遍布一百五十多個城市,輔助駕駛累積里程超過500萬公里。作為威馬首款智能轎車產品,威馬M7在智能輔助駕駛方面的硬實力的確引人注目,并且從我們之前對威馬產品的實測來看,威馬在自動輔助駕駛方面的可靠性也是可圈可點的,雖然如今這臺威馬M7還未真正的上市,并且搭載的全場景智能駕駛輔助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測試,但筆者相信在明年上市之后,足以對現在的高端新能源車市場產生強烈的沖擊,而威馬也將靠著這臺車展開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新篇章。
從2021廣州車展參展的車型中可以看出,傳統車企正全力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轉型,不斷的推出全新的純電平臺和模塊化架構,旨在能夠盡早的占山為王。此外,此次車展的重磅車型也都看點滿滿,所以大家都找到自己心儀的車型了嗎?咱們廣州車展見?。▓D/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宇智波民)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