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提到經典的兩廂車,相信很多朋友會第一時間想到大眾高爾夫,在大眾心目中是傳說一般的存在,46年來歷久不衰,同時高爾夫還衍生出GTI車型,標志著高爾夫正式進入“小鋼炮”俱樂部,GTI不斷升級、不斷超越,斬獲無數賽道榮耀。
隨著電氣化的推進,大眾汽車旗下的多個車型也進行了電動化升級,在原車型的技術上推出GTE(高性能插電式混合動力),我們熟悉的高爾夫、邁騰等都有GTE版本車型。而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探岳同樣推出了GTE版本,在家用SUV上加入性能的硬件,想想都激動,不如我們一起走近它。
在高爾夫發布之后的一年,高爾夫GTI正是在法蘭克福車展中亮相,這臺小鋼炮的1.6L發動機僅擁有108馬力,卻能讓0-100km/h加速時間縮短至9秒,實在令人震驚。第一代GTI圈粉之后,第二代車型成為炙手可熱的寵兒,接下來的每一代都是經典。
第一代高爾夫GTI
在第六代高爾夫時期,應對當時環保趨勢,大眾推出了更為節能的柴油版的GTI,即為GTD。再到如今汽車電動化的潮流里,大眾推出了比GTD更加環保的GTE車型,由始至終都表現出大眾對性能的追求。為了讓更多消費者享受性能,大眾將GTE混動系統放進了如邁騰、探岳等車型中。
加入了混動系統后,探岳GTE(查成交價|車型詳解)馬上就“活潑”起來,從一臺純家用車進化成能下賽道的、省油的“性能車”,從最直觀的兩點說:1、在GTE模式下,聲浪與跑車的相當,百公里加速縮短至8s左右;2、在純電模式下,50km以內無需燒油,首100km油耗低至1.9L。
探岳GTE基于探岳燃油版升級而來,外觀內飾并沒有進行大的改動,只是在車身標識、內部裝飾方面進行專屬化升級,如車身的“GTE”標識、內飾的藍色飾條等。重中之重是發動機艙里增加了永磁同步電動機,后排座椅下方安裝了驅動電池,性能從此出發。
探岳GTE搭載的是EA211 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85kW永磁同步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配合DQ400E六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帶來155kW的綜合最大功率、400N·m的綜合峰值扭矩。
探岳GTE搭載一臺85kW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其輸出功率約等于大眾的1.2T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在瞬間輸出330N·m的最大扭矩。永磁同步電動機擁有體積小、功率密度大、峰值功率更高、控制精度更高等優勢,同時還具備動能回收系統。
動力電池采用寧德時代的容量為13kWh的三元鋰電池,容量并不大但工信部給出的純電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4km,滿足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電池布局在后排座椅下方,而油箱則移至后背廂下層,這樣能讓車輛的前后配重更加協調。
電控系統是整車的“大腦”,雖然是三點系統中體積最小的一個,但它的工作量卻一點也不少,需要檢測整車所有ECU自檢狀態、能量分配、采集剎車踏板、電加速踏板、控制繼電器開關、整車故障檢測、整車上下電控制、故障處理等。實際上是,根據駕駛員的指令(剎車及油門的深度)、路況協調驅動電機、發動機及能量回收系統的工作。
探岳GTE采用了P2架構的插電混動系統,即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加入混動模塊,這也是保時捷等德系車型常用的結構。其優勢是整體的動力總成無需進行大改動,即可以直接將自己旗下的發動機匹配與其中,混合動力總成的各個硬件(發動機、電動機、變速箱、電動機冷卻、離合器等)通過耦合連接在一起。
首先,探岳GTE整車的安全性嚴格按照最新2018 C-NCAP五星標準設計研發,寧德時代提供三元鋰電池用作動力電池組,其電池系統使用的電芯及電池經過了40多項國標的測試,還額外增加了100多項大眾標準的嚴苛測試;電池配備水冷和多重防護,安全性得到了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探岳GTE的充電系統按照嚴格的功能安全要求進行開發,充電系統具有漏電保護、過流保護、過壓保護、防雷擊保護及過溫保護等多項安全保護措施。在車輛充電過程中,系統會自動監測車輛各方面的狀態,充分考慮了充電過程中的意外風險,既保護人員安全,也保護車輛安全。
經過幾天的體驗,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合適的時間里做合適的事情,就好比如在將合適的駕駛模式用在對應的路況上,從而讓能耗達到最高效。當然,“GTE”模式可以讓你在一臺家用SUV上享受“性能”帶來的快感。
回歸到現實當中,探岳GTE不僅解決了牌照問題,還將省油實實在在地帶到我們身邊。對比了日系對手們的混合動力系統,實測的油耗基本在4-4.8L左右,而探岳GTE百公里油耗可以低至4L以內,日常通勤甚至可以0油耗。
GTE模式:
如車型名字——GTE,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擁有超越GTD的節能效果,迎合新時代消費者對性能與節能的要求。在該模式下,探岳GTE能發揮最高的性能,我們實測0-100km/h的時間僅為8s左右,另外探岳GTE的排氣聲浪也令人回味,當按下“GTE”鍵后,突然從無聲變為低沉渾厚的跑車聲音。
實際上,GTE模式并不是一個純燃油驅動的模式,而一個性能的混合動力模式,通過發動機與驅動電機的匹配,讓探岳GTE的起步、動力銜接更加順暢、無縫。盡管屬于“戰斗模式”,大腳油門起步時,仍會先以電機驅動為主,需要更加多動力的時候,發動機會立即介入,共同驅動。
初段到中段的動力會讓你覺得是在駕駛純電動汽車,相當線性、平順;而中后段才會有燃油車的感覺,轉速變化帶來起伏的獨特駕駛感受,節奏感與前中段不盡相同,整體的輸出效果與2.0T動力比較相似,不過電機讓探岳GTE的輸出更加敏捷、積極。當松開油門時,動能回收系統會立即介入,能夠明顯感受到車輛在制動,如我們輕踩剎車一般。
純電模式:
按下E-MODE鍵,可以切換為純電模式,在該模式下可以將探岳GTE看作是一臺純電SUV,最大扭矩來得快、響應迅猛、提速線性平順等都是純電動車的優勢,上述特性探岳GTE全部擁有。市區駕駛,反而成了一種享受,沒有了頓挫,這正是純燃油車所不能媲美的。
探岳GTE搭載一臺85kW永磁同步電動機,盡管電機功率并不算大(相當于大眾1.2T發動機的參數),但由于電機的特性,一腳“油門”下去,其加速的主管感受甚至比GTE模式來得更快、更直接。不過,整個加速的過程并沒有感覺到“小馬拉大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體驗中,我發現只要不出發kick down開關,在純電模式下,時速可以超過120km/h(官方稱:純電模式下最高車速130km/h),這可以說是相當驚喜了。在該模式下,松開“油門”并不會有強制動能回收系統的介入,時機感受與傳統燃油車帶檔滑行差不多。
混合動力模式(3種):
混合動力模式包括了三種不同模式,分別是混合動力、蓄電池維護模式和蓄電池充電模式,這三種模式可以看作是漸進的模式,即發動機介入積極性的程度不同。混合動力模式下,發動機介入頻率相對較低;而蓄電池充電模式下,發動機介入比較積極。
1、蓄電池充電模式
在混合動力模式里,蓄電池充電模式可以看作是發動機介入最為積極的模式,不過它扔屬于混動模式,即低速還先是電機驅動,只是隨著“油門”深度的增加,發動機根據時機來介入。發動機介入后,除了提供動力外,還給電池充電,在松開油門時,發動機停止對電池充電,短時間內車輛處于“空擋滑行”的狀態,這個階段過后,電池重新掌握驅動。
與其他PHEV車型不同,探岳GTE的蓄電池充電模式是可以將電池充滿的,而其他對手就只能通過充電樁來充滿電了。若將駕駛模式切換至B檔,動能回收等級最高,制動效果最明顯,此時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讓電池充滿電。
2、蓄電池維護模式
該模式是處于混合模式與蓄電池充電模式之間,意味著發動機介入的積極性也是處于兩個模式之間。可以這么理解:蓄電池充電模式時,踩下1/3的油門后,發動機介入;混合模式時,踩下2/3的油門后,發動機才介入;而蓄電池維護模式時,發動機介入的電就在于1/3到2/3之間。
我認為,這個模式是給需要充電(電池電量少于某個值)但又不太想發動機頻繁地介入的朋友準備的,但該模式并不常用。
3、混合模式
該模式下,駕駛感受與非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型相差不大,系統會根據“油門”的深淺來決定電機驅動還是混合動力驅動,比較適合在城市中駕駛。低速跟車時,用電機驅動,油耗為零,也不用受到變速箱低速工況下換擋拉扯感的影響。當路況變好了之后,需要立即提速,發動機會根據情況介入,共同作用提供充沛的動力。
低速交給電機、中高速交給發動機或共同作用,讓不同動力源在最合適的工況下工作,從而實現最高效的能耗。另外,就是平順性方面的問題,這套混合動力的優勢還體現在動力切換的平順性上,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就已經完成動力切換,即使走走停停也并沒有難受的感覺。
經過今天的相處,我發現探岳GTE挺適合我們這些在限牌城市生活、工作的朋友,新能源車型免購置稅、免競牌,再者純電續航達50km以上,滿足了我們短途通行的需求,每天一次充電即可實現接近于零油耗。
探岳GTE提供多種驅動模式,可以當作純電車,也可以看作是附加了性能的SUV,根據不同路況選擇對應的驅動模式,可以讓節能更加徹底。日常通勤,我會優先選擇純電模式,響應快還不用油;如果是長距離出游,我會選擇混合動力模式,讓系統幫我判斷該用電還是用油;當想要爽一爽的時候,毫不猶豫切換至GTE模式,在令人陶醉的聲浪中享受性能。
探岳GTE是一個多面手,滿足不同的需求。底子里它仍是一臺家用SUV,該舒適的它一點也不含糊,想要動力更好它也能給到,如此面面俱到并不是一般車型可以做到的。(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黎嘉銘)
| 車型參數對比 | ||
|---|---|---|
| 圖片 | ||
| 車型 | 探岳GTE2020款1.4T 尊貴版 | 2020款1.4T 豪華版 |
| 官方價 | 25.98萬 | 24.98萬 |
| 廠商 | 一汽-大眾 | 一汽-大眾 |
| 級別 | 中型SUV | 中型SUV |
| 上市時間 | 2020-04 | 2020-04 |
| 發動機 | 1.4T L4 | 1.4T L4 |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 最大馬力(PS) | 150 | 150 |
| 最大扭矩(N·m) | 250 | 250 |
| 變速箱 | 6擋雙離合 | 6擋雙離合 |
| 車身類型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 查看全部參數 | ||
插混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試駕大眾PHEV全系車型
19評論 2020-09-07
一臺混動SUV能有多浪?探岳GTE性能極限測試
163評論 2020-06-03
探岳GTE長測:日常通勤1km竟能省4毛錢?
166評論 2020-06-02
新款探岳GTE申報圖曝光 搭載1.4T插混動力
84評論 2022-04-16
售23.79萬元起 2022款一汽-大眾GTE家族上市
29評論 2021-12-03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