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 在開篇介紹榮威W5之前,請允許我先寫下關于它的幾個關鍵詞:舒服、挺猛、能爬、抗造。當然,前面需要有個時間限制:大部分時候。大部分時候W5都在穩定的盡著一個公路越野全能SUV的職責。
3.2L V6發動機、320Nm峰值扭矩、分時四驅系統、非承載車身、雙叉臂前懸、五連桿后懸,這些配置和參數讓榮威W5與那些城市SUV產生了區別。盡管我們并不能把榮威W5劃到硬派越野的陣營里,但客觀的說W5確實已經具備不俗的越野能力,而與此同時放棄了一部分公路性能。如果越野與公路性能在一個坐標軸的兩端,那么很湊巧,榮威W5正好位于中間。
--------------------------------------------------------------------------------------
外觀:車身尺寸要比CRV等車型稍大
采用五座設計,榮威W5要比市面常見到的合資品牌五座SUV要稍大一些,而由于外觀設計比較“粗獷”,使得W5看起來要比實際大小還要大。車長比上海大眾途觀要長出150mm,軸距也比途觀長出近60cm。
| 車型參數 | W5 | RAV4 | 途觀 | 智跑 | ||
| 長×寬×高(mm) | 4676×1888×1765 | 4630×1855×1720 | 4525×1809×1685 | 4440×1855×1660 | ||
| 軸距(mm) | 2740 | 2660 | 2684 | 2640 | ||
| ||||||
榮威似乎并沒有想把原來設計轎車的經驗用于第一款SUV車型,W5在外觀設計上似乎沒有太多榮威轎車車型的影子。少了些許精致,W5看起來更加“壯實”。
車頭第一眼看過并沒有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主要是頭燈和中網的造型都比較普通,可辨識性不強。而保險杠部位則是比較繁復,下進氣和霧燈都集合在保險杠上,下護板也開有進氣孔,看起來視覺效果不錯,磕了碰了成本應該不低。
尾部造型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尾燈,橫向長度占了尾部的2/3,如果說大面積尾燈是為了提高照明效果或者警示效果就有點牽強了,更多的還是設計要求吧,對于這樣的設計我們倒是沒有過多的喜愛或者反感。如果硬要吹毛求疵的話,我個人認為尾部的銘牌設計的稍有點大,尤其是W5標識,孤零零的擺在那,有點突兀。
我們試駕的是W5 3.2L 四驅版本,輪胎采用的是韓泰K406,規格為255/60R18。這套輪胎是兼顧越野和公路性能,但更偏向公路的輪胎,花紋較淺,高速行駛胎噪較小。
而W5 1.8T版本采用的同樣是韓泰輪胎,只不過輪轂樣式及輪胎規格都和3.2L的不太一樣。1.8T輪胎規格為235/75R16,圖中左邊雙五輻鏤空輪轂的即為W5 1.8T車型。
內飾:方向盤設計的很有特點
榮威W5在外部尺寸上要比同級別稍大,而車內配置同樣不遜同級合資車型。W5采用一體式電控鑰匙,而沒有無鑰匙進入或者無鑰匙啟動。
內飾配色有雙色和黑色兩種,我們試駕的這款W5是上深下淺的雙色配色。中控臺及方向盤、擋把處都有不同質感的材質搭配,讓內飾的配色沒那么單調。中控臺做工非常不錯,接縫處都比較均勻。而上面深色部分表面覆蓋類皮質地的塑膠,手感比較柔軟。下面淺色部分則是較硬的塑料材質,但用料比較厚實。
W5試駕車都是不足100公里的新車,但我們在進入車內時并沒有聞到強烈的新車味,這點也從側面說明W5的用料比較足。
方向盤真皮包裹,持握時會感覺手柄處比較細,而造成的視覺效果是方向盤較大,但我們用尺子測量后發現方向盤的最長直徑為38.5cm,應該算是正常水平。方向盤中間的按鍵比較多,并且左右分布,使用習慣后會感覺比較方便。
方向盤正面最靠上的按鍵左右對稱,是換擋按鍵,這樣的設計比較有意思,W5沒有采用撥片換擋,而是采用了方向盤上點觸式的換擋方式。
中控面板的造型比較新穎,并且稍稍偏向駕駛員一側。比較人性化的是中控面板分區比較明確,位置高低也比較合適。只是音響的控制旋鈕稍有些小,使用時稍有些不便。
天窗采用旋鈕式電動開啟,可以向后折打開,我們通過測量得到天窗內部尺寸為64*41cm。
空間:底置備胎節省后備箱空間
前排座椅八向電動調節,坐墊高度及角度都可以自己調整,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舒服的坐姿。座椅坐墊比較寬大,兩側的包裹稍差,但乘坐比較舒服。
后排座椅是三座設計,中間座位靠背可以放下座位中央扶手,而這個扶手也是非常寬大。
| 前排座椅 | 后排座椅 | ||||||
| 坐墊長度(mm) | 490 | 490 | |||||
| 坐墊寬度(mm) | 500 | 540 | |||||
| 靠背高度(mm) | 690 | 710 | |||||
| |||||||
后備箱空間:
W5的后備箱空間表現不錯,我們通過測量得到后備箱內部尺寸為長104cm寬91cm高87cm。值得肯定的是高度比較優秀,達到87cm,而原因歸結于W5采用底置備胎,節省了后備箱內部空間。
| | 長 | 寬 | 高 | ||||
| 后備箱尺寸(mm) | 1040 | 910 | 870 | ||||
| |||||||
稍有不足的是關閉后備箱蓋需要較大的力氣,如果是女士自己關閉后備箱并不容易。
前排儲物空間比較豐富,而且每個儲物單元面積都比較大。
越野體驗:分時四驅是利器
如果說W5比CRV等城市SUV車型在越野性能上稍稍強點,那么我們需要找到一條W5恰好能過,而城市SUV過不去的路。這條路不能太難,因為W5同樣難以勝任HARD模式。
分時四驅系統體驗
這條路是靠近河灘的軟質沙石路,很長一段石子路只是坐在車里沒那么舒服,但其實并沒有給W5造成太大困難。而在路中間出現的一個深坑提起了我們興趣,其實這里不是必經之路,至少如果不愿意過也可以繞過去。但我們下到河床就是要讓W5展示一下,如果一直在2H模式我們很難說試駕過W5。在進入大坑之前我們切換至4L模式。
這個坑并不是簡單的沙石,而是混合著沙石的河床泥。慢速進入彈坑,W5前軸先落入坑內。這時前輪已經開始出現輕微打滑。由于彈坑在右側稍深,在進入坑內時形成交叉軸,左后輪離地,右前輪也使不上力量。左前輪路面是濕泥地,基本沒有附著力,所以需要右后輪提供更多的力量。
4L模式并沒有讓驅動力轉移,此時扭矩在前后軸間依然是50:50,但4L模式下分動箱可以讓扭矩增大,這時尚有附著力的輪胎可以驅動車輛離開大坑。
--------------------------------------------------------------------------------------
TIPS:
P-4WD 專業級全模式四驅系統
使用博格華納分動箱,電控旋鈕切換兩驅模式與四驅模式,將原本傳輸到后輪的牽引力均勻分配到所有車輪。
針對不同地形,P-4WD 專業級全模式四驅系統還配有兩種四驅模式。高速度四輪驅動(4H),分動箱平均分配前后軸扭矩,在雨雪路況完美兼顧高速與穩定。高動力四輪驅動(4L),分動箱會進行進一步的減速增扭,可以使車輛擁有更大的驅動力,輕松通過泥濘路面、沙地等崎嶇地形。
--------------------------------------------------------------------------------------
陡坡緩降系統體驗
W5的陡坡緩降功能采用電子控制,一鍵開啟陡坡緩降功能。這時在儀表盤處會顯示HDC,意味功能開啟。
我們體驗的下坡路并不算陡,基本上不超過20度。而這樣的坡度使用任何驅動模式都沒問題。W5的系統規定在2H或4H時,7-50公里時速下陡坡緩降就可以正常啟動;在4L時,3-25公里時速陡坡緩降可以正常啟動。
進入坡道前勻速給油,在下坡時收油,這時由于慣性車速開始變快,電腦指令陡坡緩降功能介入,這時會看到儀表盤上的HDC開始閃爍,意味著功能介入,車輛以10公里左右時速勻速下行,駕駛者需要握緊方向盤調整方向。
--------------------------------------------------------------------------------------
TIPS:
陡坡緩降控制系統(Hill Descent Control)
是與ABS防抱死系統協同工作,能夠讓車輛在受控制的情況下,安全通過陡坡路況的一種電子控制系統。HDC系統必須在進入陡坡路況前就設定好,以便車主能全心處理方向盤。
陡坡緩降控制系統現在已經并非頂級越野車型的專利,各個級別SUV都有配備這項配置的車型,例如東風悅達起亞智跑、東風日產奇駿、雪佛蘭科帕奇、大眾途銳、路虎攬勝等。
--------------------------------------------------------------------------------------
通過性能介紹
由于W5采用備胎底置的方式,離去角以及離地間隙稍稍受到些影響。廠家給的數據顯示W5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是25.4度和24.5度,最小離地間隙為193.5mm。
| 車型參數 | W5 | RAV4 | 途觀 | 智跑 | ||
| 接近角 (°) | 25.4 | 29.3 | 18 | 29 | ||
| 離去角 (°) | 24.5 | 25.4 | 18.6 | 27 | ||
| 最小離地間隙(mm) | 193.5 | 190 | 180 | 172 | ||
| ||||||
動力操控:低轉速動力輸出一般但非常安靜
榮威并沒有給W5配備這個級別常見到的2.4L排量,而是分別搭載了3.2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1.8L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兩款發動機動力輸出特性有明顯差別,我們此次試駕主要針對3.2L車型。
城市駕駛油門并不敏感,W5在起步時給人感覺比較低調,即便稍深的油門,起步也不會有非常強的動力感受,但如果油門踏板踩到接近半程,這時會感覺發動機變的稍有些暴躁,但也僅此而已,并沒有等到期待中的加速感受。
勻速起步后油門開始變的稍稍積極一些,如果較深的油門會讓轉速迅速攀升。我們在試駕時還發現如果在勻速行駛時收油,這時W5滑行的距離也比較長。
高速巡航行駛時變速箱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轉速,如果行駛100公里時速,轉速在2200轉左右。而這時發動機非常安靜,六缸發動機高速運轉,但給人的感覺確實輕柔的。
哪怕是在100公里時速下,這時很踩油門,也會有非常不錯的加速表現,短距離超車也變得比較容易。在3500轉時扭矩開始釋放,而與此相伴的是發動機的噪音傳進車廂內。
W5采用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架系統,在抑制側傾方面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對于一款SUV車型,側傾抑制尤其重要。
濾震性能不俗,我們并沒有對它報以苛刻的要求,但W5的表現確實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尤其是對于路面明顯的不平整,經避震過濾后傳到駕駛者的震動就非常小。
--------------------------------------------------------------------------------------
總結:
榮威W5是上汽的首款SUV車型,我們看到的是一款越野性能和公路性能比較均衡,可以滿足輕度越野的車型。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