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車企創辦的小號,有幾個升級成功了?
此前成都車展的陣容想必大家都歷歷在目,和上海車展完全不同的是,新能源車型在成都車展中并沒有獲得太多的曝光。果然,天府之國沒有北上廣嚴苛的限排標準,燃油車還是汽車市場的主力軍。也正是因為此原因,坦克品牌在成都車展帶來了全新的坦克500和坦克400車型。
大家都關注它們的造型,而我比較關注的是坦克作為一個剛剛成立不過幾個月的品牌,卻擁有坦克500這樣重磅的車型,而且,這臺車核心動力使用的是當今這個時代難得的3.0T V6發動機!要承認長城這些年在技術方面的累計之前,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為什么長城愿意把這樣重量級的技術,使用在一個誕生僅僅幾個月的汽車品牌中,而不是自家豪華品牌WEY?
汽車廠商在面對自己的子品牌,或者通俗來講,在面對自己的“小號”時,到底該使用什么樣的態度呢?又是為什么讓汽車品牌一定要擁有一個或者多個子品牌呢?汽車品牌的子品牌最后都怎么樣了?今天我們一起來扒一扒汽車廠商“養小號”的有趣歷史!
為什么申請“小號”
首先,汽車品牌往往都是在自身品牌業務量飽和的狀態下才會創辦子品牌尋求另一個方向的發展,就像豐田旗下擁有雷克薩斯、大發兩大子品牌,大發負責生產小型車并且在技術方面并不需要豐田總公司提供多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大發品牌和豐田的交集并不多,而雷克薩斯就不同了。
眾所周知雷克薩斯車型在底層架構方面都是由豐田提供技術支持,但是在用料以及調校方面要比豐田品牌車型更加精良,所以才會擁有高昂的售價,以此來打造出一個全新的豪華汽車品牌,這樣的操作對兩個品牌來說都是利好的關系,豐田在售車型因為有雷克薩斯的高昂售價背書,消費者會認為豐田就是小雷克薩斯,質量有保障,品牌有影響力。而雷克薩斯則會因為有豐田穩健的質量背書而挑戰更高昂的售價,以“精裝”豐田的印象在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來去之間豐田即穩固了原有品牌的影響力,又發展了新豪華品牌。
除了像豐田這樣為了擴大自身品牌影響力和收益來發展豪華子品牌的做法,還有一些汽車品牌會采用“收購”競爭對手的方式來擴張商業版圖,從而“以小吃大”讓自身更具影響力。寶馬收購勞斯萊斯的并購案在當年可謂是汽車圈中的大事記,1998年從英國維克斯集團拋售出的勞斯萊斯在大眾集團和寶馬集團的爭奪戰中像極了“任人分割的蛋糕”,在這場并購案中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體現了寶馬在商業中的“小機靈”。
當時大眾集團似乎對勞斯萊斯品牌十分中意,甚至不惜不斷提高收購價格來打動賣家,最終14.4億馬克的交易價也算是創下了當年汽車行業的收購最貴記錄,在大眾看來,花“一點兒”資金收購一家擁有豪華汽車血統且能夠制造飛機發動機的汽車品牌,只有賺到沒有虧到。但是大眾沒想到,勞斯萊斯所有發動機配件此前都由寶馬集團提供,而大眾這面剛接過勞斯萊斯這個大寶貝,寶馬那面立即停止了對勞斯萊斯配件的供應。
寶馬曰:“想要車?自己建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慢慢去造吧”。
大眾:“我不要了,給你。”
寶馬:“拿來吧你。”
也正因為此,如今很多造車新勢力采用的代工廠模式會被消費者質疑,汽車這種商品并不是有技術就能解決一切,同樣也不是能制造就能解決一切,當這些因素全都具備的時候,那個汽車品牌才有可能成為大型汽車集團從而長久發展。
沒錯,我全都要。
說到這里,又到了一個轉折點,除了想要擴大影響力和擴張業務之外的汽車子品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的融合技術,從而發展出一個全新的擁有獨立技術的汽車品牌。這次我們看點離現實近的,那就是吉利與沃爾沃創辦的領克汽車。
“蛇吞象”,是大家形容吉利收購沃爾沃最多的描述詞,但其實在資金儲備方面吉利收購沃爾沃完全不是以小吃大,在技術層面似乎可以用“蛇吞象”這樣的話術進行描述。話說回來,吉利收購了沃爾沃多達十多個產品架構、四個整車廠、一家發動機公司、研發體系和銷售網點,但我相信吉利當時看中的一定不是這些,而是沃爾沃多達一萬多項專利和知識產權。
買是買回來了,可是怎么用呢?站在商業的角度看,連鎖店一定比百年老店更有誘惑力,也就是說,沃爾沃要繼續發展,可是吉利還需要一個更走量的品牌來消化這些“上好的”技術。吉利本身已經擁有了親民、性價比的標簽,難以消化如此昂貴的技術,所以----領克就這樣誕生了。海外注冊、國內生產、沃爾沃技術、舶來品營銷,領克可謂是現代汽車商業版圖中的優秀案例。
歷史有名的汽車子品牌
汽車子品牌誕生的大致由頭我們摸透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個看似很“風光”,實則是別人精心培養的小號的汽車品牌。先來點低難度的嘗嘗鮮,蘭博基尼、布加迪、賓利、保時捷、奧迪這幾家隨便哪一個都有足夠份量的品牌,全都是我們熟悉的大眾汽車集團所有的子品牌。
應了那句“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擁有保、蘭、布、賓、奧,大眾睡覺也要笑”。
緊接著還有名貴的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Jeep、克萊斯勒、道奇它們都屬于你從來都不會買的菲亞特汽車,如果這些你都耳熟能詳的話,那我只好翻起奇瑞汽車的日記本,跟大家講述一些你不知道的小故事。
從奇瑞QQ走紅開始,奇瑞就踏上了開創子品牌的道路,其實想法和豐田創辦雷克薩斯一樣,有銷量做后盾,創辦一個高端品牌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吧?問題就在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瑞麟品牌和威麟品牌的誕生意味著奇瑞走上了向高端化汽車品牌發展的路線,暫且不說兩大品牌LOGO的設計如何,單靠奇瑞只造過QQ的光榮歷史和技術,如何承擔高端豪華品牌所需要的深厚技術底蘊?所以高端夢隨即破滅。
緊接著就是大家還算熟悉的----觀致,還是老問題,技術和設計并沒有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價格的的確確讓國人眼前一亮,不歡而散是理所應當。奇瑞也算吸取經驗老老實實造起了奇瑞瑞虎系列和艾瑞澤系列,積攢了幾年造車經驗和技術之后卷土重來為我們帶來了星途和捷途,星途標榜豪華,捷途更具性價比,但是從銷量來看似乎并沒有那么美好。
想要另立山頭,就要穩住腳下一方土地,一步一步穩扎穩打才能探尋出一條康莊大道,這是汽車品牌在不斷跌倒爬起中總結出的真理。
汽車品牌在創辦子品牌或是收購品牌時往往都是需要具有非常遠瞻性的考量,才能保證巨大資金投入后得到市場良好的反饋,歷史的車輪無數次輪回都在講演著“三思而后行”這樣通俗的話語。
無論是消逝的瑞麟還是逐漸隱退的皇冠,都是我們熱愛的汽車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流星,它們的到來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走向,至于當下瘋狂輸出的坦克,我相信它有硬核實力背書的底氣,但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帶來這么多看似不太成熟的車型,不如像Jeep一樣先打造出一個標桿性的牧馬人。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863
2021-10-2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006
2022-11-08
2458
2022-10-17
2754
2022-10-13
2425
2022-09-08
3493
2022-03-27
3946
2022-02-09
3057
2021-05-19
3593
2021-03-19
3591
2021-03-15
933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