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林肯憑什么成為2021年增勢最好的豪華品牌
在全球缺芯和疫情變化的大背景下,不少車企交付受阻,不僅影響到部分主銷車型需求端表現,也側面反映在各家豪華品牌在車展上的聲量趨于平緩。但從今年1-8月銷量數據和車展前后的人氣來看,林肯顯然成為了今年豪華品牌中上升勢頭最好的品牌。
2021年1-8月,林肯中國銷量超過5.7萬臺,不僅同比增長高達80%,在創新歷史同期最佳銷量的同時,三款國產車型更是成為林肯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冒險家增長114%、飛行家暴增159%、航海家則同樣勁增104%,三款車型都實現銷量同比翻倍的優異表現。
另一方面,由于飛行家去年7月國產上市后迅速成為與奔馳GLE、奧迪Q7分庭抗衡的細分市場明星產品,林肯產品在靜謐、舒適和對豪華的見解上越來越得到中國消費者賞識和認可也逐漸在高級別豪華市場銷量上得到應驗。而成都車展上三款新車齊發的攻勢,也表明林肯在銷量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早已對中國消費者愈發關注的新能源產品展開布局,并通過主力車型動力系統和核心癢點的優化升級,讓整個品牌繼續保持攻勢向上不能停。
而如果想要看懂林肯如何在2021年成為中國豪車市場增勢最好的品牌,以下兩點顯然是林肯成功突圍的關鍵。
務實的產品定價策略
林肯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較晚,2014年才正式入華,去年才開始國產,卻成為最近10年進入中國市場后發展最好的豪華品牌,其中務實的產品線和定價策略顯然是最核心的影響因素。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林肯在國產車型的選擇上將重心更多的放在了SUV車型上,一方面是因為在中國,豪華SUV市場趨勢比轎車更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SUV的目標消費者對于品牌的敏感度沒有轎車消費者那么高,所以選擇首先國產冒險家、航海家、飛行家三款SUV也有利于林肯打開中國市場。
其次,林肯選擇了務實的定價策略——高價高配、車系起價高、主銷配置便宜的路線。
以國產后的冒險家為例,其廠家指導價為24.98-34.58萬元,放在同級別車型中,冒險家的整體定價并不算很高,這樣有利于吸引目標客戶在比較過價格配置后到店體驗,不會因為過高的定價流失掉部分潛客。
而如果我們去對比同級別同價位車型配置就會發現,冒險家的整體配置會比同級別BBA的產品更高,例如最低配車型就有雙電動座椅、座椅記憶/加熱、后視鏡加熱等實用配置。也就是說,雖然冒險家的起售價看起來不算低,但實際同配置情況下,售價卻是各家中最低的。同時,在近幾年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很多豪華車的消費者很可能并不是第一次買車,對用車買車的經驗會告訴他們著眼于目標配置的真實售價更為重要。
最后,24.98萬元的起售價放在同級別中也并非最低,這又非常符合國人購買豪華品牌車型時對“面子”的需求——在國內,汽車對很多人來說有著極強的社會屬性,甚至是社會地位的標簽之一,而車系的起售價過低,是會拉低其社會認知,會“掉價”的。換句話說,買平價車,人們可能更看重實惠,而到了豪華車領域,消費者除了想得到實惠,但也很看重部分代表“面子”的起售價。
持續不斷的產品與營銷攻勢
在剛剛結束的成都車展上,林肯帶來了三款重要車型:林肯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型全新林肯冒險家Corsair PHEV正式上市,林肯飛行家首款特別版車型——林肯飛行家MONO限量版僅發售100臺,以及林肯冒險家MONO在開箱爆款直播后首次登陸公眾展臺。
不難看出,林肯在近兩年國產車型持續發力的同時,通過持續推動產品智能化、體驗數字化、網絡現代化的全面發展路線和持續的營銷攻勢,正在抓住豪華車市場年輕化的機遇——
在去年國內疫情復工后,林肯堅持采用波峰不斷、話題不斷、海量內容、持續曝光的營銷打法,從而讓冒險家成功抓住了線上營銷爆發的機遇。而在國產飛行家、新一代林肯航海家緊跟而至后,國產SUV“三劍客”一舉推動林肯創造國內單月銷量歷史,并首超美國市場。
而在迎來冒險家PHEV車型后,林肯也將在新能源領域帶來更多具有吸引力的產品,畢竟從林肯目前各款產品終端優惠幅度不大的情況來看,PHEV車型省下的購置稅和與燃油版車型基本一致的售價,都會讓終端用戶感受到加料不加價的“實惠感”。
按照林肯中國總裁毛京波的說法:作為最具挑戰精神的美式豪華品牌,林肯把握機遇,穩中求變,智見新可能。
從長遠來看,著眼于未來的林肯已經在積極擁抱電氣化時代和研判中國消費者需求方面有所行動,融合了中國設計團隊貢獻的Lincoln Zephyr Reflection量產概念車就是林肯進一步深化融合中國市場的標志之一,量產版本車型也將于今年內與中國消費者見面。
最后
顯然,每個成功的豪華品牌都有著各自獨立獨行的品牌標簽,林肯產品的靜謐、舒適、豪華和林肯“林肯之道 誠信之道”的服務公約在終端用戶服務上“專屬感”“豪華感”的具象化呈現,都讓林肯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豪華形象變得立體、飽滿起來。
而我也非常看好林肯品牌后續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的銷量,相信林肯不僅能在短期內實現銷量和盈利的成功,也同通過注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和新能源領域布局,不斷推進品牌在華的發展。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646
2021-09-1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023
2022-10-20
3804
2022-01-25
5260
2021-12-31
3839
2021-12-28
3857
2021-12-22
3242
2021-11-19
3924
2021-11-10
2819
2021-11-03
4545
2021-10-27
3113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