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ST”,海馬秒變妖股接連漲停,現在入手來得及嗎?
根據海馬汽車最新的產銷數據,7月海馬汽車累計售出新車2562臺,同比增長192.80%;1-7月累計銷量為19106輛,同比增長158.06%。
銷量攀升的同時,海馬汽車的股價也迎來了暴漲,12天出現了6次漲停,這還是在整體大盤綠油油的情況下出現的,這令不少網民稱其為妖股,并逐漸冒出“上車”的念頭。至于海馬汽車還能不能買的問題,小編不一定能回答你,但接下來會幫大家梳理一下近幾年關于海馬汽車的幾大事件,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海馬這次股價飆升的源頭,來自于7月20日海馬汽車的一紙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一汽海馬汽車的股權發生變更,原一汽集團所持有的一汽海馬49%股權,擬無償劃轉給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這就意味著,雖然一汽與海馬的合作告破,但海馬汽車將擁有海南國資這個大靠山,因此海馬股價應聲大漲。

而除了海南國資委的入場,海馬汽車近兩年的資本運作,體現在財報上的數字也十分具有迷惑性。2017-2018兩年時間,海馬因連續虧損被“*ST”,一度處于退市的邊緣,而從2019年開始通過出售集團在上海、海口兩地401套房產,套現3.32億元;以1.16億元的價格出售旗下業務公司;以8.06億元的價格將上海海馬研發有限公司全盤轉讓給睿之尚實業。就這樣,憑借著連續的資產轉讓,海馬汽車成功讓自己的財報變得好看,實現了賬面上的扭虧為盈。
可即便這樣,海馬背后的問題我們仍舊無法忽視。首先是整體銷量的不斷下滑,2016年巔峰期全年能賣出新車21.6萬臺,而到了2020年,僅能賣出12725臺;營收方面,過去五年逐漸遞減,從2016年的142.39億下滑至2020年的14.48億,若不是這兩年的資本運作,恐怕早就是負數了;而在海馬汽車的凈利潤這一欄,2016年為1.5億元,2020年則是-14.61億元。

除了上述問題,其實文章開頭列舉的海馬汽車7月銷量數據也存在著美化的嫌疑,在有投資者向海馬汽車董事長秘書咨詢后,海馬汽車回應稱:公司產銷數據包含小鵬G3。因此實際上,海馬汽車1-6月售出的1.65萬臺新車中,有1.12萬臺來自于為小鵬汽車代工的小鵬G3。
既然提到了與小鵬的合作,這也是股民看好海馬汽車的一大原因。江淮與蔚來的合作模式為海馬汽車這類的邊緣車企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既然自己造不好乘用車,不如將閑置產能用來為造車新勢力代工,這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

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小鵬汽車正在加快建設自己的汽車工廠,雙方的合作關系將在年底結束,小鵬方面今后將不再續簽代工合同。這也意味著,海馬汽車從明年開始將失去小鵬這根救命稻草,徹底露出真身。
種種情況來看,海馬汽車的未來似乎并不明朗,但我們別忘了它這次找到的新靠山——海南國資委。作為海南土生土長,且唯一具有乘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整車制造企業,海馬汽車早在海南建立起了完整的研發、制造、銷售等體系能力,海南國資委扶持本地企業是完全在理的。

與此同時,海南省對于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有著不小的抱負,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文件中明確提到,以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為代表的汽車產業將成為壯大海南自貿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抓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海馬汽車將作為“本地人”優先受到政府的政策傾斜。除此之外,作為全國范圍內最早禁售燃油車的省份,海南提出了2030年全島使用新能源車的美好愿景,這也為海馬汽車開辟了全新賽道。

我們從海馬汽車具體的產品來推測,雖然集團目前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改革并不盡如人意,但其在今年推出的國內首臺700Mpa氫燃料電池MPV——海馬7X已經成功上路試車,并且海馬集團也在同步推進海南地區的水制氫和高壓加氫一體化站布局,或許氫能源汽車將成為海馬汽車的下一根救命稻草也說不定。
寫在最后
我們常說,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現階段海馬汽車已經摸到了海南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契機(天時),并獲得了海南國資委的青睞以及政策扶持(地利),如果將來能夠像江淮汽車一樣引入一位強有力的伙伴(人和),或許海馬汽車真就能夠順勢起飛。
所以,小鵬走了,海馬汽車的“蔚來”會是誰呢?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790
2021-08-09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064
2022-01-10
2914
2021-05-18
3079
2021-03-10
1818
2021-03-07
2149
2021-03-03
2487
2021-03-02
643
2021-03-02
1147
2021-02-27
2212
2021-02-14
2576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