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底盤設計還不錯,但是新車油底殼漏油!
之前我們看了smart前后防撞梁的情況,確實有點出乎意料,1毫米的防撞梁厚度,也確實刷新了我們對于進口車的認識。那么這輛車的底盤是否依舊令人“驚喜”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底盤
平整度好,保護周到
這輛Smart雖然是后置后驅,但是前方依舊有一大塊下護板,因為沒有車頭沒有發動機,所以這塊護板最大作用,也只是導流和防塵而已。
此外,我們還能看到,Smart的底盤雖然沒有兩側護板,但是有一塊大面積的整塊塑料護板,直接鋪滿底盤。將所有管線和油箱保護起來,整個設計還是很到位的。
由于發動機后置,所以很多管路都會相對較長。比如,發動機散熱的上下水管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才能到達車頭的散熱器,因此造成水箱升溫速度緩慢,結果就會造成,你已經開了很久的車,可暖風還遲遲不來。
前懸架
麥氏結構,單層沖壓鋼板
Smart前懸架其實并沒有什么可多說的,前副車架是一個很常見的雙層沖壓一體式結構。
由于車頭沒有發動機,所以前車輪的麥氏懸架看上去就更為的簡單,鑄鐵的轉向節上,只連接一個單層沖壓的下擺臂以及一根轉向拉桿。
后懸架
U形扭力梁+刀臂支撐桿
由于Smart是后置后驅,所以后懸架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雖然也是扭力梁結構,但是與常見的扭力梁還是有所區別的。Smart的扭力梁使用了一根粗壯的U形鋼管,用來支撐整個后懸,這樣做的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為了給后置的發動機讓出安裝空間。
由于發動機位于整車的后方,所以整車配重和支撐就需要重新考量,因此為了讓后懸架得到更好的支撐力度,在Smart非獨立扭力梁的上方,增加了兩根刀臂連桿,這也是Smart區別于其它扭力梁的設計。
發動機后置,變速箱也同樣會后置,驅動軸是非等長半軸設計。
當然,我們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目前不到5000公里的這輛Smart,發動機油底殼已經出現了滲油的情況。歐洲車底盤不漏油的,還真是少見啊!
總結
除了用料慘之外,整體設計還算精巧
其實從Smart底盤結構和設計來看,除了用料慘點兒之外,整體還是比較精巧,有很多與眾不同的設計思路,并且從底盤能看得出,這輛車為改純電動車預留了充足的空間。總而言之,歐洲人對于車輛底盤設計的優良傳統還在。
那么這臺款車的內飾和甲醛如何?請繼續關注我們后續的拆車內容。
2017款smart forfour底盤評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059
2018-03-0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076
2023-10-31
1306
2022-09-21
3236
2022-05-04
2472
2022-04-05
2455
2022-01-05
1773
2021-07-19
1766
2019-08-06
1076
2019-03-28
1095
2018-05-03
1.96萬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