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能集團|融資百億開創新品牌,車還沒造出來就欠工資了?
6月15日,寶能集團與廣州開發區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寶能集團旗下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落戶廣州開發區,廣州開發區國企將向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戰略投資120億元,雙方聯手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全球一流新能源汽車集團。此次看來,寶能新能源汽車獲政府支持,本就是一大利好消息,但實際上寶能造車野心背后還暗藏著一大波質疑的聲音。
寶能集團與廣州開發區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不久后的6月24日,從寶能汽車集團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BAO”,并將其定位為“豪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并面向全球征集品牌口號。這也就意味著,寶能集團由此將正式步入全新“賽道”,但是其前景又將如何呢?是道路坎坷還是一帆風順?
根據此時前據了解到的新聞,寶能集團已經與廣州開發區達成戰略合作,其新能源汽車總部將落戶廣州。如果我們把時間線往前推進一段時間,不難發現這一次寶能的舉動和蔚來汽車宣布與合肥市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相類似。
蔚來中國總部項目將落戶合肥,合肥政府將通過指定的投資公司并聯合市場化投資人對該項目投資超過100億元。合肥多家國資公司“輸血”蔚來和廣州開發區的國企為寶能帶來120億元的戰略投資這樣的操作,其實多少都有那么一點賭的性質。
按照計劃,寶能汽車全新品牌BAO,將在未來五年內將至少推出16款新車,其中就包括SUV、轎車、MPV和跑車,并且將逐步覆蓋高端電動車各細分市場。在今年,BAO將推出兩款產品,分別為純電車型與插電式混動車型。
這其中,代號為GX16的首款產品,是基于寶能自研的大型純電動平臺而開發的純電SUV車型,將分為后驅、四驅版本,續航里程則分別為700km、800km。目前該車型也被爆出其在多個極寒測試基地進行路試,如不出意外今年有望能夠順利上市銷售。
據悉,寶能新能源布局的增程式iREV、純電動 BEV及氫燃料FCV 三大平臺的產品具備不同的優勢,契合不同的市場及目標群體,具備清晰的產品定位。其中增程式iREV 車型的優勢在于采用了高倍功率型電池,成本較低,產品具有較高的性價比且在享受電動車駕駛體驗的同時解決里程焦慮,適合中高端消費者。純電動BEV車型的優勢在于兼顧了駕駛里程及車輛安全性,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鏈接未來科技及寶能的產業生態,適合高端消費者。
結合寶能汽車增程式iREV和純電動BEV的主要技術路線,2021年-2025年寶能汽車將發布和改款數十款新車型。其中,2021年將率先發布兩款搭載iREV核心技術的產品,以及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下的首款純電動SUV。
但,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寶能的欠薪傳聞就已開始發酵。春節前后寶能集團各大板塊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寶能集團各板塊下所有員工的社保已停繳。
根據網絡資訊爆料,寶能集團已出現各大板塊開始大規模裁員的消息,裁員比例大約為20-30%,同時為了少給補償似乎還存在逼迫員工“自行離職”,同時寶能集團各板塊下的所有員工的社保已停繳、年終獎取消。對于裁員,寶能曾回應說是正常的組織結構調整。
并且對于此次廣州開發區國企融資寶能集團的做法也被網友們評論稱:“寶能汽車從今年4月起,內部資金鏈已斷裂,幸好廣州開發區國企及時輸血120億,不然已經破產了。”拖欠工資、斷繳社保公積金、大幅裁員、口碑掃地。如今寶能汽車的形象,似乎與初入車圈的寶能有一些背道而馳。
寶能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姚振華被人稱為資本運作高手,其2017 年進軍高端制造,宣稱要造車。之后接連收購了觀致汽車和長安 PSA。與此同時,還在全國各地布局了多個整車制造基地,并且所規劃的總產能超過 300 萬輛。
而在姚振華的寶能汽車接手后,觀致汽車雖在2018年時期銷售了63179輛新車、以同比增加320%的增幅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但在后來這些銷量很快被業內所質疑為寶能汽車其實利用了旗下聯動云租車業務“自產自銷”所創造,并不屬于完全對外銷售的成績,實屬是有些“黃婆賣瓜,自賣自夸”。
之后,在2019年,被寶能接手的觀致汽車銷量就開始直線下滑了。根據乘聯會數據,觀致汽車2019年全年銷量為2.27萬輛,同比2018年下跌了64%。而到了去年上半年,其銷量僅為2873輛,相比于2019年同期的7343輛下跌了60.9%。 所以,觀致汽車的后續銷量表明,如果只依賴內部消化是不會有未來。
或許為了重整旗鼓觀致汽車的銷量,去年推出了被寶能入主后的首款新車型——觀致7。 作為繼觀致3和觀致5后又一款車型,雖然觀致7在智能化方面相比于前兩款車型有了進一步改善,也搭載上了更為主流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以后360°環視系統等等智能網聯車機系統,但在外觀與內飾方面依然延續了觀致一貫的產品設計,自然而然市場反響不夠熱烈,被網友們所調侃寶能新產品沒有誠意。
可見,一晃四年過去了,寶能汽車真正所量產和開發的主要只有觀致 7 這么一款燃油車,但是銷量慘淡,自身毫無造血能力,現金流緊張,拖欠員工薪資再次傷及信譽,拖欠薪資的輿論浪潮還未退去,寶能汽車要如何撐得起姚振華的造車野心?
從2017年10月開始,寶能先后在廣州、西安、昆明、杭州、昆山等地簽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按照其最初規劃,上述六地產能已經高達260萬輛。加上觀致常熟工廠15萬輛、深圳工廠20萬輛現有燃油車產能,寶能汽車當下已經擁有近300萬輛產能。
但又有網友爆料出,實際工廠的建成與雄心勃勃的造車規劃相比,寶能多個汽車基地建造和新車型研發進度甚是緩慢。與此同時,其周邊地產開發的行動卻不慢,進度甚至超過了汽車基地的建設進度,與之相處鮮明對比。也有媒體曾實地探訪過廣州、昆山、杭州等寶能工廠:工地除了在動工儀式上喧囂了一陣,便一直處于荒無人煙的狀態。
寶能汽車一系列在事業初期大張旗鼓的發展快節奏,像極了房地產行業。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寶能將照搬房地產的商業模式套用在了汽車領域違背常理,同時也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觀當下一線的造車新勢力們,例如其中的蔚來、小鵬等,都是根據市場銷量的變動進而規劃產能,目前蔚來的產能也僅為10萬輛左右,小鵬汽車的規劃總產能為30萬輛,峰值產能達50萬輛。而真正研發一輛純電車至少2年時間以上,燃油車則需要更長時間。
正是這種違背汽車行業規律的做法,不僅使得寶能被汽車圈嘲諷為“門外漢”、“野蠻人”,并且觀致品牌節節敗退的銷量也被認為是其不尊重行業規律的下場。
此次與廣州開發區的合作,顯然寶能想借此機會另辟蹊徑推出高端品牌,挽救寶能集團市場顏面。但是本就在低端市場未能建立好名聲打下堅實基礎的寶能,未來推出高端汽車品牌又能有幾分勝算?回看寶能造車的歷程不難發現,從入局造車的那一天開始,寶能就總是給人一種在“畫餅”的幻覺。而這一點,從姚振華在公眾前的一舉一動中表達得尤為明顯。
去年,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其中,明確要求各地詳細報告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投資情況。
但是依目前的情況來看,汽車制造基地工廠進程停滯不前、車型迭代升級進度緩慢、欠薪裁員負面信息不斷等等,寶能情況不容樂觀,同時也加劇了外界質疑的反響。
全民輿車:不光是融資拿錢 唯有腳踏實地 造出真正的好車 才能消除外界質疑
無論從品牌定位、品牌規劃,還是最新的融資計劃來看,寶能集團或者說是姚振華對“BAO”新品牌可謂是信心十足、同時也充滿了期待。至少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寶能這一次的“動作”比起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大新聞。或許,這一次寶能汽車真的要干一番大事件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寶能汽車也唯有腳踏實地,通過研發出更可靠、更實質性的創新產品,才有機會回擊外界的質疑,而不是讓員工成為新聞輿論之下的炮灰。在一系列的規劃下,觀致汽車未來能否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今年或許是關鍵的一年。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377
2021-07-0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926
2023-09-13
1051
2023-08-06
3284
2023-06-20
3444
2022-12-11
4947
2022-09-25
1292
2022-05-13
1517
2022-05-11
5311
2022-03-13
3422
2022-02-27
4199
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