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劇的供應商:量產了首款國產8AT,結果合作伙伴全“掛”了
我們相信,對于很多熟悉自主品牌或者國產車的朋友們來說,對于自主品牌在變速箱技術方面的匱乏已經是有所了解的,尤其是隨著更多一二線自主品牌開始向價格更高的中高端車型進發,自動變速箱作為自主品牌的一道“暗傷”,已經展現在很多人面前。這些一線自主品牌沒有辦法繞開愛信、采埃孚、通用、本田等廠商和供應商的技術專利壁壘,所以在自動變速箱的研發方面,一直是一籌莫展,因此只能選擇“改造”沒有技術壁壘的雙離合變速箱,但是從市場反應和成本、技術層面來看,自動變速箱整體的受認可度更高。
不過雖然自主品牌們在自動變速箱方面沒啥建樹,基本上已經放棄了自動變速箱的研發,但是也有國內的供應商,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了在自動變速箱領域的突破,其中盛瑞就是其中一個。作為國內第一個量產了8速自動變速箱的國內供應商,盛瑞目前已經推出了第二代8AT變速箱,整體的可靠性、產品力有了很大提升。
不過盛瑞或者說盛瑞8AT的命運似乎一直不好,在第一代8AT推出的時候,正值自主品牌百花齊放,很多三四線品牌為了提升產品技術格調,同時節省采購成本,便采購了盛瑞的8AT變速箱,其中陸風就是其中一個。
當年陸風推出了一款極具爭議的車型—陸風X7,這款車因為山寨模仿了路虎攬勝極光,成為國內山寨車在眾泰全面進擊之前的集大成者。當然伴隨著這款車的“大火”,盛瑞的8AT變速箱也“火”了,只不過這一次伴隨著各路汽車門戶網站、車評人對陸風X7的抨擊,陸風X7的8AT變速箱換擋緩慢、頓挫明顯也被很多人了解到了。之后力帆、眾泰、北汽幻速、比速等品牌也采購了盛瑞的8AT變速箱,但是盛瑞的8AT變速箱卻一直沒有進入一線自主品牌的采購名錄,這些品牌對于盛瑞8AT的可靠性、產品力還是不認可,當然這沒問題,畢竟第一代盛瑞8AT變速箱的表現實在是太差勁了。
不過第一代8AT口碑崩盤,并沒有完全打垮盛瑞深耕8AT的信心,之后盛瑞便推出了第二代8AT變速箱,整體的換擋效率、頓挫抑制表現都很不錯,盡管和愛信、采埃孚的8AT變速箱沒有辦法相比,但是和第一代產品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連一汽奔騰也愿意搭載第二代盛瑞8AT變速箱,用在旗艦車型T99上。但是這樣的情況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隨著盛瑞變速箱的一些問題暴露出來,最終新款的T99最終還是放棄了盛瑞8AT變速箱,換上了穩定性、可靠性更好的愛信6AT變速箱。
不過就算到了第二代盛瑞8AT 上,整體產品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卻沒有了用武之地。之前愿意和盛瑞合作的自主品牌廠商,基本上已經全數出局了,我們看到,力帆、陸風、北汽幻速、比速汽車等合作廠商已經全數出局。當然倒不是說這些廠商都是被盛瑞給“克”垮的,只是因為這些品牌自己生存不下去,導致被迫出局。
但是盛瑞變速箱的命運卻和這些倒閉的自主品牌有很大的關聯性。首先盛瑞變速箱的產品力低下,一定是一線自主品牌不愿意采購的原因,而這些已經倒閉的廠商,愿意采購盛瑞8AT變速箱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便宜,而且8AT聽上去也很唬人,所以這些品牌拿變速箱當噱頭,吸引消費者“入坑”。因此這些品牌被迫出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整個市場火熱的時候,這兩種類型的供應商和廠商“狼狽為奸”,如今這些品牌出局之后,剩下“有追求”的自主品牌,是斷不敢使用盛瑞的8AT變速箱的。
所以盡管首次量產8AT變速箱,對于國產供應商來說,的確是一個很有看點的噱頭,但是突破技術壟斷并不意味著能造出優秀的產品。而隨著那些貪圖盛瑞8AT便宜且名頭唬人,愿意采購的三四線自主品牌,如今基本上已經悉數離場,盛瑞就只能頂著首個量產國產8AT的名號卻毫無用武之地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055
2020-12-1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899
2021-10-06
1.33萬
2020-08-02
2550
2020-01-11
9536
2019-12-06
2608
2019-08-20
1515
2019-03-28
1635
2019-03-27
1127
2019-03-25
2229
2019-03-25
1391
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