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深陷破產傳聞,眾泰雪上加霜,喪鐘已敲響
7月7日,一則來自浙江杭州臨安人社局的公告,讓車圈不少人為之一震,公告顯示,因鐵牛集團總部已確認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眾泰汽車集團已經連續7個月沒有支付員工工資。
盡管臨安人社局在第二天發布了澄清公告,否認鐵牛集團正在破產清算,但是公告“喊”得再大聲,也無法掩蓋住當下眾泰汽車深陷“欠薪門”與“債務危機”的窘境。今年上半年,眾泰汽車實際控股人應建仁已經兩次因為8位數的借款糾紛,被銅陵、合肥兩地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
新聞界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至理名言”: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如果不是因為汽車媒體人的身份,看到眾泰的負面新聞,筆者甚至都沒有興趣瀏覽,如今看到眾泰陷入危機的消息,就好像聽到中國男足戰敗一樣司空見慣,因為眾泰的負面新聞實在是太多了,從欠薪到停產,從虧損到被“破產”,幾乎經過了所有浩劫。
看到眾泰再度陷入危機,網友們的反應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一是“揶揄式惋惜”,眾泰曾經山寨過保時捷、奧迪等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他們一直希望眾泰能夠山寨一下蘭博基尼、法拉利或是邁凱倫,助力他們“實現”超跑夢想。但是如今,眾泰連自己都保不住了,哪有心思幫他們“圓夢”呢?
二是“慶幸式喝彩”,帶有這種心態的人,大多都是國內的汽車文化愛好者,他們覺得,眾泰“皮尺部”的所作所為,敗壞了自主品牌的名聲。還有人辛辣地點評:眾泰生產的車型,根本就是“工業垃圾”。
網友們有這兩種反應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不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明白,如果眾泰真的倒下,對于以下三個群體來說,百弊而無一利。
首先是眾泰工廠里普通員工,眾泰不僅拖欠工資長達8個月,甚至還向員工借錢,去年4月,鐵牛集團以維持公司運轉為由,與眾泰汽車約80名員工簽署了單筆金額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借款合同,據知情人士透露,借款總額超過了1000萬元。
再者就是眾泰的債主們與供貨商們,如今眾泰不僅欠下巨額債務,而且還有多筆貨款遲遲沒有支付,眾泰倒下后,對于債主與供貨商們來說,只會是“難上加難”。
最后是眾泰的經銷商們,眾泰已經拖欠四川、山東、河南、河北、內蒙古、江蘇等地26家經銷商合計約3000萬元的款項,其中包括眾泰向經銷商借的三方貸款、經銷商賬戶的返利以及退給主機廠的車款和三包款等。如果眾泰明天破產,那么對于這群經銷商們來說,這些本該流到自己口袋的錢,也會因此淪為泡影。
網上流傳這樣一句話:憑運氣賺來的錢,終究會憑實力虧回去。這樣一句話用來形容當下的眾泰,再合適不過了。當年眾泰能通過山寨友商車型發展成上市企業,靠的正是時代紅利,如今負債累累的眾泰,也正是因為只有山寨車型,沒有核心技術傍身,也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護體,當海嘯一到,最先倒下的,便是無所依靠的眾泰。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092
2020-07-09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021
2019-09-07
6153
2019-08-30
3311
2018-07-04
8535
2018-06-12
1.51萬
2018-05-21
7.96萬
2018-05-17
1380
2018-05-15
1477
2018-05-15
1125
2018-05-15
2220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