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又矮又胖的車子,憑什么和福特野馬一爭高下?
1
Battle Drift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由魔爪公司導演的,由兩位漂移大師Vaughn Gittin Jr.與齋藤太吾出演的《Battle Drift》。兩位漂移大師駕駛著他們的福特野馬以及蘭博基尼在新瀉縣的各種路況的路面上爭斗,無懼碰撞,不管地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特野馬作為漂移車而言,我們已經非常地熟悉了,傳承般的大馬力加上粗暴的漂移方式延續了一貫的美式風格;但是作為漂移車而言,蘭博基尼Murciélago可以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課題。
2
史上第一輛蘭博基尼Murciélago漂移車
齋藤太吾的這臺蘭博基尼Murciélago可謂是歷史上第一輛被作為漂移賽場用車而改造成的蘭博基尼漂移車,關于這臺車的由來,一直充滿著神秘的色彩。
有的人說這臺車是為了與今村陽一的LFA進行漂移PK而鍛造的;
也有的人說是齋藤太吾一直深愛著蘭博基尼,這臺Murciélago是為了深愛著的這個品牌而特意改造而成;
也有的說是為了魔爪飲料《Battle Drift》項目而特意準備的。
而這幾個說法,肯定都是這臺Murciélago誕生的其中一項理由,但是,我們應該關注的,是車子本身才對。
3
沉重的減重任務
熟悉蘭博基尼的人都知道,這個跑車公司對于四驅有著迷之熱愛,自家的車型大多都備有蘭博基尼永久四輪驅動系統,而這臺Murciélago也不例外。
但是為了讓這臺Murciélago更加貼合自己的跑法,花費了巨大的精力,把傳動系統改為了后驅。
但是問題接踵而至,這臺Murciélago原車車重超過了1.6噸,作為漂移車而言是十分地不及格的,讓這臺肥大的車去漂移簡直是在叫一個胖子去賽跑。
所以齋藤太吾與他的團隊便開始為這輛車減重。先是艙內減重,拆除了一切非功性的設施,包括:空調、電子設備、原廠座椅、真皮內飾等負重件;
更換上了更輕的Bride桶椅以及Prodrive/Willans四點式安全帶,并重新用碳纖維打造中控以及扶手架,加上了一些必要的功能裝置以及一套Racepak IQ3控制系統。
但是這臺Murciélago在《Battle Drift》中,使用的還是原廠的H槽六速手動變速箱,并沒有換裝序列式變速箱,所以并未涉及到底盤的重新布局。
不但在內部進行輕量化,這臺Murciélago在外殼上也使用了大量的碳纖組件,同時玻璃全部換成了較輕的樹脂材料,雖然透視度降低了,但是輕量化效果卻大大地提高了。
同時為了加大下壓力,齋藤太吾選用了「自由に歩くLiberty walk」的寬體套件,同時加裝了大尾翼、底盤擴散器以及夸張的排氣孔;
為了加大散熱量以及進氣量,團隊為Murciélago重新設計了大開口的發動機蓋配合上Monster Energy黑綠色的涂裝,加上綠色的車燈,只可以用一個“兇”字去形容。
4
發揮最大潛力的改造
為了極致地壓榨這臺車子的潛力,換上了可調式的Tilton踏板箱、HKS的液壓手剎以方便進行(細)微操(控)。
由于變速箱未做任何改動,所以團隊也不敢貿然的加入更多設備去提升Murciélago的動力。只是稍微的做了基礎的性能強化——給這臺6.2L的V12發動機加上了兩對HKS Super Flow冬菇頭,四顆日產VR38DETT-spec電子控制節氣門體。
為了達到最完美的狀態,先后刷了兩次HKS F-CON V Pro Ver 4.0 ECU電子程序,在不增加任何增壓設施的前提下使得最大功率提升至650匹。
為了平衡前后配置,還把油箱換成ATL的前置賽車油箱,聯合兩副博世高流量燃油泵,保證這顆V12發動機可以在極限情況下持續輸出迅猛的動力。
除此之外,為了增強路感,這臺Murciélago并沒有使用空氣懸掛,透過尾部的排氣管,可以看見后輪使用了雙避震,而前輪懸掛僅僅只是使用了單獨的獨立選掛而已。
不過要支撐起仍然有點分量的車身,團隊為它換裝了換上了Prodrive GC-05K鍛造輪轂,簡約的雙五輻設計也是通體熒光綠配色。
和其他的Liberty Walk改裝車一樣,這臺Murciélago也是換上了CSD的剎車套件。透過輪轂可以清楚看到前六后四的紅色卡鉗,而雙片式剎車碟表面也刻上了CSD的標識。
整車改造完后,凸顯出了Monster Energy一貫的狂野氣息,再配合上齋藤太吾粗暴的駕駛風格,難怪可以在狹窄的山路上各種風騷走位,演奏出一曲刀尖舞曲。
接下來,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這臺怪獸的誕生史吧!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251
2017-08-2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67
06-21
1.58萬
2024-09-23
4032
2022-09-27
2606
2022-06-01
3040
2021-07-24
2663
2021-06-08
2956
2021-06-06
4241
2021-03-10
1953
2020-12-07
3454
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