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車,竟然讓我覺得配不上它
文|Jas
圖|Jas
自從肉搏過阿斯頓·馬丁那臺頗具傳承意義的Vantage V12以后,我又搖搖晃晃、戰戰兢兢地鉆進了這臺Rapide S的座艙里——一股奇奇怪怪的Feel,伴著熱浪撲面而來。
如果用音樂來形容,這就像近年興起的Electro Swing復古搖擺。這種在上世紀80年代的曲風里,融合了電音的節奏,又加入說唱,讓編曲變得更豐富。代表作比如Caravan PalaceLone的《Digger》,又比如下面這首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的《Mungbean Mash》,在以上那種調性中又增加了上海話元素,讓曲風更加fusion。
開著這樣的馬丁,內心風騷無比而面上玉樹臨風一身正氣的我,此刻竟也有一絲孱弱的情緒。
還記得一位開比賽的老法師總說:要hold住車,不能讓車壓下你的氣勢,這樣才能駕馭它。
而這臺車,我深知我并駕馭不住。
熟悉馬丁的人應該會知道,這并不是一臺快到會讓人腳軟的車。
6.0 V12發動機能給你559馬力/630牛·米,百公里加速4.4秒的表現,擺在364.5萬元這個同價位里,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我這加一點就可以擁有3秒破百的488 GTB了。
而且相比Vantage那樣更純粹的賽車感,Rapide更有日常感。
Rapide匹配了一臺來自ZF的8AT變速箱,駕駛感受顯得尤為平順;按鍵擋位還出現了P擋,讓第一次接觸不再顯得束手無策;最重要的是,后排多出了兩個座椅,讓整輛車的實用性大大提升。
而Vantage的那臺移植于賽道的AMT變速箱首先就是一個門檻,雖然擁有更優秀的傳動效率,但舒適性實在不適合日常駕駛。
既然如此,又何談駕馭不能?對我來說,恐怕最hold不住的,就是這個品牌的氣質。
例如充滿儀式感的水晶鑰匙插入點火,在如今這個效率至上、化繁為簡的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卻又有種不忍舍棄的十足格調。
又比如,中控的旋鈕擁有強烈的金屬質感,儀表盤和方向盤的樣式也復古依舊,哪怕是擺在3年前,這也是一個頗具古風的設計。
在如今動不動就碳纖維、全液晶,甚至中控和儀表都融為一體的年代,這種精致的設計,難免讓人時光穿梭神經錯亂。
還比如,后排兩個不算寬敞的座位和兩個后門的存在,整車在外觀上的比例一改品牌旗下其他車型的短小緊湊;加之需要容下的信仰般存在的6.0 V12發動機,前倉的尺寸也一如既往得修長,這導致整車比例就變得更細長。加之一臉的英倫范兒,沒有點氣質根本就不好意思往駕駛艙坐好嘛。
即便是那些現代化的細節配置,比如一鍵升起的B&O音響,都有種考究的情結。
自點火,轟鳴,到在路上收獲200%回頭率,強烈的違和感一直伴隨著我。雖然我已經翻出了Fred Perry的Polo領,還戴上了心儀的Tom Ford墨鏡,但我深知,要駕馭這輛車,需要的遠遠不止這些浮于表面的物質基礎。
非得是那種由內而外、發自內心的紳士,才能匹配這般情調。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689
2017-08-1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337
2020-08-28
1467
2020-04-20
1150
2020-02-13
1391
2019-07-09
2204
2019-03-10
7127
2018-06-14
2463
2017-09-15
997
2017-09-09
2.03萬
2017-09-05
1.82萬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