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天秤座一點審美上的小確幸,長安奔奔E-Star上市
天秤座喜歡好看的東西,因此天秤座不喜歡微型車。
一提到微型車,恐怕大多數人都會皺起眉頭,其實微型車的受眾人群并不小,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年輕人,但無奈現在市面上大多數微型車的設計實在太不走心了,為什么別人的小車可咸可甜,而我們的小車卻都是土土的。
我們想要的微型車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但我們能買到的卻是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為什么小車就不值得用心設計?為什么小車就不能好看一些?為什么小車就一定要像“老頭樂”?
相信每一個想買小車的人都會有類似的靈魂三問,如果有一輛微型車能解決丑和土的問題,給我們一點點在審美上的小滿足,那它已經戰勝了全國99%的微型車。
而長安奔奔E-Star,其實滿足的就是這一點點小的要求。
這樣的顏值不能說是盛世美顏,但從設計和配色上至少不再是土土的,而且還有一點點的潮。
看了外觀再看內飾,這雙聯屏似乎有些似曾相識,而熒光綠加銀色的搭配也擺脫了那些年新能源汽車被藍綠跳色支配的恐怖。
如果奔奔E-Star的顏值還能入你的法眼,那就接著往下看看它的硬實力吧。
4月13日,長安奔奔E-Star上市了兩款車型,分別是奔奔E-Star心動版和奔奔E-Star心悅版,補貼后售價為69800元和74800元。
就像上文所說,奔奔E-Star是一款主打時尚設計的純電動微型車,相比長安旗下與其定位相似的奔奔EV,奔奔E-Star對外觀和內飾的設計進行了大幅度的整體優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與CS75Plus以及Uni-T相似的設計元素。
外觀方面,奔奔E-Star的車頭造型比較出眾,大燈和霧燈都向中間聚攏的造型是長安目前最新的家族設計,而封閉式進氣格柵上若隱若現的紋路也和UNI-T有著幾分神似。
在外觀配色上,奔奔E-Star也采用了比較清爽的搭配,沒有在輪轂和翼子板處強行加入一些飽和度很高的藍色和綠色去強調新能源的身份,只是在車頭下方進氣格柵處加入了幾條熒光黃色的直線稍加點綴,處理的相當協調,而且也有一分時尚感和科技感在其中。
奔奔E-Star的車身尺寸為3770*1650*1570mm,軸距為2410mm,在長度和高度上略高于奔奔EV,寬度和軸距上則保持一致。
與同級別的奇瑞eQ1、歐拉R1、北汽新能源EC3以及比亞迪e1相比,奔奔E-Star在車長和軸距上表現比較突出,也是其中后排空間相對較充裕的一個。
動力方面,奔奔E-Star搭載了一臺最大功率55kW,最大扭矩170Nm的電機,電池容量32.2kWh,NEDC續航里程301公里。30%-80區間的最快充電時間為半個小時,慢充0-80%的充電時間為8.35小時,充電速度方面表現中規中矩。
配置方面,奔奔E-Star標配了LED前大燈、10.25英寸雙液晶屏、遠程控制、駕駛位車窗一鍵升降、胎壓監測、倒車雷達等功能,在高配車型上則增加了LED日行燈、高清液晶屏、動態UI、雙屏互動、車聯網、智能互聯、倒車影像等配置。
對于消費者而言,既然選擇了微型車,那就已經默認了包括空間小、動力弱、續航短等微型車天然的缺陷,但無論是買大型車還是微型車,消費者都沒有理由去接受一款又丑又土的車。或許微型車不能像中大型車那樣氣派豪華,但至少可以精致可愛。這次長安奔奔E-Star給微型車設計界起到了一個積極作用,希望以后的車企可以放下“小型車必須丑”的意識,不要讓我們再承受被審美支配的恐懼。
文/王賡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33萬
2020-04-1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810
2023-07-07
4461
2021-08-03
2036
2021-06-02
5114
2021-01-17
1.59萬
2020-04-07
3293
2020-02-12
3.27萬
2019-12-03
1613
2019-10-21
1557
2019-10-17
2195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