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卡羅拉還不如買它,好開耐用油耗低,不到8萬就可拿下!
經常有朋友在師哥的后臺留言提問,說師哥,我最近想買一臺省油省心點的合資緊湊型車,聽朋友說軒逸、卡羅拉不錯,想問下它們值得買嗎?
對于這些朋友所提出的問題,首先我正面回答一下吧,要是站在大眾認可的角度來看,買軒逸、卡羅拉這些熱銷車款當然都是沒什么太大問題的,畢竟從每年好幾十萬輛的出貨量就可見它們不是吃素的主,但是我這里又要給你們潑盆冷水的是,這些車型雖好,可未免少了幾分個性,如果是我給你們來推薦,我一般都是不首先推薦這類車款的。相反,其實有一些小眾品牌的某些車款也是很不錯的。
比如今天師哥想要給你們來推薦的這款鈴木啟悅,它就是一臺涵蓋了卡羅拉、軒逸等車型優點,并且在省油、耐用、可靠性上面甚至做的更好的這么一臺車款。如果你有幸選擇了它,沒關系,你也不用擔心別人會投來異樣的目光,因為你完完全全是花比他們買卡羅拉、軒逸更少的錢而買到了一臺同樣功能性的車,除了品牌知名度低點,剩下的就全是你自己的享受了。再者說了,這款車它的起步也僅需7.89萬,這放在目前來說恐怕是不足以入手一臺軒逸、卡羅拉車型的吧,因此,你為何不看看它呢?
在眾多緊湊型家用轎車當中,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會很難想起鈴木啟悅這款車型,畢竟鈴木本就是小眾品牌,加之在國內與長安合資公司已經解體,所以啟悅這款車的存在感也就更低了。不過,如果單獨拎出產品來看,2014年底便誕生的鈴木啟悅還是相當"能打"的。
外觀上鈴木啟悅的原型為ALIVIO概念車,是的,就是那個曾經發布初期轟動一時的ALIVIO,后來這款車成為了啟悅,消費者卻反而對它更愛答不理,至于原因,可能也跟鈴木在華日漸衰落有關吧。但不得不說,啟悅的外觀放到如今來看也依舊不過時,尤其是車尾那個看似兩個排氣的布局,在當時還真是讓很多人都被它給耍的團團轉,所以在設計上鈴木啟悅的整體用心程度我覺得是要高于當下的軒逸、卡羅拉車型的。
側面給人感覺也是整體偏向于厚重,不算是很驚艷的類型,但細節上就是怎么看怎么得體。尺寸上,啟悅的長寬高分別為4545/1730/1475mm,軸距為2650mm,這樣一個數據放在今天不能算多有優勢,但空間肯定還是夠用了的。
內飾整體造型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了,給人一種比較溫馨的家用車氛圍,低配車型中控也全部是收音機,只有頂配才配備有6.5英寸的中控彩色大屏,這點放到現在確實有些說不過去。不過要解決也好辦,隨便去哪個汽配城,花個幾百塊錢師傅分分鐘給你弄出一塊12寸的大屏出來,因此這點不能算硬傷,只能說車型還是比較老舊了。
另外,別以為啟悅車子老配置就不經看了,反倒不是,它的配置表現的卻是相當豐富的,比如說12萬多的頂配就帶有無鑰匙進入、啟動、ESC、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定速巡航、換擋撥片、倒車影像、導航、自動空調、真皮座椅等等,這些你放在現在的軒逸、卡羅拉車型身上它們能都給你?因此,你需要認識到的是,這臺啟悅的配置是對得起售價的。
此外,啟悅的空間表現和現在的這些軒逸、卡羅拉相比起來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存在,后排可以獲得超過兩拳的腿部以及三指的頭部空間,而且后排還帶獨立的空調出風口,這就真的很為家庭用車需求而考慮了,十分用心。
動力方面,啟悅依然沿用了一臺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可能是自吸最為穩定,所以鈴木一直沒有給它更換。發動機最大功率122馬力,最大扭矩158牛米,傳動匹配5擋手動和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自動擋車型還配有換擋撥片,必須得說鈴木在某些小細節上所花的心思還真是讓人始料未及啊,也著實有效地提升了一點駕駛樂趣,這放在現在的車型上是肯定不多見的。
實際的油耗表現上啟悅也是收獲了滿滿的好評,工信部綜合油耗5.1L/100km,車主實測也只有6.0L-6.4L/100km,由此可見鈴木啟悅是真的省油,難怪稍微懂點車的人都說它好開耐用油耗低,如今買個卡羅拉還不如去買它。從側面也體現出,啟悅這車是真正的實力派。
小結:綜合來看,啟悅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緊湊型車,中庸的外觀設計和溫馨的內飾氛圍也符合大多數普通車主的用車需求,再加上空間不錯、油耗低、質量可靠,對于那些真正務實的消費者來說,花8萬元購買一臺啟悅應付日常上下班代步還是非常綽綽有余的。在這個軒逸、卡羅拉爛大街的今天,如果你選擇了一臺鈴木啟悅,那說明你是真的務實,不知道大家對這臺車是怎么看的呢?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687
2020-03-0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697
2020-12-19
1.72萬
2020-08-03
3127
2020-06-05
1.47萬
2020-06-05
2.12萬
2020-06-03
1.27萬
2020-05-26
9264
2020-05-25
4031
2020-01-04
3320
2019-10-23
1397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