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資25億控盤核心供應鏈,廣汽本田要打響翻身仗?
11月10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將對廣汽本田進行大幅增資,將注冊資本從5.41億美元提升至8.67億美元,增幅達3.26億美元(約合25.44億港元)。這一重大資本運作的背后,是廣汽本田面對銷量持續下滑、新能源轉型受挫的嚴峻形勢所做出的戰略調整。

此次增資與收購東風本田發動機50%股權的交易緊密相連,構成了廣汽本田電動化轉型的關鍵一環。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這場涉及25億元的增資不僅關乎廣汽本田的供應鏈整合,更將決定其能否在激烈的行業變革中實現突圍。
三方增資 全資控股發動機公司
這場資本運作由兩個密切相關的部分組成,展現了廣汽集團在資本布局上的深謀遠慮。根據廣汽集團的公告,廣汽本田將以11.72億元收購東風汽車集團持有的東風本田發動機50%股權,這一價格與評估價值相符,體現了交易的公允性。

隨后,廣汽本田將獲得三方股東的增資,總額高達3.26億美元,使其注冊資本從原來的5.41億美元提升至8.67億美元,增幅超過60%。這場資本運作的精妙之處在于其出資方式的設計——廣汽集團以現金出資11.72億元人民幣,而本田及本田中國則分別以其持有的東風本田發動機40%、10%股權作價出資,通過這種巧妙的安排,既避免了各方直接大額現金支出的壓力,又實現了資產的有效重組。
交易完成后,廣汽集團、本田及本田中國維持了50:40:10的持股比例不變,保持了合資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性,同時實現了廣汽本田對東風本田發動機的100%控股。

對于上半年凈虧損達43.12億元的廣汽集團而言,用11.72億元現金撬動25億級別的供應鏈整合,無疑是一場精打細算的資本運作。有行業資深分析師就指出,這種股權出資的方式在本田中國的合資公司歷史上頗為罕見,它既緩解了各方的現金壓力,又實現了核心資產的重組整合,體現了廣汽集團在資本運作上的創新思維。
通過此次交易,廣汽本田將實現對發動機供應鏈的完全掌控,為后續的電動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作為廣汽本田長期以來重要的發動機供應商,此次被完全納入廣汽本田體系,將徹底改變過往“一個項目、兩家公司”的合作模式,實現從整車到核心動力總成的一體化運營,這種整合對于提升廣汽本田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反應速度和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銷量下滑 電動化轉型受挫
廣汽本田之所以急需推進這場轉型,其近年來持續惡化的市場表現揭示了背后的嚴峻現實。根據最新銷售數據,2025年前10個月,廣汽本田累計銷量僅為25.96萬輛,同比下降26.16%,延續了近年來持續下滑的頹勢。

從全年走勢預測,廣汽本田2025年銷量很可能僅在34萬輛左右,這一數字與其輝煌時期形成鮮明對比——在2020年的巔峰期,廣汽本田曾創下年銷量80.58萬輛的紀錄,如今銷量不足當時的一半,凸顯了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更令人擔憂的是,自2021年以來,廣汽本田銷量已連續四年下滑,且下降幅度呈擴大趨勢,2021年和2022年,廣汽本田銷量分別為78.03萬輛和74.1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17%和4.93%;而2023年和2024年,下滑趨勢更加明顯,分別僅售出64.05萬輛和47.06萬輛,同比下降幅度擴大至13.66%和26.52%。
在電動化轉型方面,廣汽本田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作為廣汽本田電動化轉型的首款戰略產品,P7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被寄予厚望,但市場反應遠低于預期。截至9月份,P7的掛牌銷量僅為1400余輛,月均銷量僅200余輛,這一表現與同價位競爭對手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為提振銷量,廣汽本田不得不在10月開啟全系優惠5萬元的促銷活動,將P7的起售價拉低至14.99萬元,試圖以價換量,但效果仍有待觀察,但戰略上的遲疑已經讓廣汽本田在電動化浪潮中處于被動地位,此次增資和收購可以視為其對過去戰略失誤的修正,但能否扭轉局面仍需市場檢驗。
供應鏈整合 加入行業突圍
面對嚴峻的現實困境,廣汽本田的此次增資與收購,實質上是一場關乎企業未來的供應鏈整合與電動化轉型突圍之舉。
全資控股東風本田發動機后,廣汽本田將實現發動機領域的一體化運營,大幅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與自主性。東風本田發動機絕非普通資產,這家成立于1998年的公司主要從事汽車發動機及零部件制造,是廣汽本田長期以來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

盡管其主要業務傳統上集中在燃油技術領域,但近年業績顯著改善——2024年營收從95.66億元大幅增至178.52億元,從凈虧損2.28億元成功轉為盈利8400萬元,展現了較強的經營改善能力。據獨立估值師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東風本田發動機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值為23.45億元,較賬面值增值3.16億元,增值率15.60%,證明了其資產質量和未來潛力。
此次收購完成后,廣汽本田將能夠減少大量關聯交易,優化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整體運營效率。一位熟悉廣汽集團的行業分析師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東風本田發動機將納入廣汽集團合并報表權益法核算范圍,為集團智能化、電動化轉型提供更堅實的零部件支撐,有助于在行業變革中更好地實現戰略轉型。特別是在混合動力領域,東風本田發動機的技術積累將與廣汽本田的整車制造形成協同效應,為后續混動車型的規模化生產創造條件。”

廣汽集團在公告中也明確表示,此次交易旨在“推動廣汽本田實現發動機領域一體化運營”,從而“提升供應鏈穩定性與自主性,降低關聯交易成本,同時提高對核心零部件生產的管理效率”,這清晰地表明了此次資本運作的戰略意圖。
對于廣汽本田而言,全資控股發動機公司不僅僅是供應鏈的整合,更是其電動化戰略的關鍵一環。未來廣汽本田通過此次整合,不僅能夠降低零部件采購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夠直接掌控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節奏,這對于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縮短產品迭代周期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東風本田發動機的技術積累可以與廣汽本田的整車制造能力形成有效協同,為企業在純電動技術完全成熟前的過渡期提供有力的產品支撐。
結語:
增資已定,收購待續。完成此次資本運作后,廣汽本田將掌控核心零部件供應鏈,獲得電動化轉型的關鍵基石。然而,擺在廣汽本田面前的挑戰依然艱巨——前有特斯拉、比亞迪等領先者的強勢壓制,后有蔚來、小鵬等新勢力企業的緊追不舍,廣汽本田的轉型之路注定不會平坦。
3.26億美元的增資已到位,全資控股的發動機公司即將并入,這一切要素都指向了廣汽本田決心背水一戰的堅定姿態。但是,在資金和資產到位之后,更重要的是企業能否真正把握市場脈搏,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電動化產品,重塑品牌在新能源時代競爭力。廣汽本田的翻身仗,現在才剛剛打響。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5
11-1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59
11-09
90
11-07
135
11-06
48
11-05
92
11-05
118
11-01
2161
11-01
104
10-31
300
10-30
2155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