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會買威馬?
“好事將近,敬請期待”。近日,威馬汽車官方這句模糊的表態,讓這家沉寂多時的車企再度進入大眾視野。

有媒體援引相關知情人士消息稱,威馬或將在本月底召開“關于新車的發布會”。這位知情人士還表示,威馬前述“好事”涉及多方面,包括產品、網絡、供應商等,基本上什么都有。
今年9月6日,威馬發布《致供應商白皮書》。在這份文件中,威馬的投資人深圳翔飛汽車銷售公司詳細地披露了威馬的復產規劃和未來發展。
文件顯示:在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后,深圳翔飛已全面接管威馬旗下四家子公司,并正全力推進溫州基地的EX5和E5車型復產工作。上海、溫州兩地政府也紛紛伸出援手,為項目提供支持。
與此同時,威馬還制定了分三步走的2025年-2030年經營發展規劃。這其中,2025年-2026年是復興階段,目標是今年9月復產EX5和E5車型,確保年產銷1萬輛并爭取實現產銷2萬輛。對應收入預計10億-20億元。另外,為了進一步拓寬收入來源,官方還將引入A00級轎車和小型SUV,合計產量1萬輛。海外布局也同步推進,威馬將依托泰國KD工廠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在此基礎上,官方計劃到2026年實現10萬輛的量產規模。

從規劃來看,威馬的目標逐級提升,顯露了不小的野心。不過,即便威馬復活,消費者是否愿意為其繼續買單,還很難說。
在威馬官博的評論區里,有很多老車主大吐苦水,紛紛希望威馬能夠盡快恢復保障用車體驗,訴求包括但不限于兌換充電樁、恢復車機系統、運營APP。

對于車主吐槽的問題,相關售后人士表示,目前售后還沒完全恢復,但售后團隊已上崗,后續還需要全國建網,系列工作還在繼續推進中。
不光是老車主,有網友對威馬“好事將近”也紛紛發表了看法。有網友稱:“還敢買?不怕再被割一次?”還有網友直言道:“這牌子,應該沒誰還愿意相信了吧?已經廢了。”

不難看出,無論是老車主還是潛在用戶,都對威馬的可靠性存在疑慮。而這,也給威馬的復蘇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另外,從復工復產的兩款車型來看,威馬EX5作為品牌首款量產SUV,雖曾憑借獨特優勢打開市場,但隨著同質化車型不斷涌現,其市場份額正持續被侵占。另一款家用純電轎車威馬E5,主打網約車與私人消費雙市場,然而面對同級車型的輪番競爭,也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當前車市中,SUV與純電家轎市場的競爭本就愈發激烈。比亞迪憑借海洋系列、王朝系列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樂道L90、小鵬MONA M03等新車型又成為市場焦點。在此背景下,威馬若想依靠威馬EX5與E5兩款車型實現2萬輛的產銷目標,壓力不小。

現金流也是一大挑戰。據了解,接盤威馬的深圳翔飛與寶能集團存在股權關聯,而寶能集團自身同樣面臨著債務壓力和經營挑戰。天眼查顯示:截至2025年6月23日,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被執行總金額超過500億元,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被執行金額逾120億元,寶能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被執行金額累計超過320億元;寶能掌門人姚振華被執行金額也超過310億元。這樣的財務狀況,也給威馬的復興增添了不確定性。
更關鍵的是,當前車市競爭愈發白熱化,“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正在進一步加劇。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銷量和利潤都更集中于頭部。而這,對于缺少品牌影響力、產品競爭力以及穩定現金流的威馬來說,旗下產品或難以讓消費者放心選擇。

有輿論指出,威馬溫州工廠尚未恢復生產,新車型時間表模糊,售后體系重建尚無明確路徑。那句“好事將近”更像是對市場的試探。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19
11-0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6
09-11
48
06-20
336
03-10
1205
2024-09-16
839
2023-10-20
1361
2023-10-16
1860
2023-10-14
580
2023-09-16
1387
2022-12-28
5.49萬
202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