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即將收尾,那些二線品牌怎么樣了
最近幾年,自主品牌憑借電動化與智能化優勢不斷沖擊主流消費市場,銷量節節攀升。在這個過程中,多家海外品牌由于電動化轉型緩慢等因素日子并不好過,即便是豪華陣營的BBA,也不復往日強勢地位。至于原本就相對弱勢的二線品牌,生存空間不僅被嚴重擠壓,市場聲量與存在感更是微乎其微。
如今,2025年即將收尾,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二線品牌的現狀。

標致/雪鐵龍
標致和雪鐵龍2個品牌在合資車領域的輩分夠老,但在中國市場卻越來越吃不開。數據顯示:標致和雪鐵龍在華合資公司神龍汽車于2015年銷量達到71萬輛,其中東風標致邁上年銷量40萬輛的巔峰。然而,今年9月,標致和雪鐵龍合計銷量只有2548輛。
有輿論稱,標致雪鐵龍在華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于產品發布未跟上市場節奏、技術老舊、質量“暴雷”、不同車型定價重疊。面對電動化趨勢,由于前任CEO唐唯實的輕資產戰略,導致標致雪鐵龍丟失新能源轉型機遇更加邊緣化。

不過,標致雪鐵龍也制定了向電動化轉型的路線。標致發布“E-LION PROJECT電動計劃”,規劃在2025年實現全系車型100%電動化,2038年達成零碳排放目標,并通過中國市場專屬車型加速計劃落地。目前,神龍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HEDMOS示界“首款車型示界06已經發布多時。然而,三方平臺數據顯示:今年5月-9月,示界06共賣出578輛,平均單月銷量不到120輛。
即便這樣,標致雪鐵龍也并未想過放棄中國市場。今年8月,有媒體報道稱,標致、雪鐵龍全球CEO分別到訪武漢與神龍汽車,實地考察電池與充電基礎設施生態。

雪佛蘭
相比于標致雪鐵龍,上汽通用雪佛蘭的品牌聲量更高一些,但前景更為嚴峻。
三方平臺數據顯示:2025年1-9月,雪佛蘭的總銷量已經不足1萬輛,支柱科魯澤的銷量占比69%。要知道,雪佛蘭的銷量在巔峰時期一度接近10萬輛。如今,其從如日中天到了退場邊緣。

目前,雪佛蘭只有暢巡、探界者EV以及探界者Plus三款電動化車型,而且前兩款車型還停留在2023款。反觀同屬上汽通用陣營的別克和凱迪拉克,當前均布局了純電和插混車型。其中,別克不僅向市場投放了別克E5、微藍6、別克GL8新能源,還發布了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車型至境L7已經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至境世家也即將推出。除IQ傲歌、銳歌外,凱迪拉克的旗艦純電轎車Celestiq和全尺寸SUV Escalade IQ已在計劃當中。
不難看出,盡管雪佛蘭有純電產品,但數量遠不如別克和凱迪拉克。但話又說回來,官方曾多次辟謠不會放棄雪佛蘭,若真如此,雪佛蘭后續也會有電動化產品問世,只是目前還沒有消息透露。

現代
曾幾何時,北京現代也有過“韓系車王”的美稱。而現如今,其在華已經淪為了一個二線品牌。
自2017年起,北京現代銷量從巔峰時期的114萬輛,連年下滑至2024年的15.4萬輛,市場份額從3.8%萎縮至不足1%。過去9個月,三方平臺數據顯示:北京現代累計銷量8.7萬輛,同比下滑了27.4%。其中,伊蘭特累計銷量4.4萬輛,途勝、庫斯圖、索納塔銷量不足1.5萬輛。

在電動化潮流席卷市場的當下,北京現代電動化轉型緩慢一直飽受市場詬病。過去幾年來,北京現代相繼砍掉了伊蘭特EV、領動插電混動、索納塔插電混動等電動化產品。原定于2023年引入的IONIQ品牌首款車型,直至去年8月末才正式上市。電動化節奏緩慢的同時,北京現代的工廠陸續被關停、出售,員工也在分批次被裁減。
近日,北京現代官宣旗下首款純電平臺SUV“EO羿歐”將于10月29日正式上市,新車定位“新質力純電SUV”,目前預售價格區間在13萬-15萬元。北京現代的電動車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但其市場前景仍然是個未知數。要知道,當下的中國車市品牌多、車型多、產品迭代速度快,同時價格也足夠香,各大車企之間競爭十分激烈。還要看到,在合資品牌電動車被戲稱為“雜牌”的情況下,北京現代的品牌聲量更弱,“EO羿歐”是否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馬自達
提到在國內市場跌落神壇的汽車品牌,馬自達絕對有一席之地。
自2019年以來,長安馬自達的銷量一直呈現下滑趨勢。2021年到2023年,長安馬自達的銷量經歷了三連跌。到2023年,長安馬自達的銷量只剩下8.9萬輛。2024年,長安馬自達銷量滑落至7.6萬輛。2025年前9個月,長安馬自達的銷量延續了下滑趨勢跌到了5.4萬輛。

從銷量結構來看,如今支撐長安馬自達銷量的是馬自達CX-5、馬自達EZ-6、馬自達3昂克賽拉。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三款車型今年平均單月銷量也只賣出了不到2500輛。
近期,定位中型SUV的馬自達EZ-60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11.99萬-16.09萬元,9月26日-10月27日銷量3317輛。由于該車開售不久,市場表現究竟如何還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根據長安馬自達的規劃,未來3-4年,投資近100億元推出4款產品,預期實現30萬輛,新能源車型銷售占比將達到90%。其中,其將于2026年推出NEW SUV、NEW CAR。
屆時,兩款新車有望進一步提升銷量。

總結
在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沖擊下,燃油車市場份額逐步收縮,越來越多的傳統汽車品牌華銷量開始出現下滑。尤其是那些存在感原本存在感就相對弱勢的二線品牌,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為了扭轉現狀,標致/雪鐵龍、現代、馬自達積極適應中國市場趨勢,計劃發布新車型來重新搶占市場份額。相反的是,盡管官方多次揚言不放棄雪佛蘭,但其布局電動化的態度更加保守。而這些二線品牌能否憑借新產品跟上市場走勢,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其未來的市場處境。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48
10-2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3
11-01
148
11-01
37
09-28
60
09-26
94
09-26
59
09-25
63
09-24
76
09-24
11
09-24
2040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