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的MPV矩陣,才是魏牌最大的底氣
9月份國內新能源MPV市場銷量榜上,一個新面孔坐上了冠軍交椅——魏牌高山。說它新,因為這是它首次觸碰到銷冠,盡管高山已經在新能源MPV市場征戰兩年,只不過,它真正發力是今年5月新款推出之后,五個月不到,高山8和高山9猶如開掛一般,訂單超過4萬,交付量超過3萬臺,迅速躋身新能源MPV市場第一陣營,并在9月成功登頂。

高山8和高山9的成功,直接帶動魏牌9月份銷量過萬——對于魏牌而言,上次單月銷量達到五位數,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那種陌生的熟悉感,相信魏牌上下都不想再次錯過,而對于魏牌新任CEO馮復之來說,高山車系這幾個月的表現,無疑大大增強了其將這個品牌帶回巔峰的信心。
于是,帶著期待,高山家族最后一塊拼圖高山7來了,以28.58萬元的價格,目標直指30萬元內高端豪華MPV價值標桿。

尺寸小了,乘坐依然寬裕
作為高山家族的新成員,高山7身價最親民,比高山8低了2.4萬元,正式售價比之前的預售價下調了4千元。按照圈內慣有操作,這類新款一般就是所謂的低配版,即在配置方面下功夫,以達到降低門檻的目的。
可高山7沒有走尋常路,因為它在配置上跟高山8非常接近,僅僅少了四項:副駕按摩功能、第二排零重力座椅、第三排電動調節,以及面部識別功能,其他的一模一樣——稍微了解車的人大概都能看出,這筆賬算不過來,因為就那幾樣配置怎么也湊不齊2.4萬元的價差,其中最值錢的零重力座椅,購車時花8000元就能加裝。

的確,高山7低門檻的關鍵并非配置,而在于尺寸調整,跟高山8相比,其車身長度短了23厘米,軸距短了6厘米。當然,如此一來大家都會擔心,那車內空間是不是不夠用了?畢竟,MPV的精華就在于空間。
起初筆者也有這種擔憂,但上市當天試駕體驗之后,便徹底打消了疑慮,因為即便是坐到第三排,你也很難感受到尺寸變化帶來的影響,就更不用說第二排了。其秘訣,就在于二三排座椅共軌設計,通過長達1.84米的軌道,第二排和第三排乘員都能獲得充裕的腿部空間。為此,筆者特意坐進第三排親自感受了下,在第二排輕松蹺二郎腿的情況下,第三排膝部還有兩拳的余量——事實上,高山7憑借5050mm的車身長度,3085mm的軸距,帶來了61.1%的同級最高軸長比,以及3468mm同級最長有效車內空間。

很長時間以來,5米級高端豪華MPV之中,豐田埃爾法屬于標桿級的存在,但它在乘員艙空間表現方面,已經被高山7全方位壓制,尤其車身寬度,兩者差距竟然高達110mm,這直接影響到車內橫向寬裕度,高山7第二排肘部活動空間高達1608mm,連第三排都有1590mm,均為同級之最。

不可避免的是,限于車身長度,常規狀態下高山7行李艙確實變小了,跟高山8相比縮水了202升。只不過,這對日常家庭用車場景來說不算什么大問題,因為,即便是7人舒適乘坐,其行李艙也能容納7個20寸行李箱或組合(如1個28寸+1個24寸+2個20寸),何況,它采用風琴式設計,最大載物容積可拓展至1725升,且第三排座椅在收起坐墊時向前調節行程可達735mm,靈活性極高。

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既然高山8和高山9已經賣得很好了,為啥還要出個尺寸更小的高山7?
5米級MPV,家用剛剛好
長期以來,國內主流高端MPV的代表就是別克GL8,進入新能源時代以后,騰勢D9、嵐圖夢想家等新面孔憑借智能體驗和節能優勢,也漸漸成為市場主流,但無論哪款車都沒有解決以下核心痛點:大尺寸帶來的操控不便,以及停車難。何況,在30萬元以內市場上,根本沒有兼顧輔助駕駛、動力性能與豪華配置的選擇。

尺寸更小的高山7正是為了解決這些消費痛點而來。
市場主流的5.2米級MPV,其轉彎半徑通常在6米左右(比如騰勢D9為5.95米),開起來難免笨拙,這在城市狹窄道路上調頭時格外明顯。而高山7最小轉彎半徑只有5.6米,甚至比很多B級車還小(比如奧迪A4L為5.9米,凱美瑞為5.7米),轉彎非常靈活。

在試駕中,高山7無論轉彎還是調頭,都讓人覺得很暢快,城市里隔一條車道調頭基本無壓力,讓你很難跟一輛5米級的MPV聯系起來,之所以如此,就在于高山全系標配了靈動轉向技術——其原理是通過制動和控制車輪扭矩,以縮小轉彎半徑。要知道,同樣是車長5米級的MPV,埃爾法的轉彎半徑可是5.9米,大大超過高山7,已經看齊車長超過5.4米的高山9。

至于停車這樣的高頻場景,5米長的車帶給新手的壓力,自然是比5.2米那種級別小多了。畢竟,5米長的BBA滿大街都是,換一輛同樣長度的高山7,絲毫不會有啥不適應,何況它轉彎半徑小,在某些狹窄的停車場還能少打幾把方向。
更不用說,高山7還是30萬元內唯一提供四驅、唯一標配激光雷達的MPV,這在滿足時下家用多場景需求方面,的確很容易吸引目光。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電四驅,高山7零百加速只需5.7秒,而埃爾法要8.3秒,如此犀利的動力性能,相信對年輕消費群體而言很容易做出選擇。而激光雷達對智能輔助駕駛的意義,筆者已經無需多言,且魏牌為高山家族匹配的銷售政策是NOA功能(包括高速及城市NOA)終身免費使用。

其實,高山7在配置方面的誠意還不止于此,因為不同于對手拿配置做文章,整個高山車系在配置方面的差異非常小,尤其高山7跟高山8之間,除了座椅和尺寸,其他方面完全一樣,不但“彩電冰箱”一個不落,連車內紫外線殺菌、遮陽簾之類的細節都是,真正做到入門即滿配,這對“既要又要還要”的年輕用戶而言,無疑就是最有誠意的敲門磚。
跟三倍身價的埃爾法相比,高山7的這份誠意已經可以用“奢侈”來形容——正如上市發布會上馮復之所說:“高山7的豪華配置是埃爾法的5倍!”

駕值觀
當然了,如果非要給高山7挑挑刺,恐怕也就是座椅了,因為它副駕取消了按摩功能,第二排零重力座椅沒了,第三排電動調節沒了,即便是后期選裝,能彌補的就只有第二排零重力座椅,代價就是8000塊——如果是筆者,還是愿意花這筆錢的,因為廠家額外提供了5000元抵8000元購車尾款的現金膨脹禮,以及最高1.2萬元的置換補貼。
剛剛過去的9月份,高山8和高山9兩款車為魏牌贏得了銷冠,如今更具性價比和實用性的高山7加入,其對30萬元級高端豪華MPV市場的影響力勢必進一步滲透到年輕小家庭群體,甚至有望打破別克GL8依靠陸尊、陸尚,以及燃油車與PHEV多線并進的傳統格局。
對于走直營渠道的魏牌而言,在坦克品牌全面退出之后,如今全靠高山撐起大局,以9月份8560輛單月交付量為新起點,月銷過萬的“小目標”年內就值得期待,而在高山最強MPV家族帶領之下,魏牌何時重回月銷2W+的巔峰狀態,避免品牌過于依賴單一車型,才是馮復之要迎接的最大考驗。在這方面,騰勢是一個值得參照的對象,D9在細分市場很有話語權,但其他車型暫時還都沒有真正進入狀態。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221
10-2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18萬
11-07
2049
11-03
54
11-01
155
10-30
2094
10-27
84
10-27
77
10-27
1873
10-25
2486
10-25
1537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