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懸念引發熱議:鄭州日產99萬的皮卡,是起點還是終點?
“99萬買輛皮卡?鄭州日產這是要捅破高端市場的天花板?”10月16日,鄭州日產Frontier Pro雙子星的定價一出,車圈和戶外圈瞬間炸開了鍋。在多數國產高端皮卡還扎堆在20-30萬元區間的2025 年,這個近乎“斷層式”的定價,不僅打破了市場慣性認知,更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懸念:99萬,究竟是中國高端皮卡的價值起點,還是鄭州日產的策略性終點?

要理解這場定價爭議,得先看懂當下皮卡市場的“冰火兩重天”。2025年數據顯示,國內皮卡市場整體規模縮減15%,但高端細分市場卻在逆勢增長——家庭用戶占比已突破50%,超10%用戶將皮卡用于越野露營等休閑場景,消費者早已不滿足于“拉貨工具”的原始定位。可矛盾的是,新能源皮卡滲透率不足5%,續航焦慮、野外補能難等痛點,成了高端用戶的“心頭刺”。鄭州日產恰恰選在這個節點,拋出了帶著“中國研發、全球出口”標簽的雙子星。

能撐起99萬定價討論的,首先是硬到骨子里的產品實力。燃油版搭載的第三代M9T柴油發動機,配上采埃孚8AT變速箱,500N·m的扭矩能輕松拖動3.2噸房車進藏,8.1L/100km的油耗又比同級車型低了近15%,完美契合長途穿越的需求。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PHEV版,全球首款超豪華插混皮卡的身份可不是噱頭——6kW智能放電系統堪稱 “露營神器”,能直接驅動電煮鍋、投影儀甚至專業攝影設備,徹底解決了戶外用電的老大難問題,這正是當下精致露營熱潮里最剛需的配置。


豪華感的營造上,這款車徹底顛覆了皮卡的“糙漢形象”。V-Motion前臉搭配貫穿式尾燈,把“硬核科技美學”具象化;座艙里14.6英寸中控大屏配法國勁浪音響,說是“移動頭等艙”毫不夸張。最貼心的是后排設計,90°開門加上三擋可調靠背,185cm的壯漢坐進去也能蹺起二郎腿,這在以往的皮卡里簡直不敢想。安全方面更是下了血本:70%以上高強鋼車身、97%高強鋼車架,經住了全球300萬公里的耐久測試;PHEV版的四維電池安全體系,直接對標C-NCAP五星標準,給戶外探險吃足了定心丸。

但爭議點恰恰在于,99萬究竟對應哪款車?官方至今沒說這是燃油版還是PHEV版的價格,這種 “懸念式發布” 直接點燃了行業討論。熟悉鄭州日產的人都知道,其Z9皮卡曾靠“基礎版+性能版+限量版”的梯度定價打開市場,價差高達13萬元。照這個邏輯推演,99萬大概率是PHEV頂配版的價格,燃油版起售價很可能下探到85萬-90萬元區間。

更關鍵的是“中國造、全球賣”的成本優勢。參考比亞迪、長城等品牌的出口規律,國內生產能比海外工廠節省15%-20%的成本,而Frontier Pro作為日產首款中國主導研發的全球車型,顯然握著這份紅利。有經銷商透露,結合后續可能推出的 “首發版” 和置換補貼、金融貼息等政策,實際入手價或許還能再降5%-8%。這意味著,99萬更像鄭州日產亮出的“價值標桿”,而非普通消費者的準入門檻。

這場定價博弈的背后,是中國皮卡產業的身份躍遷。過去外資品牌牢牢掌握高端皮卡的研發話語權,而Frontier Pro直接打破了這個格局——依托日產90余年皮卡基因和東風新能源技術,實現了“中方創新、全球共享”的逆轉。恰逢兩會提案推動皮卡取消15年強制報廢、納入乘用車管理,政策東風正起,鄭州日產這步棋,既是卡位高端市場,更是為中國皮卡叩開全球價值鏈頂端的大門。

如今距離10月底的預售僅剩半個月,99萬的懸念還在發酵。有人說這是大膽的市場試探,有人認為是產業升級的必然。但無論如何,這款車已經改寫了游戲規則:高端皮卡的價值,不再只看載重和通過性,而是技術、場景與全球視野的綜合比拼。

99萬是起點還是終點?答案或許藏在消費者的選擇里。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皮卡從“工具車”到“全球豪華出行伙伴”的革命,已經正式啟程,而這場革命的終極目標,是讓“中國智造”成為全球皮卡市場的新標桿。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1
10-19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1
11-08
66.24萬
11-07
1763
10-31
173
10-28
1637
10-25
1843
10-20
1680
10-20
68
10-20
142
10-19
157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