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銷量冷!三款合資新能源車為何邊緣掙扎?
在中國新能源戰場,一場殘酷的“冰與火之歌”正在上演。一邊是自主品牌與新勢力的熱火朝天,另一邊,則是諸多合資新能源車型的徹骨嚴寒。比如東風本田靈悉L、別克微藍6、雪佛蘭暢巡便是深陷“寒潮”的代表,其中,東風本田靈悉L在今年9月銷量僅為170輛,別克微藍6在2025年1-9月累計銷量也才4211輛,而上汽通用雪佛蘭暢巡更慘,2025年1-9月累計銷量也僅有83輛,這樣的市場表現與當前新能源車的火爆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當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不斷蠶食燃油車份額時,這些昔日的市場巨頭們,卻在轉型路上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泥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合資新能源車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為何無法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東風本田靈悉L
指導價:12.98萬元
作為一款由東風本田精心打造的車型,靈悉L自2024年9月上市后的市場表現始終非常低迷。數據顯示,靈悉L的月銷量長期在幾十至百余輛徘徊,上市首月(9月)銷量僅為168輛,進入2025年后,銷量情況并未好轉,月銷量曾低至25輛,銷量最好的月份也僅賣出514輛,而2025年1-9月份累計銷量才1508輛,其中9月份僅有170輛,市場存在感極低。這樣的銷量成績對于一款被寄予厚望的全新車型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靈悉L銷量慘淡是其定價策略、產品力、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定價方面,上市時官方指導價為12.98萬元,直接進入了國產新能源汽車競爭最激烈的價格區間。與同價位的競爭對手比如小鵬MONA M03、比亞迪元PLUS、深藍SL03等一眾強敵相比,在空間、續航和智能化配置上均處于下風。由于市場表現不佳,靈悉L在上市后不久便出現了大幅度的價格下調,優惠幅度一度達到5萬元,起售價降至7.98萬元。這種“高開低走”的定價策略,雖然短期內可能刺激銷量,但嚴重傷害了早期購車用戶的情感,并對品牌價值和保值率造成了長期負面影響。

產品力方面也與當前主流消費者的期待出現了脫節。比如智能化配置明顯落后于市場主流。靈悉L雖然配備了電子外后視鏡和五聯屏設計,但實際體驗被指屏幕黑邊寬大、亮屏后顯得廉價,科技感營造并不到位,再加上在更核心的智能駕駛方面,僅搭載了L2級輔助駕駛系統,無法滿足用戶對“真智能”的期待。此外,靈悉L被廣泛質疑采用“油改電”平臺,這導致其車身長度達到4830mm的中型車標準,但軸距僅為2731mm,與本田旗下緊湊型燃油車凌派軸距幾乎一致,“得房率”低,空間表現與消費者預期存在較大差距。

動力方面,搭載最大功率218馬力的前置電機,配備59.22kWh的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520公里。與同價位國產電動車相比,靈悉L在續航、充電速度等方面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更讓人詬病的是,靈悉L后懸架采用了扭力梁非獨立懸架,這在同級別車型中實屬罕見。再加上“靈悉”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在市場上幾乎沒有認知度和口碑積累。盡管背后有東風本田,但傳統合資品牌的背景在新能源領域已不再是金字招牌,而且在本田全球電動化戰略中,資源可能更多地向更新的“燁”品牌傾斜,這使得靈悉L的未來發展,包括能否獲得持續的技術迭代和營銷支持,都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讓潛在消費者更加猶豫。
上汽通用別克微藍6
指導價:11.28-16.89萬元
微藍6是上汽通用別克旗下的緊湊型純電動車,最早于2019年推出,當時的購入門檻在20萬元以上。目前在售車型為2024款,最高優惠幅度達到了驚人的7.8萬元,最低起售價格僅為8.78萬元。然而,即便降幅如此之大,銷量表現并未因此而有所改觀。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微藍6的累計銷量才4211輛,其中9月份為244輛。反觀比亞迪秦PLUS、小鵬MONA M03,光在今年9月的銷量就分別達到了39132輛、14424輛,微藍6的累計銷量甚至趕不上同級車型月銷量的零頭。

如果從產品實力上看,作為一款合資車型,微藍6在合資電動車當中表現還是不錯的。外觀方面,整體風格偏向運動和年輕化。封閉式前臉搭配犀利的LED大燈組,顯得極富動感。車身線條流暢優雅,腰線設計上揚,更增添了幾分運動氣息。其長寬高分別為4673(4650)/1817/1519 mm,軸距為2660mm。內飾方面,全系標配10英寸液晶儀表和10英寸懸浮式中控屏,支持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手機互聯映射功能。方向盤采用塑料材質,雖然手感一般,但操作靈活,同時支持手動上下調節。座椅選用仿皮材質,主駕駛座椅支持前后調節、靠背調節以及2向高低調節,而副駕駛座椅則支持前后調節和靠背調節。

動力方面,采用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可達130kW,最大扭矩265N·m,0-50km/h加速用時僅需3秒,CLTC工況百公里電耗低至12.5kW·h。同時,還提供輕、中、強三檔能量回收強度選擇,并擁有普通、運動和單踏板三種駕駛模式。續航里程方面,在CLTC工況下,最高續航里程達到450km,完全能夠滿足城市用戶一周一充的出行需求。此外,電池組在常溫下最快30分鐘即可將電量從30%充至80%,極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從價格層面看,微藍6在合資純電緊湊型轎車里算是很親民,而且這樣的配置也比較有誠意。

然而,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眾多車企紛紛涌入這一領域,市場上不僅有眾多傳統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型,還有理想、小鵬等新興勢力,這些車型在外觀設計、智能化配置、續航里程以及充電便利性等方面都不斷推陳出新,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比如在性價比方面,小鵬MONA M03不遜色于微藍6,而在品牌影響力上,比亞迪秦PLUS和吉利銀河E5則擁有更廣泛的受眾基礎。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國產車型在智能化水平上遠超別克微藍6。在這種情況下,別克微藍6若想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上汽通用雪佛蘭暢巡
指導價:18.29-19.79萬元
暢巡作為一款合資純電緊湊型轎車,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存在感非常微弱。數據顯示,自2020年上市以來,暢巡的最高月銷量是2022年12月份的1061輛,此后銷量便持續低迷。2023年全年銷量僅為5854輛,月均銷量不足490輛,這個銷量數據,還不及一些熱門車型的單月銷量。進入2024年,情況并未好轉,全年累計銷量僅753輛,月均銷量只剩下兩位數。而到2025年1-9月累計銷量更是降至區區83輛,月均銷量只有個位數。從2023年每月尚能賣出數百臺,到2025年9月僅售出12輛,這種斷崖式的下跌表明其已徹底失去市場關注,步入惡性循環。

面對車輛滯銷的困境,雪佛蘭在產品改進方面的表現也差強人意,未能積極主動地采取有效措施對產品進行優化和升級,給外界營造出一種消極懈怠、得過且過的“擺爛”印象。更令人費解的是,在月銷量僅五百多輛的時候,官方還曾宣布漲價1.26萬元,調整后價格為18.29-19.79萬元,且并未伴隨配置的顯著提升,進一步動搖了潛在消費者的購買信心。這個價格區間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之一,直面比亞迪秦PLUS EV、零跑B01、銀河A7等強勁對手。這些競品在性能數據與暢巡旗鼓相當的同時,或在空間、或在配置、或在品牌認可度上更具優勢,使得產品力本就不突出的暢巡難以突圍。

產品力方面,暢巡與當前市場主流電動車存在明顯代差。盡管雪佛蘭暢巡基于通用汽車全新電動車架構正向開發,但其整體設計和體驗讓部分消費者感覺缺乏新意。其內飾基本沿用了雪佛蘭燃油車的設計,缺乏新能源車型應有的科技感和創新設計。車機系統功能相對有限,操作流暢度和功能豐富度已落后于同價位的國產競品。雖然標配了倒車影像、定速巡航等基礎配置,但在更高階的智能駕駛輔助、更舒適便捷的配置方面,與當時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汽車相比,顯得誠意不足。同時,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其2660mm的軸距不占優勢,影響了內部空間表現。

除了產品力問題,品牌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雪佛蘭品牌在燃油車時代積累的認知,未能有效轉化為新能源領域的信任。相比之下,比亞迪、特斯拉等品牌已通過技術和營銷,將“新能源”與自己相綁定。作為雪佛蘭在中國市場推出的首款純電動車型,暢巡上市后,市場上幾乎聽不到它的聲音,大部分消費者甚至不知道雪佛蘭有這款純電動車。在當前這個極度內卷的市場中,暢巡最終敗給了過時的產品定義、混亂的價格策略、乏力的品牌營銷以及兇猛的競爭對手。
車叔總結
如果你手握15萬元預算,想購買一輛純電車,你的候選清單里會出現東風本田靈悉L、別克微藍6或雪佛蘭暢巡嗎?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這恰恰揭示了這些車型面臨的核心困境,它們不僅在銷量上慘淡,更在消費者心智中徹底失聲。它們的困境,并非個例,而是映射出傳統合資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中普遍存在的定價失準、產品力滯后與品牌光環消退的系統性危機。對于那些仍在新能源市場中掙扎的合資品牌,要么放下身段,在價格和配置上拿出真正的誠意;要么全力投入,在技術或體驗上構建獨特優勢,才有可能贏得一席之地。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232
10-1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85
10-22
83
06-11
93
05-26
171
04-21
3516
2024-12-23
1984
2024-12-17
600
2024-11-05
529
2024-10-14
1564
2024-10-14
2833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