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民企下場造車?攪局外賣后,劉強東進軍新能源
新能源車真是個香餑餑,風口上誰都想吃一口。近日,連續四年穩居中國最大民營企業的巨頭——京東,也正式宣布下場造車。
攪局外賣行業之后,劉強東又要沖擊新能源汽車嗎?

1. 中國最大民營企業
提起中國最大民營企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華為、騰訊,或者阿里巴巴、比亞迪。
實際上這些都是錯誤答案,中國最大民企是京東,這確實有點出人意料。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騰訊2024年營收6602億元,只排在第六位。
比亞迪營收7771億元,位居第五名;華為8620億元,排在第四名;恒力集團8715億元,位居第三名;阿里巴巴9817億元,高居第二名。

而京東2024年營收高達11588億元,是唯一營收破萬億的民企,高居排行榜首位,堪稱中國最大民營企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已經是京東連續第四年穩居中國最大民企寶座。
當然從納稅額來看,騰訊591.87億元位列第一,京東只有164.85億元。兩個原因:
第一,京東重資產運營模式,自己搞物流、建設倉庫,投入很大;第二,對員工投入高。京東員工數量超90萬人,其中繳納五險一金的全職騎手就有15萬人。

2. 京東宣布下場造車
今年年初,京東外賣正式上線,劉強東強勢殺入外賣行業。
他宣布為全職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促使行業老大美團也宣布,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
接著,京東官宣承擔外賣騎手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美團也宣布要為騎手補貼50%的養老保險。
劉強東用京東外賣,不僅極大地沖擊了外賣行業,打破了美團、餓了么的壟斷,而且還為廣大騎手們謀了福利,這是值得肯定的。

近日,京東又爆出一個重磅新聞。10月14日,京東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將在2025年京東11.11期間,聯合廣汽集團和寧德時代,共同推出一款“神秘國民好車”。
消息很突然,但京東可不是隨便畫餅,已經官宣了新車具體發售時間表。
本月底,這款新車將開啟內測版、大眾版試駕活動,11.11期間新車將正式官宣發布。
該消息引發業界關于“京東下場造車”的廣泛猜測,難道劉強東繼攪局外賣行業之后,又要強勢殺入新能源汽車賽道嗎?

3. 劉強東的造車布局
按照京東、廣汽等方面的回復,這款新車是由三方聯合推出。
其中,京東主要提供用戶消費洞察和獨家銷售,不涉及研發和制造環節;廣汽負責研發制造,寧德時代負責提供電池技術以及換電生態。
換而言之,新車的品牌是廣汽埃安的,京東只是作為一個銷售渠道而已,廣汽埃安經銷商負責交付,寧德時代提供關鍵零部件電池。
這是一款發揮三家各自優勢的新車,形成了從生產到銷售,再到售后服務的完整閉環。

這也并非京東首次這么干,2021年京東攜天際汽車推出ME5 PLUS,上線京東平臺銷售。但隨著天際汽車倒下,也就不了了之。
當然這一次的廣汽和寧德時代,比天際汽車靠譜太多了。但是能不能成功,也還是未知數。事實已經很清楚,京東更像是一個賣車的“渠道商”,而非汽車制造商。
盡管傳言京東下場造車不完全準確,但京東此前確有造車,只不過不是乘用車,而是商用車。
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物流車、“獨狼”系列無人車、“VAN”系列無人輕卡,已進入實際應用和規模化部署階段。

事實上,劉強東很早就涉及汽車行業。2015年,他以個人身份投資了蔚來,還和王健林一起陪董明珠投資銀隆新能源。
2018年京東上線整車交易平臺,2021年成立汽車事業部;2022年“京車會”升級為“京東養車”,覆蓋汽車配件銷售與線下維保。
在汽車行業,京東主要布局的是渠道銷售和汽車后市場,圍繞車主“買-配-養-用-換”的全生命周期,搭建完整汽車生態鏈。
劉強東以不親自下場造車的方式,進軍并深度布局了汽車行業。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903
10-1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043
2023-06-11
839
2023-04-04
690
2023-04-03
3575
2023-02-24
894
2023-02-09
665
2023-02-01
890
2022-12-19
591
2022-11-29
3125
2022-10-27
1693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