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RT煥新上市:智能舒適升級背后,是誠意還是堆料?
2025年9月,廣汽埃安RT以“用最好的電池,做最長的續航,給最全的配置”為口號高調上市,補貼后8.58萬元的起售價搭配寧德時代神行電池、650km續航、L2++級智駕等配置,看似誠意滿滿。然而,在智能、舒適、安全三大核心領域的升級背后,這款車是否真正解決了家庭用戶痛點?與同級競品相比,其競爭力究竟幾何?

智能配置:功能全面,實用性存疑
埃安RT煥新款全系搭載ADiGO6.0智能座艙,14.6英寸中控屏支持華為HiCar4.0手車互聯,頂配車型更配備22個傳感器和地平線J6E智駕芯片,實現高速領航輔助和全場景智能泊車。表面看,其智能化水平已達到同級領先。但深入分析,部分功能存在“為堆料而堆料”的嫌疑。此外,540°全景影像和雙Type-C快充接口等配置雖提升便利性,但同級競品如比亞迪秦PLUS EV、小鵬MONA M03早已普及類似功能,埃安RT的差異化優勢并不明顯。

更關鍵的是,智能座艙的交互邏輯仍需優化。盡管“一鏡到底”3D場景跳轉設計新穎,但實際使用中,復雜菜單層級和語音識別延遲可能影響用戶體驗。相比之下,競品車型通過簡化操作流程和提升響應速度,已形成更成熟的智能生態。
舒適體驗:配置滿滿,細節待打磨
舒適性配置同樣陷入“冗余陷阱”。雙電動遮陽簾、前排座椅通風加熱、50W無線快充等配置雖顯豪華,但對家庭用戶而言,后排空間優化、座椅人體工學設計等基礎體驗的提升更為關鍵。埃安RT雖以B級車體量(軸距2775mm)和940mm后排頭部空間為賣點,但實際乘坐中,1.85米乘客的腿部空間仍顯局促,與競品車型相比并無明顯優勢。此外,雙天窗設計雖提升采光,但隔熱性能一般,夏季高溫環境下可能影響車內舒適度。


另外在其他細節配置上,埃安RT的無線充電功率為50W,而競品車型已支持67W快充;電動尾門雖為全系標配,但開啟速度較慢。這些“差一點”的體驗,可能成為用戶決策時的減分項。
安全性能:電池質保領先,技術同質化
埃安RT全系標配寧德時代神行電池,并推出“電池整包終身質保+用戶直聯服務”,直接對標競品8年/16萬公里的質保政策。彈匣電池2.0技術通過槍擊不起火測試,安全性確實領先。但需注意,競品車型如比亞迪秦PLUS EV的刀片電池同樣通過嚴苛測試,且市場口碑穩定。

在主動安全方面,埃安RT搭載L2+級智駕系統,支持盲區監測、開門預警等功能。但同級車型中,小鵬MONA M03已實現城市NGP功能,而埃安RT的高速領航輔助在復雜路況下的應對能力仍需驗證。此外,其扭力梁后懸掛在過彎時側傾明顯,操控穩定性與競品的多連桿獨立懸掛存在差距。
競爭力分析:同級市場的“內卷”困局,品牌溢價不足
在10-15萬元純電家轎市場,埃安RT的對手不僅是比亞迪秦PLUS EV、小鵬MONA M03等老牌勁旅,還有五菱星光、吉利銀河E5等新勢力車型。雖然埃安RT補貼后8.58萬元的起售價,確實低于小鵬MONA M03(11.98萬元起)和比亞迪秦PLUS EV(10.98萬元起)。但低價策略背后,能否帶來銷量的提升還有待驗證。廣汽埃安雖背靠傳統大廠,但在新能源市場的認知度仍不及比亞迪、吉利等頭部品牌。
從產品力看,埃安RT的650km續航和碳化硅電驅技術具有優勢,但競品車型通過優化電耗和充電效率,已能實現類似續航表現。例如,秦PLUS EV的百公里電耗為12.5kWh,與埃安RT的11.9kWh差距不大,且前者充電網絡覆蓋更廣。

此外,埃安RT的頂配車型雖配備激光雷達選裝,但同級車型中,小鵬MONA M03已將高階智駕功能下放至中配版本,性價比更高。對于預算有限的家庭用戶而言,埃安RT的配置雖豐富,但部分功能的使用頻率較低,實際價值可能被高估。
結語:堆料之外,更需精準洞察需求
埃安RT的煥新上市,展現了廣汽埃安對純電家轎市場的野心。其通過堆砌配置和低價策略,試圖在同質化競爭中突圍。但家庭用戶的核心需求,是可靠、省心和長期使用成本低。若僅靠參數對比和功能羅列,而忽視用戶體驗的細節打磨,即便配置再豐富,也難以真正贏得市場。

對于消費者而言,埃安RT是一款“水桶型”家轎,無明顯短板但缺乏亮點。若追求極致性價比和基礎功能滿足,它值得考慮;但若期待技術領先或品牌溢價,或許還需觀望。畢竟,在新能源市場,真正的競爭力不在于配置表有多長,而在于能否精準解決用戶的痛點。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56
10-0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58
11-07
63
11-04
78
11-04
45
11-04
74
11-01
70
10-30
121
10-29
70
10-27
208
10-25
80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