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坦克500的美學敘事:讓東方美學 “跑” 向世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翻開史冊,河西走廊風云際會,敦煌盛時氣象萬千。
從《又見敦煌》實景演出的出圈,到敦煌文創成為爆款,這座沉淀了千年文明的絲路重鎮,正以全新的姿態走進當代生活,為各個領域的創新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文化養分,其中也包括汽車行業,以車轍所往,丈量千年文明,以步履所至,鐫刻文明印記。

在汽車行業亟待從 “參數比拼” 轉向 “價值輸出” 的當下,長城汽車通過一場與敦煌文化的深度對話,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端化破局提供了新思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攜團隊在鳴沙山月牙泉開啟 “致敬敦煌文化” 直播,從莫高窟壁畫的千年石綠到漢長城的磚石精神,全新坦克500以當代視角致敬文明圖景,展現中國文化自信的最佳表達,開啟下一個越野時代。

外觀設計:傳承中國古建筑美學的風骨與氣節
全新坦克500的外觀設計堪稱中式建筑美學的行走教科書,采用“中式新豪華”設計理念結合皇家建筑的禮制,營造 “中正大氣” 的平衡與開闊。“舉折中網”設計靈感來自于中國古代建筑的舉折坡屋頂,四根鍍鉻飾條,平直橫貫左右,底部飾條向兩側延伸承托前大燈,再現了 “飛檐翹角” 的靈動姿態,橫向的視覺張力帶來開闊舒展的氣度。

大燈內部橫縱交織的結構,則借鑒了古建筑承重核心 “斗拱” 力學。“承天腰線” 是整車外觀的點睛之筆,既強化了力量感,又通過曲面優化降低風阻,詮釋了 “功能與美學共生” 的設計哲學。
敦煌綠:用勞斯萊斯級工藝定義色彩奢華
“敦煌綠” 的誕生,是全新坦克500對 “色彩即豪華” 的極致詮釋,靈感源自莫高窟千年壁畫,采用與勞斯萊斯鉆石黑同級的納米級研磨色漿,以百萬級限定質感彰顯千百年的文化積淀。

研發團隊從50種色漿、30種鋁粉、70種珠光中篩選,在10萬種組合中歷經多次調配淬煉,最終呈現出那一抹承載千年文明底蘊的 “敦煌綠” ,車身在不同光線下呈現從墨綠到翡翠的漸變效果,這種不計成本的匠心與巧思,讓色彩本身成為最矚目的設計語言。
座艙空間:實用主義與感官豪華的觸手可及
步入座艙,丹陛石副儀表盤靈感來自古代宮殿門前臺階中間的石雕長石 —— 丹陛石,丹陛石作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標志性構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精湛的雕刻技藝。中央風口的造型靈感源自徽派建筑 “馬頭墻”,對稱中暗藏變化,將中式風雅融入細微之處,不僅要造一輛好車,更把中國文化的基因融入到產品里。

中控臺的布局直觀呈現 “觸手可及” 的實用美學 —— 觸控屏與物理按鍵的布局比例經過反復調試,既保留了智能交互的便捷性,又確保越野顛簸時操作的安全性。后排門把手經過百次測試,確保老人抓握穩固、兒童輕松觸及;5.4 升冷暖冰箱被優化至扶手箱內,釋放腿部空間的同時,又能讓前后排乘客便捷取物。全車座椅配備通風、加熱、按摩功能,配合可完全放倒的后排座椅,將硬派越野車升級為移動大平層,駕控感與舒適性不再需要取舍,而是兼得。

認知重構:從“出行工具”到“出行美學”的升維
在硬派越野車領域,功能至上往往是設計的首要法則,全新坦克500則通過設計革新打破這一固有認知,本質上是對 “豪華越野” 的認知重構:越野文化不再是粗獷力量的單一表達,而是通過東方美學的滲透,讓硬朗與溫潤、科技與人文、實用與豪華達成多元共生。從飛檐斗拱到敦煌綠,從宮燈尾燈到丹陛石中控臺,每一處細節都以現代設計賡續東方氣度,全新坦克500也完成了從 “出行工具” 到 “美學載體” 的價值升維,中國汽車正在用產品價值表達文化自信,硬核鐵骨之上,氣節風骨之中,自有智慧內核與豪華萬象。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79萬
09-29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20
11-07
191
11-03
1821
10-13
207
09-30
2157
09-29
225
09-28
221
09-27
35
09-26
186
09-26
103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