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敦煌為驛:魏建軍與中國汽車的文化長征
當魏建軍駕駛著二代哈弗H9柴油版駛過敦煌耐力賽最后一個沙丘時,引擎的轟鳴與鳴沙山的風聲形成奇妙共鳴。這位長城汽車董事長親自完成的1000公里極端賽道挑戰,不僅是對產品性能的終極測試,更是一次工業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精神對話。從推動敦煌越野賽事發展到將都江堰治水智慧融入混動技術,從莫高窟色彩美學的現代演繹到 "萬里精神" 的全球傳播,魏建軍以敦煌為起點的文化實踐,正在重新定義中國汽車產業的精神坐標。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魚嘴分水堤前,魏建軍曾深刻闡釋過一個獨特的技術理念:"古人不筑壩卻能治水千年,我們造汽車也該學會順勢而為。" 這種對傳統智慧的現代轉譯,在長城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上得到了完美體現。Hi4-Z系統采用的功率分流架構,與都江堰 "四六分水" 的治水原理有著驚人的哲學共鳴——前者實現能量的智能分配,后者完成水流的動態調控,兩者都遵循著 "因勢利導" 的東方智慧。
Hi4技術體系的創新之處在于其 "三擎九模" 的工作模式,能夠根據不同路況自動切換至最佳動力方案,如同都江堰根據季節變化自然調節內江與外江的水量分配。在城市通勤時,系統可切換至純電兩驅模式實現零排放出行;面對敦煌沙漠的復雜地形,又能立即啟動四驅模式,通過2400N?m的輪端扭矩確保脫困能力。這種靈活應變的特性,完美繼承了都江堰 "水旱從人" 的核心思想,將古老工程智慧轉化為現代汽車技術的解決方案。
魏建軍堅持不跟風簡單純電或增程路線,而是深耕這種更復雜的混動技術,背后是對長期主義的堅守。正如都江堰歷經2300年仍在發揮作用,長城汽車連續三年研發投入超百億,組建2.3萬人的工程師團隊,累計申請專利近5萬項。這種技術積淀讓 Hi4 系統在極端環境下展現出驚人可靠性——在敦煌耐力賽中,搭載Hi4-T技術的坦克300不僅斬獲T2.E組別冠軍,更實現了賽事技術與量產車研發的無縫銜接,正如魏建軍所言:"賽場驗證的技術不是賽車專屬,消費者買到的每輛車都同源同質。"
敦煌越野耐力賽的賽道上,長城系車型構成了最醒目的風景線。從猛龍、H9到坦克系列再到長城炮,這些量產車型在沙漠戈壁中飛馳的身影,構成了越野文化最生動的注腳。2025年的賽事中,長城營地綿延近兩百米,參賽車輛涵蓋汽油、柴油、新能源全動力矩陣,最終包攬T2量產組冠亞軍,這種壓倒性的參與度源自長城對越野文化生態的長期培育。
魏建軍將越野賽事視為 "研發的一部分" 而非簡單營銷。他親自駕駛二代哈弗H9柴油版完成全部賽段,全程記錄車輛在河床、沙丘等地形的動力響應,這些第一手數據直接反哺量產車研發。這種 "在極端場景中發現需求" 的產品思維,催生了坦克500 Hi4-Z這樣的創新車型——它既保留59.05kWh大容量電池帶來的201km純電續航,又通過全球首創的迪翁五連桿越野專用后懸架,實現了城市通勤與極限越野的場景融合。
文化傳承在長城的實踐中絕非抽象概念。為復刻莫高窟217窟壁畫中的 "敦煌綠",工程師們進行10萬次色漆篩選,最終讓坦克500敦煌綠版成為 "移動的敦煌美學"。更具深意的是,長城不僅從敦煌汲取靈感,更以實際行動守護這份遺產——捐贈草方格和長城炮皮卡用于莫高窟防沙工程,將 "治沙如造車" 的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魏建軍在玉門關漢長城遺跡前提出的 "萬里精神",正是這種實踐的精神凝練:探索如絲路駝隊的堅韌,堅守似長城磚石的穩固,自信若敦煌壁畫的璀璨,傳承像都江堰水系的綿延。
這種文化深耕產生了顯著的社群效應。2021年坦克300游俠版首批300臺幾分鐘售罄,追加1000臺同樣迅速售罄的現象,印證了文化賦能產品的市場潛力。當改裝文化從 "改來玩" 升級為 "做來跑",當車友們自發形成龐大的越野社群,長城已然超越單純的汽車制造商角色,成為中國越野文化的培育者與引領者。
在巴西工廠的投產儀式上,一輛噴涂敦煌綠的坦克500緩緩駛下生產線,這一幕象征著長城 "生態出海" 戰略的深層邏輯——不止于產品輸出,更要傳遞文化價值。這座年產能5萬輛的工廠,成為輻射拉美市場的戰略支點,而支撐其競爭力的,正是 "萬里精神" 所代表的技術自信與文化自覺。
魏建軍將長城定位為 "現代商隊",要走一條新時代的 "雙向絲路"。這條新絲路的一頭連著敦煌的文化根脈,另一頭通向全球市場的消費場景。在中東和澳洲市場,哈弗H9憑借 "耐用、可靠、全球適應性強" 的特質成為越野愛好者首選,其背后是敦煌、環塔等賽事驗證的技術實力;在歐洲市場,Hi4技術帶來的低油耗特性,讓四驅車的日常使用成本接近兩驅車,這種 "惠民" 理念與都江堰 "為民造福" 的初衷一脈相承。
長城的文化出海絕非簡單的符號疊加。當法國摩特這樣的百年品牌連續贊助長城車隊參賽,當國際媒體聚焦敦煌耐力賽中長城車型的表現,中國汽車文化開始獲得全球話語權重。這種認可來自技術實力的支撐——Hi4系統30毫秒的電驅響應速度、發動機熱效率突破44%的技術突破;也來自文化理念的共鳴——"因勢利導" 的東方哲學恰與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共識形成對話。
在汽車產業同質化嚴重的當下,魏建軍的文化戰略構建了獨特的競爭壁壘。當其他車企還在比拼配置參數時,長城已經通過 "敦煌綠" 的色彩美學、Hi4技術的文化敘事、越野賽事的生活方式輸出,完成了從 "賣產品" 到 "傳文化" 的躍遷。這種升維不僅強化了品牌精神厚度,更為中國汽車產業指明了方向——真正的全球品牌,必須根植本土文化,才能贏得世界尊重。
從玉門關的漢長城遺跡到敦煌耐力賽的終點線,魏建軍的文化長征丈量出中國汽車人的精神疆域。當Hi4技術的能量流與都江堰的水系同頻共振,當坦克車型的轍痕與絲路駝隊的軌跡在時空中交匯,一個關于堅守與探索的故事正在書寫新的篇章。魏建軍和長城汽車的實踐證明:中國汽車產業的向上之路,必然是一條文化自覺之路;而唯有將技術創新深深扎根于傳統文化的沃土,才能真正鑄就屬于中國的汽車文明。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89
09-20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9
11-08
72
11-07
84
11-05
84
11-05
1941
11-05
76
11-04
1587
11-04
40
11-04
44
11-04
69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