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量=長續航?冷鏈張師傅親測:光靠堆電池解決不了問題
“以前總覺得電池越大越好,結果呢?”來自深圳的冷鏈司機張師傅,看著電量僅剩30%的儀表盤,第無數次陷入焦慮。“今天要跑東莞-惠州兩趟貨,充電時間不夠,半路拋錨就得賠錢”。這是新能源冷鏈司機共同的噩夢,過去幾年都被困在續航焦慮里:電池小了跑不遠,電池大了拉貨少。

“去年換的某品牌140度純電輕卡,電池自重就占了近1噸,實際載貨空間被擠壓,夏天開冷機電耗飆升,標稱400公里續航實際跑250公里就告急。”張師傅說,純電冷藏車的痛點刻在每個司機骨子里:想要長續航,增配大電池導致自重飆升,載貨空間被擠壓,平均下來月收入不增反降。

新能源冷鏈市場集體陷入怪圈:加電池→增車重→縮載貨→升電耗→更焦慮……直到遇見江淮新能源輕卡ES9冷藏車,張師傅才明白真正的破局之道——大電量不等于長續航,系統優化才是真功夫。“這車教會我一個道理,光靠堆電池解決不了問題!”事實上,當同行還在比拼電池度數時,江淮新能源輕卡ES9冷藏車已率先完成系統革命。

張師傅購買的江淮新能源輕卡ES9冷藏車,搭載寧德時代120度高密度電池,配合智能溫控系統,讓每度電都精準服役,CLTC工況350公里實跑兌現率超95%。“上周跑東莞-惠州跨城線路,全程制冷+山區爬坡,表顯掉電比例1:1.05,徹底告別續航打骨折。”

對所有物流人來說,多拉貨才是硬道理。江淮新能源輕卡ES9冷藏車采用180直通梁底盤,1785mm超寬輪距+850mm開間車架,讓貨箱空間利用率飆升。“現在每車多裝15箱海鮮,月增收超4000元。”同行老李驚呼:“你這車是‘陸地移動冷庫’吧?”

面對當前的運價,省錢無疑就是賺錢。江淮新能源輕卡ES9冷藏車采用第三代扁線電機,峰值扭矩達350N·m,爬鹽田港陡坡無需沖坡,能量回收系統把剎車變“充電寶”,市區擁堵路段回能效率更高,強大省電技術讓每公里成本直降,再次彌補油電差價。

經過長時間的使用,翻開張師傅的運營賬本,江淮新能源輕卡ES9冷藏車為他帶來的是真金白銀的收益。比某品牌140度純電輕卡更省電費、電池容量大小合理更省時間、江淮新能源輕卡專業品質和售后更省維保。如果說,冷鏈運輸利潤=載貨量×運價-電耗×電價-車輛折損,那么江淮新能源輕卡ES9冷藏車正在把加項越做越大、減項越做越小。

當“雙碳”目標推動城配物流綠色轉型,冷鏈行業迎來洗牌關鍵期。張師傅說:“冷鏈人的尊嚴,是用每一度電、每一公里實實在在跑出來的。”這或許是對“大電量≠長續航”最生動的詮釋。結合張師傅的真實經驗,選純電冷藏車別再被動力電池大小迷惑了!電池與電機協同、車架與載重平衡、能耗與收益掛鉤,冷鏈運輸才能突破瓶頸。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8
09-1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99
10-20
29
09-20
39
09-19
2114
07-26
133
06-25
98
06-18
29
06-12
151
06-10
175
05-28
136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