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大眾汽車安徽與眾06新車商品性評價

作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汽車品質評價平臺,車質網基于海量的汽車產品測試樣本及科學的數據模型,推出“新車商品性評價”欄目。每月針對數款國內上市兩年以內,行駛里程不超過5000公里的在售車型,通過客觀數據和主觀感受兩大維度,由資深評測人員利用專業設備進行系統化的測試與評價,以全面展示和分析國內汽車市場新車整體商品性水平現況,為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提供客觀真實的意見參考。


作為大眾“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最具代表性的實踐成果,大眾汽車安徽與眾06被寄予厚望,肩負著為集團在中國電動車市場扭轉局面、重塑競爭力的重任。它依托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CMP平臺而生,并以滿足中國用戶對智能網聯的前沿需求為核心,是大眾深度本土化轉型的標志性產品。據車質網數據顯示,截至發稿,2025款大眾汽車安徽與眾06自上市以來累計投訴量僅為3宗,短期內口碑表現穩定。那么,2025款大眾汽車安徽與眾06能否延續現有的口碑表現?是否會出現一些普通消費者難以發現的新問題?本期“新車商品性評價”將為您撥開迷霧,通過客觀數據和主觀感受兩大維度,還原一個真實的2025款大眾汽車安徽與眾06。
一、客觀數據
本項目主要通過對新車在車身工藝、漆膜水平、車內空氣質量、振動與噪聲、駐車雷達以及燈光/視野等12個項目的實地測試,以客觀數據的形式全方位直觀展現新車在商品性方面的表現。


在車身工藝測試環節,整車共選取10個關鍵部位,每個關鍵部位都會選取3個關鍵點進行測量,以評價各關鍵部位縫隙的均勻程度。從測試結果來看,除左右前翼子板與前車門連接處的縫隙均值較低以外,其余各部位縫隙的均勻程度較好,整體表現達到專家評審團預期。

在漆膜水平測試環節,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評測車貼有車衣,所以各部位漆膜測得的數據均偏高。通過測試結果可以發現,評測車整車漆膜平均厚度約為368.9μm。從各關鍵部位的測試數據來看,左前車門漆膜平均厚度偏高,右前翼子板和右后翼子板漆膜平均厚度偏低。

在車內空氣質量測試環節,將車輛放置在車輛較少的內部地面停車場中,實測2025款與眾06的車內甲醛含量為0.01mg/m3,符合2012年3月1日起實施的,由原環保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7630-2011)中的相關標準。

在靜態噪聲測試環節,2025款與眾06在啟動狀態下車內實測噪聲值為36.6dB。雖然評測車采用電動機驅動,但車輛啟動后,前機艙內還是會傳來些許噪音。
在空調噪聲測試環節,先將測試儀器置于距空調出風口大約10cm的位置,然后將空調風量由小到大依次調高,并測量在不同檔位下駕駛員位置的噪聲值。經實測,2025款與眾06的空調調節共分7檔,開啟最高檔時測得噪聲值為62.8dB,成績在此前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中處于中上游水平。

在靜態車內振動測試環節,啟動后靜止狀態下,五個固定點測得的振動值均為0。在負載工況下,方向盤處的振動值仍保持為0;前排和后排座椅的振動值雖略有上升,但實際體感并不明顯。

此外,我們還針對駐車雷達、燈光/視野、操控系統、輪胎、天窗、座椅、后備廂進行了測試。經過測試,2025款與眾06前排座墊長度比較可觀,能夠給予駕乘人員不錯的腿部支撐性。同時,左側和右側外后視鏡視野范圍也表現出眾,分別達到同級別上游和中上游水平。相對而言,后備廂進深均較短,一定程度上影響實用性。
二、主觀感受
本項目由多位評審員針對新車靜態和動態方面的實際表現來進行主觀評價。其中,靜態方面包括外部、內部、空間和人機交互四大部分;動態方面包括加速、制動、轉向、底盤懸架和安全五大部分。最終,綜合參考各位評審員的主觀評價意見給出總得分,從主觀感受的角度反映新車在商品性方面的實際表現。


在外部感受評價中,2025款與眾06采用破風設計,高聳的機蓋帶來強烈的力量感,搭配激進風格的下格柵,辨識度極高。同時,金色車標也彰顯獨特身份。此外,新車標配IQ.Light矩陣式LED大燈,并擁有自適應遠近光、自動頭燈、轉向頭燈等功能。略有不足的是,前機艙蓋采用單側手動支撐桿,穩定性一般,開啟和關閉過程比較費力。

內飾方面,評測車采用以駕駛者為中心的座艙布局,中控屏向駕駛員一側傾斜,配合一體式運動座椅與環繞式星空點陣氛圍燈,瞬間點燃駕駛激情。不過,中控臺并無實體按鍵,大部分操作均由觸控屏來完成,日常操作略有不便。此外,前排雖然能夠操作后排車窗升降,但需要先點亮“REAR”標識后才可操作,步驟略顯繁瑣。
在充電接口方面,2025款與眾06全車配備了4個USB Type-C接口,數量足夠,基本可以滿足車內乘客的用電需求。另外,前排還提供了1個12V電源接口。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為180cm的體驗者調整好前排座椅后,無論橫向還是縱向空間均十分充裕。保持前排位置不變,體驗者進入后排后,頭部空間約為3指、腿部空間約為1拳3指。考慮到其溜背造型設計,這樣的乘坐空間表現尚可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后排杯架并未提供限位器。

評測車配備15英寸中控屏,車機系統為UNYX.OS,UI設計簡潔,易于上手,操作流暢。系統內置的AI智能伙伴擁有大語言模型,語義理解精準且響應迅速,同時提供個性化捏臉和聲音克隆功能,增強了交互的趣味性。車內還裝有12揚聲器的哈曼卡頓音響系統,結合豐富的影音娛樂內容,能夠提供沉浸式的視聽感受。


動力方面,評測車搭載后置單電機,電動機總功率170kW,總扭矩31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7.7s。實際駕駛中,加速踏板阻尼適中,動力輸出線性且直接。隨著踏板深度增加,車輛提速迅猛,整體駕駛感受輕盈暢快。切換至運動模式后,全力加速時還能帶來一定的推背感。

2025款與眾06的剎車腳感初段偏軟,適應后容易掌控力度。動能回收與機械剎車協同邏輯成熟,減速過程流暢且無頓挫。

評測車的轉向手感輕盈、指向精準且虛位極小,帶來愉悅且富有樂趣的駕駛體驗。不同駕駛模式下,轉向力度可進行個性化調節,輕松適配日常通勤或運動駕駛等多樣化場景。

底盤方面,評測車底盤調校兼具韌性與高級質感,能清晰傳遞路面反饋。高速過彎時側向支撐出色,顯著提升駕駛信心。不過,其對顛簸路面的過濾能力相對同級家用SUV略遜一籌,舒適性有所妥協。

輔助駕駛方面,評測車搭載IQ.Drive輔助駕駛系統,能夠實現L2級輔助駕駛,集成并線輔助、車道居中保持等功能。實測中,系統加減速控制線性平順,顯著提升舒適性。面對大曲率彎道,車輛循跡性良好,能穩定保持車道中央。需注意的是,其跟車距離策略偏保守,即使設置為最近檔位,與前車距離仍較遠,容易被其他社會車輛加塞。

總結:
綜合以上各項測試結果得出結論,2025款與眾06在客觀數據和主觀感受方面的整體表現達到了專家評審團預期。在客觀數據層面,2025款與眾06在車身工藝和靜態車內振動測試環節表現出眾,尤其是前者,處于同級別中上游水平,但在后備廂方面存在提升空間。在主觀感受層面,2025款與眾06在人機交互方面表現出色,滿足了中國用戶對智能網聯的需求。不過,主駕駛位操作后車窗升降方式較為繁瑣,便利性一般。另外,其跟車距離策略偏保守,有待優化。綜合來看,2025款與眾06的商品性表現在測試過的同級別車型中處于上游水平。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784
08-2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610
11-08
52
11-07
2119
11-02
271
10-23
2315
10-15
2178
10-06
18
09-29
46
09-28
96
09-23
1982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