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下銷量、營收齊漲,北汽藍谷做對了什么?
2025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新能源由“量增”轉向“結構戰”,價格戰從“季度”打到“周度”,10萬元級車型開始普及高速NOA,智駕從高配變標配……汽車消費在雙重補貼的刺激下一路高歌猛進,上半年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1500萬輛大關,但行業內,企業間卻在價格戰中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為了不被擠下牌桌,頭部車企不斷通過升級“技能點”,來鞏固優勢,追趕者試圖反攻,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在這個“沒有守城戰,要么搶跑,要么出局”的競技場上,一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國企新勢力”開始“起跳”,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的成績單——北汽藍谷(600733.SH)發布的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銷量達6.72萬輛,同比增長139.73%;公司營業收入95.17億元,同比增長154.38%,其中整車收入86.34億,同比增長206.66%
更值得關注的是,北汽新能源旗下兩大品牌同步爆發:極狐品牌上半年交付55503輛,同比激增211.06%,月銷破萬常態化;而高端品牌享界S9在6月以4154輛的月銷成績,榮登30萬元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在上市剛滿一年的市場運營后,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成績單”。
這一成績的取得并非偶然。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滲透率突破50%,競爭從單純的價格戰轉向體系化作戰。北汽新能源憑借“極狐+享界”雙品牌協同戰略,一面以極狐攻占10-20萬元主流市場,一面借享界劍指BBA(奔馳、寶馬、奧迪)把持的高端腹地,在行業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量價齊升的良性循環,北汽新能源正走向舞臺中央。
三把利刃劈開增長通道
北汽新能源的強勢崛起,背后是一套組合拳的精準發力。
當下,健康、安全這些“基礎剛需”成為購車硬指標,同時,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化,呈現出“既要有要還要”的特點,因此車企不僅要學會“打團戰”,更需要攜手頂級資源組“高端局”,以過硬的技術回應消費者。
在新能源車核心技術上,北汽新能源發揮自身技術長板的同時,與行業巨頭共建。與寧德時代深度綁定,5C電池率先下放至15萬級車型,15分鐘補能500+km;麥格納高端基地導入MAFACT生產運營管理體系,一次交驗合格率97%,居行業前五;與百度Apollo合作的高速NCA 已全量推送;享界 S9 全系標配華為ADS 3.3,城市NCA年內覆蓋300城;阿爾法S6/T6雙子星以20萬元內唯一配備三激光雷達的硬實力,將華為ADS 3.3高階智駕帶入主流市場。

此外,北汽新能源的渠道建設也在快速鋪開。截至目前,極狐門店總數達400家,三線及以上城市100%覆蓋。享界則借力華為鴻蒙智行渠道體系,快速進駐60個核心城市,建成85家體驗店,高端渠道網絡初具規模。
北汽新能源也成功實現從“技術派”向“用戶型企業”轉型。與北汽男籃深度綁定,通過觀賽活動、球員互動等一系列創新活動構建情感連接;享界則為高圈層用戶提供精準的情緒價值。如此的變化,也主要得益于北汽內部組織變革激活創新基因,“80后高層+90后骨干”的年輕團隊,從產品定義到營銷策略更貼近新一代消費者。

下半年引擎已就位
展望下半年,北汽新能源已備好兩款重磅武器——極狐T1與享界S9T,有望進一步推高增長曲線。
作為極狐品牌全新A0級純電SUV,極狐T1將于三季度正式上市。這款新車擁有2770mm超長軸距,以A級車的空間標準降維打擊A0級市場。同時,基于全新純電平臺,最高續航425km,加上15.6英寸大屏、2.34m2全景天幕,以及459L大后備廂……這種“頂格標準做產品”的戰略思維,與“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思維,將使得新車上市后,填補極狐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產品空白。

如果說極狐T1成為走量的“關鍵棋子”,那享界S9T則開辟豪華新戰場。在7月的“2025享界用戶星享之夜”上,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親自揭曉彩蛋——享界將于秋季推出第二款車型,一款兼具“高顏值、長續航、大空間,可越野”的旅行車。
新車延續S9豪華基因,新增“仙蹤綠”珠光車漆,5160mm修長車身搭配旅行車特有平直車頂。并且,其新增副駕娛樂屏+后排智能投影巨幕,配備-6℃至50℃寬溫域冰箱,全車座椅通風/加熱/按摩,增程版綜合續航達1305公里,純電版支持800V高壓快充。

另外,與傳統旅行車不同,S9T作為首批搭載華為ADAS 4.0的車型,將原有的豪華感內核外披了層智能加持的外衣,預計將與三廂版形成“雙箭齊發”之勢,推動享界品牌月銷沖擊萬輛大關。
而2025年下半程,隨著極狐T1與享界S9T加入戰局,北汽新能源月銷突破3萬輛似乎已無懸念。
寫在最后
2025 年,對北汽新能源而言,是“三年躍升計劃”的元年,更是從“跟隨”到“領跑”的分水嶺。回望 2025 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用銷量、技術、品牌、盈利四維共振,證明了中國汽車產業在“內卷時代”依然可以找到高質量增長道路。
下半年,屬于北汽新能源的爆發或許才剛剛開始。上述兩款產品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北汽新能源從“厚積薄發”到“全面躍升”的質變過程。在“國企新勢力”的征途上,這家曾經的傳統巨頭正以破界重生的勇氣,向行業展示中國汽車轉型的另一種可能。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75
08-1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692
11-11
60
11-10
149
11-08
64
11-08
25
11-07
32
11-07
113
11-07
42
11-07
52
11-07
41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