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村講臺到深耕全球智造版圖,龔大興的實業創新之路
從鄉村講臺到深耕全球智造版圖,龔大興的實業創新之路
在全球制造業競爭白熱化的當下,龔大興的名字逐漸在公眾視野中響亮起來。這位從重慶合川山村走出的企業家,從鄉村教師起步,憑借勇氣與毅力在摩托車、農機、汽車三大領域開疆拓土,打造出堅守實業的一家智造集團。如今,借助收購豐華股份的“資本+產業”優勢,他正向著全球智造沖刺。在浮躁的商業環境中,他的故事詮釋了“實業強則國強”的真諦。

初出茅廬:7000元開啟摩托車創業
1971年,龔大興生于合川一個山村,大學畢業后成為鄉鎮教師的他,因學生“紙上談兵”的直言刺痛,毅然辭去“鐵飯碗”。1995年,他加入摩托車發動機公司從銷售員做起,兩年間跑遍重慶街巷,摸清供應鏈、攢下人脈。

1997年,26歲的龔大興帶著7000元積蓄開始創業。初期,他靠“誠信賒貨”“先試用后付款”打開了市場。1999年,為避開國內紅海競爭,他聯手東南亞商人開拓越南市場,鑫源摩托因耐損耗、性價比高迅速站穩腳跟,最忙時一周出口一萬臺,年出口量突破10萬輛。

2002年,他投資1.2億建成現代化生產基地,拿下工信部資質,擺脫貼牌生產;2003年行業價格戰時,反推“五年超長保修”,當年銷量破10萬臺。到2010年,鑫源摩托覆蓋了86個國,年營收達30億元。
多元拓展:深耕突破農機領域
摩托車成功后,龔大興敏銳捕捉農業現代化機遇。2005年,他成立鑫源農機,聚焦丘陵山區小型農機——當時大企業忽視的“小需求”。團隊深入農村調研,針對西南粘性土壤優化微耕機刀具,解決陡坡作業難題。

產能擴張與渠道拓展同步推進:在重慶建現代化生產基地,引入8條U型生產線,年產能達150萬臺套;渠道延伸到縣鄉經銷網,海外借集團資源遠銷東南亞、非州。多年深耕后,鑫源小型收割機、微耕機銷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全球前三,2023年營收超4.7億元,成中國小型農機出口主力。
跨界造車:斯威汽車的破局之路
2014年,龔大興全資收購SWM品牌及寶馬意大利工廠。2015年,重慶涪陵制造基地投產,總投資45億元,年產30萬輛整車及30萬臺發動機。首款車型斯威X7上市后月銷超5000輛。

在汽車營銷上,他借足球IP破圈。兩次與國際米蘭合作、冠名重慶足球隊,提升品牌知名度。海外聚焦俄羅斯市場,2024年與Avtotor合作,斯威G05 Pro憑性價比成當地中大型SUV熱門。

資本賦能:收購豐華股份開啟新篇
2024年8月,東方鑫源以7.45億元收購豐華股份29.99%股權,龔大興成實控人。這一動作打通了資本通道,為集團三大板塊注入動力:農機板塊共享供應鏈,借融資加速智能農機研發;摩托車板塊靠上市背書拓展海外;汽車板塊重點投向新能源研發,供應鏈與渠道整合提升終端覆蓋。
2025年7月,豐華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將由“重慶豐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改為“重慶鑫源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鑫源智造。且主營業務已由鎂鋁合金汽車零部件等壓鑄產品生產銷售,擴展至農機、通機及園林機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因此,三大業務板塊在技術上共享新能源動力與智能系統,生產上統籌采購與基地布局,資本上靈活支持各板塊擴張,最終形成“1+1+1>3”協同效應。
未來向全球智造強國貢獻鑫源力量
站在新的起點,龔大興對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很清晰!摩托車板塊將深耕高端越野與電動化,鑫源汽車繼續深耕商用車領域和出口業務;鑫源智造聚焦智能化、輕量化,產學研結合提升附加值,借政策拓國內外市場。

產業協同、人才戰略與全球化是關鍵。鑫源集團通過跨板塊技術復用、采購整合降本;引進高端人才建激勵機制;與國際企業合作、參與標準制定,提升中國制造業話語權。
從鄉村教師到制造業領先者,龔大興用堅守與創新書寫傳奇。拒絕浮躁、深耕實業,再借“資本+產業”雙輪驅動,鑫源集團正穩步邁向全球制造業之巔,綻放中國企業的光芒。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93
08-1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64
08-21
2568
2022-11-08
2458
2022-04-17
2765
2022-04-14
2729
2021-07-28
2324
2021-03-15
2441
2021-01-19
300
2021-01-19
2973
2021-01-13
2268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