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高山還是低谷!它都可以是你的選擇!
聊到五菱汽車,我始終覺得,這是個非常神奇的品牌,它身上竟然能同時深藏著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奮斗基因和網紅基因,但有時候我在想,或許,這兩者是存在因果關系的,正是因為那種深入骨髓的奮斗基因,讓五菱和人民之間有最具共鳴的情感聯結,所以,它的產品總能在互聯網引發流量的狂歡。

例如,五菱宏光成為“秋名山神車”、“剁椒魚頭”宏光MINIEV風靡全國、中國版K-Car之光EV卷起改裝狂潮,我們對此的感觸簡直不能再深,因為,上面提到的這些產品,和我們無馬都有非常成功的合作案例,遠的不說,今年臨近春節的時候,我們就改裝了臺名為“五福菱門”的之光EV面包車,在汕頭·小公園被圍觀得水泄不通,所以,今天來青島參加這個五菱之光EV用戶嘉年華,感觸是很多的。

得益于這臺之光EV很多稱得上是“先天優勢”的設計,包括為車廂預留的14處M6螺紋孔、3.3kW對外放電功能、左右雙側滑動門等等,我們得以看到如此豐富的改裝案例,像是什么家裝服務車、潛水主題車、汽修服務車和復古咖啡車,之光EV的潛在用戶覆蓋面其實非常的廣,想擺攤、搞物流,又或者玩改裝、做創意,它都可以滿足,用幾年前流行的一個詞來說,五菱之光EV就是臺“寶藏車”。

所以,我一直覺得它的產品Slogan很有意思,叫做“自由之光,不止一面”,想以什么樣的方式打開它,全看你的想象力。

毫無疑問,這些極具創造力、創富力的之光EV用戶,就是本次活動的主角,但當然啦只是“之一”,接下來,我們會把鏡頭對準這次活動的另一位主角——全新上市的之光EV 305km進取型,今年情人節上市,不到半年的時間,五菱又針對哪些用戶痛點做出了升級,接下來我們從外到內,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5萬預算能買到這么“大件夾抵食”的產品,換作以前,你可能想都不敢想,之光EV已經把成本控制和用戶體驗平衡得很好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沒有進步空間——外觀造型和內飾設計都沒有調整,進取型把升級重點放在了配置升級上,外觀直擊痛點,為了提升夜間行車的安全性,進取型把原本的鹵素大燈升級成了LED大燈,“簡單粗暴”的策略,但直接有效,整車顏值和照明效果都提升了。

相比之下,內飾的升級點會來得更密集些,空間、科技、舒適和安全幾個方面,都有對應的升級點——空間方面,前門新增雙分區的大儲物籃,以后雨傘、水杯都不怕無處安放了;科技方面,儀表從本來的4.2寸升級為7寸液晶,而且帶倒車影像功能,以后不用每天考科目二了;舒適方面,主駕座椅從本來的4向調節升級為6向調節,新增了上下調節,以后高矮胖瘦都能找到更合適的坐姿了;安全方面,副駕新增安全氣囊,以后主駕副駕安全平權了。

算得上是“面面俱到”的一次配置升級了。當然啦,要說這臺進取型最大的升級,還要屬續航能力的提升,電池容量從原本的17.7kWh變成了30.6kWh,續航里程也從原本的201km飆升到了305km,千萬別小看這種續航提升,它對你的出行半徑和生活方式會產生“質的變化”,“白天出行省力,夜晚充電省錢”,豈不美哉?
寫在最后
我始終覺得,人會找到合適自己的車,很明顯,之光EV和它的用戶朋友是“確認過眼神”,他們之間有著相契合、相匹配創富力和創造力,所以,無論你是想“快樂過生活”,還是想“拼命去生存”,都可以在這臺車身上找到歸屬,因為,“生意+生活”就是它原本所設想的產品愿景,高山還是低谷,它都可以是你的選擇……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986
08-0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1
11-11
1440
11-10
32
11-10
99
11-10
151
09-03
3.19萬
08-26
171
08-15
319
08-15
105
08-11
93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