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最好賣的”十大國產車:比亞迪狂甩197萬,奇瑞排第二
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銷量榜公布,比亞迪遙遙領先,五款車企半年銷量破50萬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產銷數據,2025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銷量首次突破1300萬,同比增速達13%,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近期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銷量榜正式公布,從市場格局來看,自主品牌的表現依然亮眼,同時新能源主導的格局依舊不變,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前十名車型的表現吧。

NO.1 比亞迪
排名榜單第一的比亞迪以1971692輛的成績遙遙領先,車型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首先比亞迪實現了“智駕平權”,目前天神之眼智能駕駛系統裝車量突破100萬輛,同時三電系統通過垂直整合已經形成了成本壁壘。另外比亞迪目前在高端化方面也實現了頗具,無論是騰勢還是仰望品牌都打破了自主品牌的溢價天花板,當前比亞迪也在重點加速全球化布局。

NO.2 奇瑞
緊隨其后的奇瑞以720420輛的銷量位居第二,奇瑞近年來在全球化布局與產品迭代上持續發力,不僅在國內市場憑借瑞虎系列、艾瑞澤系列等車型鞏固地位,同時新能源車型也發展迅速,同時海外市場持續突破,其對技術的執著自研投入,為品牌向上提供了堅實支撐。

NO.3 吉利
吉利則以610257輛的成績位列第三,吉利通過多品牌戰略與技術平臺的升級,從帝豪等國民車到領克的高端化探索,再到極氪在新能源賽道的新銳表現,吉利通過不斷拓寬品牌邊界,在智能化、電動化的布局也讓其在市場變化中保持了較強韌性。

NO.4 長安汽車
長安以576611輛的成績展現了老牌車企的底蘊與實力,長安的UNI系列在年輕市場收獲了不少關注,尤其是UNI-V的持續熱銷,為國內親民的年輕化轎跑提供了多元化選擇,目前長安深藍品牌在新能源領域也持續發力,加上啟源和阿維塔等品牌的協同發力,讓長安汽車電氣化轉型也在加速。

NO.5 銀河
銀河作為吉利新能源品牌的代表,以549008輛的銷量排名榜單第五,銀河持續聚焦新能源與智能化,每一款車型都快速響應了市場需求,而在短短時間內銀河已經躋身前列,也證明了吉利的技術底蘊和產品實力。

NO.6 五菱銀標
五菱(銀標)近些年也依托新能源轉型獲得了快速發展,品牌以327097輛的成績延續了五菱“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理念,銀標系列在品質與設計上的升級,進一步聚焦了家庭用戶與年輕群體的用車需求,既保留了五菱的親民屬性,又在品牌形象上實現了向上突破。

NO.7 哈弗
哈弗以321427輛的銷量位居榜單第七,作為長城旗下的核心品牌,哈弗在SUV領域的深厚積淀仍在推動品牌向上,盡管市場競爭加劇,但哈弗H6等經典車型的持續迭代,加上新能源化的嘗試,使其在細分市場依舊保有競爭力。

NO.8 捷途
作為奇瑞旗下的子品牌,捷途299368輛的表現,依托“旅行+”的差異化定位,在SUV市場保持了獨特的細分賽道,通過與用戶共創、場景化營銷等方式,精準觸達追求個性化與生活方式的消費者,為品牌找到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同時捷途也較為注重電氣化升級,目前已經有多款車型都推出了插混選擇。

NO.9 名爵
擁有百年運動化底蘊的名爵以269781輛的成績位列第九,名爵品牌在全球化與年輕化的路徑上持續深耕,憑借運動年輕化的設計與歐洲市場的布局,名爵也在國際舞臺繼續維持著較高的熱度,即將推出的名爵MG4將搭載半固態電池,這款新車也成為了新能源市場的新焦點。

NO.10 紅旗
作為中國豪華品牌的代表,紅旗以224787輛的銷售成績排在榜單第十,紅旗肩負著推動中國豪華品牌向上和文化輸出的使命,目前已經逐步在高端市場取得了一定突破,從紅旗H9到E-HS9,再到年輕化的紅旗H5,目前紅旗的產品結構也逐步順應市場需求進行迭代,雖然紅旗僅排在榜單第十,但穩步提升的銷量也反映出市場對于其豪華定位的認可。

市場分析
從這前十名車型的表現來看,目前市場呈現出清晰的趨勢,新能源化已成為自主品牌崛起的核心動力,比亞迪自不必說,而奇瑞、吉利、長安等都在加速新能源車型的投放與技術研發,而這類車型的銷量表現也更好,說明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的轉型成效直接影響著銷量排名。另一方面,全球化布局成為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目前奇瑞、吉利、名爵等在海外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大,既避免了國內市場的不斷內卷,更增強了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知名度。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小品牌也憑借著差異化定位,逐步形成自身的技術優勢,如銀河、捷途、五菱銀標等,都憑借精準的定位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不過,我們也需注意到,在各大品牌銷量增長的背后,也存在著一些挑戰,目前頭部品牌與尾部品牌的銷量差距逐漸拉大,這可能會導致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另一方面,技術同質化的風險也開始顯現,尤其是部分品牌在核心技術上的獨特性不足,陷入了價格戰;此外,海外市場的拓展雖快,但隨著地緣政治、當地法規、文化差異等多重挑戰,如何在海外建立長期穩定的品牌形象與用戶口碑,仍是車企們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

總結:
隨著國產品牌在技術層面和品牌實力的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行業也擺脫了過去“低價”、“抄襲”等固有印象,通過電氣化轉型,這些國產品牌也實現了彎道超車,并大有引領全球新能源車行業之勢,但放眼未來,國產品牌仍需警惕盲目擴張和浮躁心態,這樣才能讓“中國智造”的標簽日益閃亮。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185
07-2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4
11-11
42
11-11
108
11-10
103
11-10
40
11-10
1803
11-09
28
11-09
44
11-08
74
11-06
39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