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價格屠夫來了,2027年裝車!燃油車即將終結?
知嘹汽車/陳壹
根據海外媒體的消息,路虎攬勝星脈純電動版車型將于明年春季亮相,年中上市。
新車基于EMA平臺(800V架構)打造,支持OTA升級,同時還配備有270千瓦超充,續航在600公里左右。
有一說一,這樣的續航數據已經很難撩動當下中國車主的心弦了,畢竟,固態電池的量產近在眼前。

7月初,欣旺達對外官宣“2027年推出適配電動汽車的第二代全固態電池產品”。
這個消息引發了圈內外人士的極大關注,很多人突然意識到,那個被談論多年的電池技術這次真的要走進現實了。
據悉,欣旺達實驗室里的固態電池樣品已經可以達到360Wh/kg的能量密度,比當前主流電池高出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欣旺達計劃通過材料創新和工藝優化,先向無人機、特種車輛等高端領域供貨,待產能提升后再下沉至乘用車市場,屆時固態電池的成本可能會被拉低至2元/度。

這意味著,未來15萬元級電動車的續航能力有望從現在的500公里躍升到800公里甚至1000公里。
不久前,比亞迪剛剛展示過“充電六分鐘,飆車四百里”的兆瓦級超充技術,讓電動車補能速度首次接近燃油車加油的體驗,但這樣的充電效率,固態電池同樣能做到甚至更好。
欣旺達選擇在此刻自爆猛料的做法,值得玩味。

對于固態電池,業內玩家的反應各不相同。
豐田多次推遲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最新計劃定在2027年全面商業化應用;奔馳寶馬選擇投資初創企業,但面臨成本控制的難題;而中國產業鏈正在加速推進,比亞迪的固態電池已進入實車測試階段。
有行業觀察者指出,當實驗室參數開始轉化為工廠產能時,真正的競賽才剛剛開始。

對燃油車而言,固態電池帶來的可能是根本性挑戰。
我們算了一筆賬:按照當前北京油價,普通燃油車百公里成本約64元;而固態電動車使用商業電充電,百公里成本大概20元左右。
這44元的差價,每月能為車主節省不少開支。
如果再算上固態電池的充電效率,那么燃油車僅剩的優勢也要消失了。

固態電池雖好,但挑戰依然存在。
一方面,資本市場對欣旺達的宣布反應熱烈,但競爭對手們的表現頗為平淡,這背后很可能有兩個原因:(1)行業對量產時間持謹慎態度;(2)雖然固態電解質理論上更安全,但實際測試中仍可能出現熱失控情況,安全神話尚未建立。
另一方面,則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即現有鋰電池產線如何轉型?畢竟當行業轉向固態電池,價值千億的傳統產能可能面臨淘汰風險。

寫在最后:
站在2025年的年中展望,2026年或許會成為能源存儲的關鍵節點。
國外的頭部玩家們希望固態電池經歷漫長的高價期,為技術追趕爭取時間;而中國供應鏈大軍則力圖快速實現成本突破。這種角力,肯定不是游戲參與者們想要的,但卻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
漸進改良與顛覆創新,誰能更快走進消費者的車里,誰就能提前拿到通往下一場游戲的門票。固態電池的故事,才剛剛翻開第一章。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38
07-2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246
07-18
2844
07-18
107
07-18
2599
07-04
3.48萬
06-11
1531
06-07
1799
06-04
1231
06-03
336
06-03
250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