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消費者嫌棄,車企對三缸發動機熱情何來?

嘿,各位車友們!咱今天來聊聊汽車界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哈。三缸發動機,在咱們消費者這兒,那可真算不上受歡迎,就像一個不討喜的角色。好多車型,原本賣得挺不錯,可一旦換上三缸發動機,銷量就跟坐滑梯似的,“唰” 地往下掉,像別克威朗、日產奇駿,都吃過這虧,后面換代趕緊又把三缸機給撤了。但奇怪的是,一邊消費者不待見,另一邊呢,汽車廠商卻像著了魔似的,前赴后繼地推出搭載三缸發動機的車型,這到底唱的是哪出戲呢?咱好好嘮嘮。
從技術角度講,三缸發動機其實有不少閃光點。同樣排量下,它少了一個氣缸,噴油量自然就少,油耗也就跟著降低了,這可是先天優勢啊,在如今油價起起伏伏的情況下,省油對咱消費者來說多有吸引力。而且,因為氣缸少,它的能量損失也少,傳熱和摩擦損耗降低,發動機能效就更高了。另外,三缸發動機體積小巧,在車輛布局上能讓設計師有更多發揮空間,發動機重量減輕,還能間接改善車輛油耗,好處真不少。
那為啥消費者不買賬呢?這里面原因可不少。早期自主品牌發展的時候,一些車企缺乏核心技術,用的三缸發動機質量不咋地,做工粗糙,導致發動機抖動嚴重,噪音大得像拖拉機。坐在車里,人就像坐在抖篩子上,別提多難受了,這也給三缸發動機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還有,三缸發動機因為結構問題,活塞運動不太平衡,動力輸出不夠線性,駕駛體驗大打折扣。咱開車就圖個舒服,這樣的動力表現,誰能樂意呢?
而且啊,從后期維護成本來看,三缸發動機可不占優勢。有人覺得它結構簡單,維護成本應該低,可事實恰恰相反。它體積小、重量輕,氣缸不對稱,對發動機運動角度、散熱管道分布,還有變速箱等要求都特別嚴格,研發難度比四缸發動機還大,維護成本自然就高了。現在大家都追求低用車成本,花同樣的錢,后期維護費用卻更高,消費者當然不愿意了。
既然消費者不喜歡,那廠商為啥還熱衷呢?其實啊,這背后有個重要原因,就是排放標準。現在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國 6 排放標準相當嚴格,車企壓力山大。而采用三缸發動機,是提升汽車尾氣排放指數最直接有效的辦法,能節省研發時間,避免因為動力問題卡在排放標準上。雖然消費者不太買賬,但能滿足政策要求,對車企來說,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話說回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三缸發動機省油的優勢也不那么突出了。但車企依然沒有放棄,這或許也是為未來汽車電動化做準備。在混合動力車型中,三缸發動機可以作為增程器,配合電池和電機工作,發揮它體積小、能耗低的特點,為車企探索未來汽車動力模式提供可能。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8
07-1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838
11-04
107
10-08
49
10-05
78
09-12
3595
08-22
3925
08-21
50
08-21
4049
08-21
52
08-20
529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