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棕熊”:斯柯達柯迪亞克、馬自達CX-60和起亞索蘭托

2017年斯柯達發布柯迪亞克時,我們也對其進行過對比測試,這款以“棕熊”命名的SUV將同級競爭對手們牢牢壓制,并贏得了勝利。如今,第二代車型再次登場,并在首次對比中又遇到馬自達CX-60和起亞索蘭托這兩大強勁對手的挑戰。那么,現在的“棕熊”還能再次實現壓制嗎?

乍一看可能會容易搞不清狀況,因為新車的設計與老款非常相似,差別不大。但是,例如車尾的燈帶設計就能讓人一眼認出,這就是全新的柯迪亞克。斯柯達的第二代大型SUV現已緩緩駛向起跑線,它的上一代車型在同類型車中絕對算是爆款,新款同樣試圖續寫這個成功故事。眾所周知,柯迪亞克“Kodiaq”這個名字源自阿拉斯加南海岸島嶼上的棕熊,算是灰熊的近親。此外,柯迪亞克與大眾途觀也有相似之處,這為它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起步優勢。

在首次對比測試中,我們為這輛捷克產汽車選擇了兩個強勁的對手。起亞索蘭托于2020年底推出,在最近的小改款中借鑒了集團旗下EV9的設計元素和內飾的空調功能。另一款馬自達CX-60則沒有任何變化,因為該車型系列(包括大排量的直列六缸柴油發動機)才推出不到兩年。

坐在新斯柯達里感覺如何?相當不錯。除了儀表盤邊框頂部明顯的棱線和駕駛員門板上偶爾的震動,內飾幾乎都能給人留下良好印象。最重要的是,斯柯達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投入了更多精力。例如,在常規手套箱的上方還提供了一個額外的儲物格。四條明亮的LED燈帶分別安裝在車側和行李廂門上,可以將整個行李廂照亮。針對家人更多的家庭消費者,柯迪亞克還提供七座車型。

斯柯達傳統的“Simply clever”(至簡、智慧)功能同樣得以保留,如雨刮器水管口上的蓋子其實是個可展開的折疊式橡膠漏斗,還有車門上的折疊門檻保護條及車頂的眼鏡盒等。如果目的地下雨,還可以從駕駛員車門處取出雨傘。柯迪亞克還通過使用不起眼的相同部件來節省成本,比如四個車門外把手都有凹槽,這個功能是為了將手指放在上面鎖車,但實際上只有前門把手安裝了傳感器。即便如此,新車仍可以根據系統需要自動識別與鑰匙的距離開啟或鎖上車門。

車機系統基本操作還算不錯,但不再像前代車型那樣有許多按鍵。信息娛樂系統?比以前好多了,總體來說相當不錯。13英寸屏幕配上衛星導航和抬頭顯示功能(需額外支付1430歐元),大屏幕的顯示效果使讀取變得更容易。此外,多出來的空間被留給常見的快捷按鈕和快速訪問圖標。不過,令人討厭的是屏幕前方用于靜音的觸摸表面容易被誤觸。當你在開車時將手放在裝飾條上去試圖點擊較小的圖標時很容易誤觸靜音按鈕。

在顯示屏下方的一層,空調出風口現在有了更實用的旋鈕,可以單手調節風量大小。再往下是三個集成顯示屏的旋轉開關。每按一下都能改變這些“智能旋鈕”的功能:座椅溫度、風向及風扇強度,以及駕駛模式、音量或地圖縮放都可以通過它們調節。縮放功能算是一項真正的改進,否則前款車型上的固定按鈕操作起來會更快捷。不過,與許多制造商為提高利潤降低成本而采用的觸摸解決方案相比,這些旋鈕還是更好用一些。
斯柯達的駕駛輔助系統似乎也經過了深思熟慮,配備主動車道保持、泊車助手和攝像系統的Plus套裝售價為1330歐元。柯迪亞克是三輛測試車中唯一使用電容式傳感器系統的車型,該系統會在駕駛者松開方向盤時發出警告,而另外兩輛來自亞洲的車必須有輕微的轉向信號才能避免這些警告。不過,這輛來自捷克的車缺少前輪的攝像頭視角,而這在很多情況下都很有幫助,無論是在沿自動洗車軌道行駛還是在路邊停車時。

如果大眾集團能夠完全掌控住其TDI(渦輪增壓直噴柴油)發動機的響應性能那就更好了。柯迪亞克搭載的高效EA288 evo發動機仍然存在加速性能不足的問題。從靜止狀態開始,在踩下踏板的頭半秒鐘內是稍用力還是全踩到底幾乎沒有區別。即使在低速加速時這種遲緩有時也會讓人感覺到動力輸出延遲、不協調。出了市區,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這種影響就會逐漸消失。而當在鄉間小路上以較高的轉速范圍行駛時,四缸發動機會迅速作出反應,以193馬力的強勁動力源源不斷地輸出,拉開距離,隨后再快速換擋。
自適應減震DCC Plus懸掛系統(860歐元)有助于提升彎道中的穩定性。此外,它還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泛的調節幅度:在舒適模式下,車身會稍微延遲到達彈簧的最高點,然后才會穩定下來,以避免出現彈跳。在普通和運動模式下,彈簧的行程會相應縮短。斯柯達汽車在一些顛簸路面上會發出輕微的隆隆聲;但從主觀上看,它對行駛噪聲的過濾效果最好,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根據測量值,它也是最安靜的SUV。

起亞汽車在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過多噪聲,在經過突出的井蓋時也更溫和,雖然在其他方面略顯硬朗,但整體仍然很舒適。與柯迪亞克相比,索蘭托2.2升柴油發動機在舒適性方面優勢明顯。無論是在紅綠燈起步時的加速還是在發動機在低轉速時加速,動力輸出始終平穩上升。如果不將油門踏板踩得太深,就能避免變速箱忙亂的降擋。此外,在低速行駛時還能享受到測試場地中最低沉的柴油發動機聲音。不過,雖然功率高達194馬力,但韓國車的沖刺速度和最高車速均不及競爭對手。

重新設計后的索蘭托采用了新的空調出風口,不再是分體式的,這也是空調系統的調節不再像以前那樣精細的原因。另外,雙連屏看起來更現代,改進后的信息娛樂系統運行更流暢,之前已不錯的操作界面進一步得到提升。
起亞的亮點之一是許多基本功能操作都有相對應的物理控制按鈕。但奇怪的是,空調控制沒有,它現在位于中控臺上方的多功能控制條上,其中包含兩個旋鈕和一個觸摸區域,可根據不同的模式控制空調或信息娛樂系統。因此,必須先檢查當前狀態,并在需要時進行更改。這不僅令人分心,而且非常惱人,因為還可能常常出現輸入錯誤的情況。

與它的兩個競爭對手一樣,索蘭托在高速公路上的轉向表現通常非常可靠。轉彎時,它還會通過儀表上的盲點顯示來提供車輪周圍區域的圖像。不過,它的限速警告系統很惱人:每次車輛重新啟動時都需要在菜單中翻來翻去,直到蜂鳴聲音停止。如果將方向盤上的收藏按鈕設置為快捷方式,可以更快捷地進入輔助功能菜單。多功能欄上還有第二個收藏夾按鈕。限速蜂鳴聲最令人討厭的點是,起亞本身自帶的交通標志識別功能沒有通過我們的測試,這一點就像其他兩款車一樣。幸運的是,馬自達CX-60測試車在該功能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至少目前的版本還不會發出蜂鳴聲。而在柯迪亞克上,按下方向盤上的兩個按鈕后警告聲就會消失。

不過,總的來說,韓國人還是很照顧乘客感受的。現在,它支持蘋果CarPlay和安卓Auto無線連接功能。此外,該車還配備了座椅通風和前排座椅平躺功能,副駕駛座椅也可以通過后排的乘客調整背靠角度。中央扶手下還有一個大儲物格(但車門儲物格相當狹窄),后視鏡還可以錄制視頻充當行車記錄儀。

起亞索蘭托本就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測試車輛的六座配置以及中間第二排舒適的獨立座椅則進一步提升了其表現。不過,由于取消了通往行李廂的開口,因此在第三排坐人的情況下想要從行李廂取放東西是很難的。第三排的折疊式座椅也主要供兒童使用。這里同樣有Isofix固定裝置、USB-C接口和空調出風口。
不太值得稱贊的是,有幾天測試車的發動機在啟動時大口“喘氣”,經過了大約10秒鐘后才能啟動。后來,不知什么原因,車輛顯然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

馬自達汽車在行駛中也出現了故障,提示“最高速度為50公里/小時”,并要求檢查排放值。在修理車間,通過清洗AdBlue(尿素)噴射器解決了問題。據馬自達公司稱,使用新軟件后不會再出現導致結垢現象的發生。
在這款日本SUV中,發動機機油液位可以通過信息娛樂系統查看,不過它只能顯示模糊的“正常”信息。AdBlue添加劑的液位也無法手動檢查;當尿素溶液不足時,軟件會發出警報。其尿素溶液容積僅有7升,比索蘭托(14升)和柯迪亞克(18升)少得多。馬自達解釋說,其發動機采用了一種燃燒技術,旨在確保排出的廢氣溫度更低,氮氧化物含量更低,從而能夠減少AdBlue的消耗量。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肯定地說,3.3升大排量的直列六缸發動機展現出了卓越效率。其百公里耗油量為7.0升,低于另外兩款排量分別為2.0升和2.2升的四缸車型。斯柯達為7.2升/100公里,起亞為7.9升/100公里。此外,盡管馬自達是三款車中最重的車型,空車重量達2噸,但其254馬力的功率大大超過了競爭對手。它從100公里/小時加速到180公里/小時僅需18.2秒;相同條件下,斯柯達多用了3.6秒,而起亞甚至多用了10.7秒。
17馬力的48伏電動機直接作用于變速箱輸入軸,提高了CX-60的工作效率。它還有助于發動機的即時響應,對改善駕駛舒適性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馬自達直列六缸發動機并不像寶馬的同類產品那樣精致。雖然它的震動較少,但它更喜歡在極低的轉速下運轉。例如,在5°坡度、40公里/小時車速下,轉速僅略高于1000轉/分,這時很難避免一些粗糙的柴油發動機聲音。但當你踩下油門加速時,動力系統無需換擋,車速就會迅速提升。隨著轉速的提高,柴油發動機的聲音強勁有力,音調低沉,且柴油味道較少。
但話說回來,悅耳的聲音并不能掩蓋CX-60車內主觀上最“吵鬧”的事實。在座椅上幾乎能感覺到路面上的每一個顛簸,這種感受比起亞或斯柯達要強烈得多。舒適性的缺失還表現在有些僵硬的轉向上,它迫使你不得不在轉彎和細致操控時頻繁操作。此外,線控制動系統(Brake-by-Wire)需要很精細的踩下操作:在很短的一段空行程后緊接著是踏板行程和感覺都較小的強力制動,這也使得平穩停車變得較為困難。緊急制動時的減速值?所有這些SUV都表現相當不錯,而馬自達幾乎是其中最好的。
只可惜良好的制動性能被相當遲鈍的操控性能所抵消。在測試賽道上,馬自達在蛇行繞樁和雙車道變線時的速度最低。我們的試車手抱怨說轉向不足現象嚴重,電子穩定系統的干預也很嚴重。在郊區道路上,過早出現的車身側傾降低了彎道中的樂趣,好在在測試場地能夠得到有效地控制。斯柯達的操控性最為平衡,起亞則與斯柯達的駕駛感受十分相似。

五座版的馬自達是測試場中唯一一款后排座椅無法調節的汽車,這意味著腿部空間和乘坐舒適性較差。前排座椅很舒適,但不是最好的。斯柯達的座椅符合人體工學,側向支撐更強,腿托可伸展。不過,由于座椅較高,你很難用左側扶手將左肘承托起來。這一點在起亞車內還是不錯的,而馬自達的坐姿更舒適。

在空間靈活性方面,CX-60并沒有提供太多選項:它提供了三段式后座靠背、B柱和C柱上的分隔網掛鉤,但沒有可調節的裝載地板。在功能性方面,它提供了家用電源插座、四個車門上可容納大瓶子的儲物格以及可與尾門一起升起的擋板。與起亞汽車一樣,馬自達前排座椅也有通風功能。
在基本功能的簡便操作方面,馬自達CX再次拔得頭籌,但尋找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的設定菜單簡直就像大海撈針,令人討厭。只有在使用蘋果CarPlay或安卓Auto時屏幕才能進行觸摸操作,否則就只能通過按鍵和旋按鈕來控制信息娛樂系統,當然,這往往更容易操作。起亞和斯柯達的語音輸入效果更好,通過集成ChatGPT帶來的附加值還算不錯。

這三輛配置齊全的四輪驅動車型價格都在6萬歐元左右。在成本費用表中,柯迪亞克價格較低,因為斯柯達提供更多的個性選裝件和套件,而這些并不都包含在測試車的價格中。索蘭托和CX-60因其豪華的標準配置而獲得額外加分。
來自韓國和日本的SUV幾乎平分秋色,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實用緊湊的索蘭托位居第二,而馬自達強勁的發動機無法彌補其舒適性方面的劣勢。新款柯迪亞克只有一個真正的弱點,即TDI發動機有時反應遲緩。但由于其精心設計的概念,它以整整600分的成績贏得了測試的最終勝利。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147
06-0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697
05-23
1553
05-21
136
05-14
2248
2024-11-11
2095
2024-11-04
425
2024-09-29
2696
2024-06-11
7210
2023-12-21
593
2023-11-06
3666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