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遞“武器”,長安東風上演差異化突圍
中國汽車圈的“國家隊”迎來一場特殊較量,長安與東風兩大央企在合并傳聞中,以新能源與智能化為戰場展開激烈競合。而華為的深度技術賦能,成為這場“較量”的關鍵因素。一邊是長安依托深藍、阿維塔等品牌與華為綁定智駕全棧技術,另一邊是東風通過嵐圖、猛士探索高端化合作,兩家車企用不同路徑詮釋“國家隊”的智能轉型密碼。

技術主權之間的博弈
中國汽車產業已身處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深水區,作為央企的東風和長安,它們更要起到典范作用。
長安選擇“深度綁定 + 技術下沉”策略,通過阿維塔與華為成立合資公司,將乾崑 ADS 3.3 智駕系統與鴻蒙座艙下放到 20 萬元級車型(如有著“華為全家桶+超級贈程”的深藍 S09),直接沖擊各同級車型的市場地位。
東風則采取高端定制 + 生態卡位的戰術,比如嵐圖FREE + 率先搭載乾崑ADS 4.0實現城市道路無圖智駕,猛士917更將華為輪邊電機技術與越野場景結合,打造“智能越野新物種”。
這是一場“一低一高”的錯位競爭,本質是華為差異化賦能策略的落地,也是兩大央企技術主權之間的博弈。
公開數據顯示,長安汽車1-3月總銷量約70.52萬輛,新能源銷量約19.42萬輛,占總銷量的27.53%;而東風集團一季度累計銷量為38.8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7.89萬輛,占比為20.34%。各位能看出,兩家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差距并不大,但兩家似乎開始暗暗較勁。

從產品矩陣到數據主權的終極爭奪
競爭的背后,是雙方對智能汽車生態“數據主權”的爭奪。長安以天樞 2.0戰略構建‘金字塔’產品矩陣:阿維塔主打30萬+高端智駕(如阿維塔11搭載華為激光雷達),深藍覆蓋15-25萬元主流市場(S7 車型鴻蒙座艙語音交互響應速度 0.5 秒),啟源則聚焦自主研發(A07 搭載長安 - 華為聯合開發的超腦計算平臺)。
東風通過“科技躍遷 3.0”打造“全場景戰隊”:嵐圖夢想家定位智能豪華 MPV(座艙支持多屏聯動),猛士 917 主攻硬派電動越野(華為輪邊電機),奕派則瞄準年輕市場(eπ007 搭載華為哨兵模式)。
華為的技術賦能進一步放大了生態協同效應。長安與華為聯合開發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已在重慶、武漢實現 1000 公里道路測試,可實時回傳全國物流數據,孵化“全國貨運調度大腦”。
東風依托華為天元電子電氣架構,將嵐圖車型的線束長度縮短 40%,OTA 升級速度提升 3 倍,并通過商用車數據接入華為盤古大模型,構建起覆蓋乘用車與商用車的“數據帝國”,這種“硬件 + 軟件 + 服務”的全鏈條合作,讓兩家車企不僅賣車,更構建起“智能出行生態”——用戶通過華為賬號可無縫連接車載系統、手機、智能家居,真正實現“人 - 車 - 家”場景互通。

汽車網評:
長安與東風之間的“博弈”,本質是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下半場的集體突圍。中國汽車“國家隊”試圖通過技術跨界+生態重構,走出一條換道超車的新路徑。而站在背后的華為,以技術賦能的身份,去書寫中國汽車的智能化“新質生產力”的故事。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22
05-2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81
10-16
559
07-31
66
07-30
150
05-20
316
02-10
447
2024-09-22
441
2024-06-05
3015
2024-03-18
432
2024-03-10
334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