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的造車時代,汽車行業需要魏建軍這樣的吶喊者
如果說造車圈子里,只剩下一個理想主義者,那一定是長城的掌舵人魏建軍。
從“保定車神”,再到長城這艘巨艦的掌舵者,魏建軍的經歷頗為傳奇。或許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魏建軍與其他車企掌舵人顯得格外不同,資本家的圓滑世故,在他的身上很難看到。

在最近第三次接受新浪財經CEO鄧慶旭專訪時,魏建軍直言“沒誠信的企業不能碰”、“不守規矩的繁榮,撐不起中國老百姓的信任”……正是這位敢于觸碰行業敏感神經、敢于直面行業亂象且招來眾多爭議的車企老總,在我看來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寧招爭議,也不揣著明白裝糊涂
之前有同行評論到,愛玩賽車、喜歡騎機車、經常口無遮攔的魏建軍,身上有很濃的江湖氣。不過也正是這樣的江湖氣,刺穿了被虛偽資本所裹挾的汽車行業之膚,他能用求是求實的態度去做事。

關于長城汽車和魏建軍,這兩年在行業的發聲頻率可謂越來越高,他們對于行業的亂象用詞頗具攻擊性,從“打死也不做增程”到今天的“降價十萬如何能保證質量?“,一次又一次的將行業的遮羞布撕碎,在贏得流量的同時也招致了很對非議和攻擊。
面對這樣的爭議,魏建軍認為“汽車行業造假”是不能被歷史所容忍的。因為對于消費者而言,汽車關乎出行時的生命安全,任何一項造假都有可能導致生命安全受到影響,如果造假問題成規模性爆發,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顯然會成為一項不安定因素。

所以,長城會冒著巨大的爭議,把行業內造假的敏感問題給暴露出來。其實對于長城汽車本身,魏建軍也是容不得沙子。比如長城汽車,從不參與價格戰。這并不是因為長城沒有參與價格戰的實力,而是長城真的不愿意通過“以價換量、以質換價”的方式來影響老百姓的利益。
魏建軍在采訪中透露,長城汽車從來不會壓榨供應鏈企業。這樣的做法,雖然會抬高一部分的造車成本,但是能最大限度保證供應鏈企業所提供的零部件原材料質量過硬、品質過硬。最終反饋在產品上,那就是扎實的品質。

關于長城汽車旗下各大品牌車型的安全性、可靠性,這里就不再贅述了。VV7跌落高架車內四人僅受輕傷、坦克300經歷嚴重車禍車內乘員安然無恙……這些都是鮮活的案例,也是長城口碑的源泉。而在這背后,則是長城汽車一直所堅守的求是主義。

直面技術差距,長城要給中國汽車人一個交代
如果說過硬的產品品質,是長城汽車給千萬用戶的一個交代,那么對技術的執著,則是長城對中國汽車行業的交代。魏建軍在訪談中表示,“新能源補貼應服務于行業健康發展。”不出意外的話,魏建軍的這個言論又會在互聯網上激起巨大的爭論。

其實魏建軍想表達的觀點并不是“電動車不行”,而是全球汽車行業是多元化并行發展的。中國車企出海,不應該只是通過新能源技術以彎道超車的方式來展現中國車的技術實力。更重要的,是要滿足全球化的需求。甚至長城自身在燃油技術領域與大眾、豐田等車企并不具備優勢,于是其自身也花費了大力氣來投入該領域的技術研發。
在目前的行業內,只有長城一家自主車企對所有動力鏈進行了完善布局。從純電到Hi4-T、Hi4-Z混動技術,再從自研V8發動機到自研9AT、9DCT變速箱技術,長城幾乎以一己之力,在硬剛海外老牌車企。

這樣的競爭模式,看起來很“笨”,但是能夠實打實地幫助中國汽車工業建立起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在這里,我們其實也可以用一份數據來展現長城這種打法所取得的成果。
截至目前,長城已經在海外市場深耕28年。過去的28年里,長城汽車已經出口至170多個國家,在海外銷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戶超1500萬、海外累計銷量超190萬輛。長城汽車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實現營收802.59億元、海外銷售45.41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為51.11%和44.61%。

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的背后,是長城全產業鏈布局的強大支撐。從汽油柴油到新能源,從研發生產到供應鏈和銷售服務渠道建設,長城全部一手抓,構建起了獨特的長城出海模式。這樣的模式,也直接推動了中國車企的高質量發展。
結語:
時至今日,長城造車之路已經走了35年。令人欣慰的是,在這三十五年里,長城的技術在革新、供應鏈模式和營銷模式都在不斷創新,但唯有熱愛不變。魏建軍不僅僅是車企掌舵人,更是對汽車行業有著深沉之愛的汽車人。

所以在這場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到,為消費者權益發聲的魏建軍是真心地希望行業能夠健康發展,能以求是、求真的作風來直面萬千消費者。當然,我們也期待魏建軍的吶喊能夠喚醒中國汽車行業,希望車企們能夠遵守行業規則和底線,讓我們消費者真正放下心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87
05-2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9
11-08
72
11-07
84
11-05
84
11-05
1941
11-05
76
11-04
1571
11-04
40
11-04
29
11-04
69
11-04